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汉族文化 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繁峙秧歌戏简介及发展

发布时间:2017-06-20 栏目:专题 投稿:甜甜的芝麻

繁峙县因寺庙多而得名,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属忻州市。繁峙秧歌戏流行于繁峙县及周边地域。

'秧歌'曲调于明万历年间传入繁峙的奋地和白马石一带(今属应县),当时只是一种在街头跑摊子演唱的广场艺术,群众称之为'玩艺儿',又依地名称其为'奋地秧歌'。清代道光年间,民间艺人张信、张代把各地流行的秧歌曲调、器乐曲牌收集起来加以改进,并吸取了其他剧种唱腔融合于'秧歌'之中,移植了其他剧种剧目将其搬上舞台演出,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并流传至今。1956年10月1日,繁峙县政府把流散的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正式成立了繁峙秧歌剧团。

繁峙秧歌在长期孕育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朔州秧歌、盂州秧歌,民歌、时令、小调以及曲艺、北路梆子、晋剧等的曲调和剧目的精华,充实形成了自己多元化的艺术特征。繁峙秧歌唱腔曲牌小调、训调、民歌等类别繁多,品种齐全,现有86个剧目、75个曲牌,其代表剧目有早期的《安瓜》、《打灶君》,以及后来的《九件衣》、《花厅会》等。其中有早期的民间小戏,又有逐渐发展的连本大戏。繁峙秧歌唱腔结构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其中板腔体的基本板式有10种,曲牌体的'训调'有17种,另外还有若干个小调,器乐曲牌75个。

繁峙秧歌戏是由民间舞蹈演变成为戏曲的,至今仍存留有演变过程的痕迹。尤其它的唱腔融会了多种类型戏曲唱腔的形式,为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关推荐:

追逐太阳的基诺人

世界镇痛日是哪天?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庆祝成立30周年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你听过吗

宁夏回族的踏脚是什么来的?踏脚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