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南山积翠图轴》清代王时敏绘画作品

发布时间:2017-06-07 栏目:专题 投稿:怕孤单的爆米花

南山积翠图轴清代王时敏绘画,绢本设色,纵147.1cm,横66.4cm。《南山积翠图》是王时敏晚年所作的一副图,画面布置有序,层次井然,笔墨清隽秀润,沉静淡雅,毫无躁气,具有温厚而博大之美。此作题“壬子长夏写南山积翠图,奉祝蓉翁太老亲台七襄大寿并祈粲正。弟王时敏时年八十有一”。由此题款可知,这是画家为人贺寿之作。

《南山积翠图》,该作品按远、中、近三景均采用大量的笔墨描绘。画作尺幅虽大,用笔却毫不松懈。尤其是中景,刻画得更为精谨。草木繁茂、山势蜿蜒,却丝毫没有迫塞感。山体曲折、盘桓,观者置身画中,沿山间小路仿佛可以直达无人之境。

王时敏,字逊之,号烟客,又号西庐老人,江苏太仓人,擅长画山水,其作品受当时复古画风影响较深,清初六大家之一。

画作近景刻画了松树,松枝翠绿,枝干姿态各异,暗含“贺寿”这一主题。画家刻意将松叶所用的墨色加以区分,墨色浓淡不同、虚实相生,使松树充满生机。而对近景山石的处理,他主要师法黄公望———用笔苍劲,多矾头,随意的长披麻皴疏松、秀雅。不过,他并不满足于师法一家。从对画中山石的点苔来看,他亦受王蒙画法的影响———用浓墨表现。可见,他在吸收古人之法时并不是一味地照搬,而是融会贯通,有自己的特点。

近景相比,中景的山体更险要,重峦叠嶂。为烘托山石奇险之势,画家有意将瀑布、雾霭穿插于山间。瀑布顺流而下,隐于山林之间;雾霭从远处飘来,势若蛟龙。作品虽未画人物,但中景的房屋却暗示了人物的存在。整幅画面虽气势磅礴、山势险峻,却并不冷清。山中的楼阁似山林主人居住之所,又似游人休息之处;似画家凭栏独赏之所,又似文人品茗、畅谈之阁,具有浓郁的文人画意味。

远景中间,山峰如柱,是整个画面的气魄所在。山脉随景之推深而愈加陡峭,以浓墨绘就的苍松亦愈加繁茂。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画家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受画者大寿的美好祝愿。作品构图繁复、行笔缜密、墨色沉静,毫无躁气,给人一种清新、温润的感觉。

王时敏的《南山积翠图》虽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前人“三段式”的构图,但细看,不难发现其创新之处。画面虽分为远、中、近三景,但呈现出一层坡、二层树、三层山的格局。而且,画家还有意识地在构图中加入了起伏、开合之势,为后来王原祁“积石为山”的“龙脉”构图理论打下了基础。

此幅作品王时敏晚年所作。他晚年生活稳定,创作日臻佳境,由此画不难看出他独特的绘画面貌。

相关推荐:

切莫求解不修行

新疆将举办第二届乡村艺术节暨新疆曲子文化节

新人婚礼须知:结婚压床习俗

维吾尔族传统音乐 维吾尔族的“木卡姆'是啥

大清朝的世界之最 鸦片战争时的世界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