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大涤山与道教有什么渊源?大涤山的历史发展概况

发布时间:2017-06-15 栏目:专题 投稿:满意的绿茶

大涤山古名大辟山。在浙江余杭县西南。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二十四《大涤山洞天》条云:“或言:此山清幽,大可以洗涤尘心,故名。”①道教将其列入三十六洞天之第三十四,名大涤玄盖洞天。元邓牧《洞霄图志》卷三《大涤洞》条引《茅君传》曰:“第三十四洞天,名大涤玄盖之天,周回四百里,内有日月分精,金堂玉室,仙官校灾祥之所,姜真人主之。”②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三十六小洞天》曰:“第三十四天目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曰天盖涤玄天,在杭州余杭县属,姜真人治之。”③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三十六洞天》云:“天柱山大涤玄盖洞天,一百里,在杭州余杭天柱观。”④据此,道书将余杭大涤山天柱山(与大涤山相对)和临安的天目山视为同一洞天。七十二福地又列天柱山为第五十七福地。⑤据记载,从晋代起,已有道士大涤山修道。《洞霄图志》卷五载,郭文,字文举,河内轵人。年十三,历华阴山,石室中得石函,即神虎内真紫元丹章。后晋室乱,乃入余杭大涤山,依林为舍,独居十余年。⑥《晋书·隐逸传》亦载其事,曰:余杭令顾飏与葛洪共造其舍,携与俱归。飏赠以物,不纳,辞归山中。王导闻其名,遣人迎之,居导园七年,未尝出入。一旦忽求还山,导不听,逃归临安,结庐舍于山中。

病卒,葛洪、庾阐并为作传。⑦《洞霄图志》卷五又记许迈,称许迈字叔玄,一名日英(多作映——引者注),后改名玄,字远游。与许逊、许穆为再从兄弟。初立精舍于垂霤,永和二年(346)移入临安西山。登岩茹芝,渺然自得,有终焉之志,即今大涤山。后莫测其所终。⑧至唐代,大涤山道教开始兴盛。除张整、叶法善、司马承祯等游历此山外,住山道士亦多著名者。潘先生,不详名字,遍游山川,止于天柱山。唐高宗闻其名,敕建天柱观使居之。朱君绪,字法满,余杭人。年十八入道,居玉清观,后拂衣入天柱山。数年而道成。暨齐物,字子虚,师玉清观朱君绪受法箓,随入大涤山精思院。创垂象楼三间,又名书楼,积书数千卷,日以著述为事,后不知所之。吴筠,字正节,华阴人。开元(713~741)间南游,后止于余杭天柱山。常行教于江汉,大历十三年(778)卒,归葬天柱山西麓。白元鉴,西川成都人。玄宗幸蜀时,为威仪道士,住上皇观。后周游山川,止于余杭天柱观。居四十年而逝。夏侯子云,从峨眉山来,师从司马承祯十数年。承祯卒,乃于大涤山中筑药圃,种芝术之属。天复(901~903)间归隐东峰,不知所在。闾丘方远,字大方,舒州人。年二十九,师香林左元泽,⑨既得道,乃遍游名山,后止于余杭天柱山。钱武肃王师事之,号玄同先生。唐景福二年(893),为筑室以居之。乾宁二年(895),钱缪与之相度地势,改建天柱观。昭宗屡诏不起,赐号妙有大师。曾撰《太平经钞》二十卷行于世。郑元章,字博文,十五岁入道,依真系大师李归。景福二年(893),与闾丘方远同居天柱山精思院。昭宗赐号正一大师冲素先生。后卒于精思院。ab大涤山之宫观,当以天柱观为最早。邓牧《洞霄图志》卷六《天柱观记》云,汉武帝元封三年(前108),于大涤洞前建坛,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命道士潘先生于其地建天柱观。五代末,改名天柱宫。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称洞霄宫。ac宋代,大涤山道教十分兴盛。《洞霄图志》卷五列有宋代列仙、高道二十余人。其著者有:冯德之,字几道,河南人。

相关推荐:

靖难之役时的功臣 竟在十几年前就去世了?

真实的关羽:爱慕虚荣 好色程度不亚于曹操

张居正是怎么死的?张居正死的原因

十八路诸侯为何会败于董卓之手

后赵血腥的皇室内乱:石虎残忍诛杀叔父石勒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