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孙复的成就是什么?孙复的生平故事

发布时间:2017-06-18 栏目:专题 投稿:无私的夏天

孙复(992~1057),字明复,号富春,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曾客居泰山讲学多年,学者习称其为泰山先生。北宋儒家学者经学家,与胡瑗、石介一起被后人合称为'宋初:先生'。孙复的家世及其早年的经历已不可确考。北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孙复年届三十六岁,时范仲淹守丧居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掌府学。孙复上谒范仲淹,范给予其经济资助,并为他谋了学职,授以《春秋》。以后范仲淹服满复职,孙复去应举。景祜元年,孙复第四次科举落第,通过郓城举子士建中介绍,孙复认识了石介石介泰山筑室,邀孙复去讲学,并与张洞等执弟子礼师事孙复孙复泰山八年,主要从事经学的研究与讲学,撰写了《易说》六十四篇、《春秋尊王发微》十二卷等著作,声名渐显于世。庆功一年(1042),在范仲淹石介等人的推荐下,孙复以布衣超拜,任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直讲。他与石介一起,积极支持范仲淹等的'复古劝学'主张,在太学实施举人应考须有听书日限及扩大太学录取人数等措施,使得学生人数骤增,北宋太学从此而兴。庆历七年(1047),坐徐州举子孔直温案,贬外职,后重返太学任教。嘉祜二年(1057)七月病逝。

经学方面,孙复撰有《易说》,早佚。孙复经学为学界所重的是其《春秋》学,今存有《春秋尊王发微》十二卷。孙复春秋》学的特点,在于置《三传》于不顾,凭己意诠释。以'尊天子,黜诸侯'立论,认为《春秋》'有贬无褒',突出孟子'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思想,而实质与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统治有关。除《春秋》学外,其学术思想中值得注意处有三点:一、提倡儒家'道统':他说:'吾之所以道者,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也;孟子、荀卿、扬雄、王通、韩愈之道也。'(《孙明复小集·信道堂记》)二、排斥佛、道二教:写了《儒辱》、《无为指》等文,专门攻击佛、道,把儒、道、佛三教鼎立看作是'儒者之辱',进而号召儒者起来'鸣鼓而攻之',试图重振韩愈攘斥佛道的事业以复兴儒家文化。三、抨击科举时文:他对当时士人热衷于四六时文的现状大为不满,强调'文以载道',认为'文者,道之用也;道者,之本也',作文应该'左右名教,夹辅圣人而已''(《孙明复小集·答张洞书》)。

孙复北宋庆历之际经学变古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风影响颇大。程颐《回礼部取问状》记:'孙殿丞复说《春秋》,初讲旬日间,来者莫知其数。堂上不容,然后谢之,立听户外者甚众。当时春秋》之学为之一盛,至今数十年传为美事。'(《河南程氏文集》卷·七)这说明当时学者对其学风的认同。孙复开了风气,以后治《春秋》者相继效法,宋代治《春秋》出名的如孙觉、刘敞、瞿子方、叶梦得、吕本中、胡安国、高闶、吕祖谦、程公说、张洽、吕大圭、家铉翁等,他们的《春秋》学在内容上固然与孙复多有不同,舍传求经、变专门学为通学这一特点是完全一致的。但孙复也因其学风而遭清代学者的严厉批评,如乾隆间的四库馆臣批评他'遂使孔庭笔削,变为罗织之经';'过于深求,而反失《春秋》之本旨者,实自复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春秋类》)。

孙复著作今存《春秋尊王发微》十二卷,其文集已散,《全宋文》中略存一些。

相关推荐:

武鸣三月三歌圩旅游节

瑶族音乐特点:或生动活泼或曲调婉转

蒙古族酒文化 蒙古族喝酒有什么礼仪习惯

广西桂林方言词汇含义是什么?桂林方言词语之二

1923年尚不是日本天皇的裕仁“视察”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