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边寿民的画作《芦雁图册》是怎样的?《芦雁图册》的简介

发布时间:2017-06-08 栏目:专题 投稿:野性的眼神

边寿民,纸本淡设色,纵24.5cm,横56cm。

芦雁图:扬州八怪中,有一位终生隐居、穷困潦倒、却使金农自甘倾倒的边寿民,他精于诗文书画,擅长花卉翎毛,尤其以画芦雁驰名于世,以至人称边芦雁

边寿善画花卉翎毛,均有别趣,尤以泼墨芦雁驰名于江淮;画意粗豪苍浑。飞鸣、潜动、食宿,曲尽其态;并以墨竹法写芦,疏而道劲,间作山水,鳞介之屑,亦有意趣。善画芦雁,倾注了其一生的心血。与芦雁有关的画作,堪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代表。传世芦雁作品形式众多,有《芦雁图》册、《芦雁图》轴及《芦雁图》手卷等。

芦雁图》各作品,写苇间月下的鸿雁,姿态各异,造型生动,饶有情趣,图式简括明快,泼墨中微带淡赭,大笔挥洒,浑厚中饶有风骨,是边寿民典型的艺术风格。

边寿民(公元1684-1752年),原名维祺,字寿民,后以字行。江苏山阳(今淮安)人。善画泼墨芦雁,亦能以枯笔作花卉杂画,笔意苍浑奇逸,形象生动,别有风致图。

芦雁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历代的诗人、画家留下了许多表现芦雁飞、鸣、食、宿的作品。边氏芦雁图形象生动,造型极为准确,摆脱了前人繁细的表现手法,删繁就简,形神兼备。其在雁的喙间、足部略施赭黄,使墨彩达到了和谐的统一。他认为画不可拾前人,而要得前人意。并根据纸墨的特点,大胆落墨,显示了其绘画上的深厚功力。边寿民用写竹法绘芦苇,浓淡、枯润、疏密兼面有之,多以赭墨绘滩头、芦苇,雅淡有致,深得遗貌取神的妙趣。后来擅长芦雁的画家,如薜怀、程璋等人,皆仿苇间居士大意,可见其对后世影响之深。

边寿善画花卉翎毛,均有别趣,尤以泼墨芦雁驰名于江淮;画意粗豪苍浑。飞鸣、潜动、食宿,曲尽其态;并以墨竹法写芦,疏而道劲,间作山水,鳞介之屑,亦有意趣。善画芦雁,倾注了其一生的心血。与芦雁有关的画作,堪称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代表。传世芦雁作品形式众多,有《芦雁图》册、《芦雁图》轴及《芦雁图》手卷等。

边寿民具有典型的“在野”文人画审美观念,又与下层平民有较多接触,作品中自然混合着“高雅”和“通俗”双重因素,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品格,这就是:以“典雅”为魂魄,以“清高”为气血,以“明白晓畅”为躯体。此外,还画过大量花卉、蔬果、鱼蟹、杂物。画风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泼墨写意,多用于画芦雁;另一类是干笔淡墨勾皴,多用于画杂物。

相关推荐:

看谁更66666666

三国密史:第一猛将之死竟是因为乱戴绿帽

荒唐皇帝朱厚照:竟摆酒劝和刘瑾与张永的矛盾

术娜《请听我说我爱你》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