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黔剧是怎么来的?黔剧的发展过程

发布时间:2017-06-20 栏目:专题 投稿:勤劳的招牌

黔剧,是由流传在贵州的曲艺扬琴(又名“文琴”、“贵州弹词”)于1953年发展而成的。

清光绪年间扬琴在贵州已很盛行。它的文字唱本在嘉庆、道光年间便传抄。现存传统唱本四百余折,大多由古典小说和戏曲剧本改编而成。唱词以韵文为主,沿袭讲唱文学的“三、三、四”和“二、二、三”两种句式。伴奏乐器除扬琴外,尚有瓮琴、月琴、小京胡、二胡、琵琶、三弦、箫、笛、怀鼓、碰铃、引磬、摔板等。基本曲调有〔清板〕、〔二板〕、〔扬调〕、〔苦禀〕、〔二流〕、〔二簧〕等六个,曲牌有〔八谱〕等七个。唱腔婉转,语言质朴。

为了满足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黔西县业余文琴爱好者在1953年试将这种坐唱曲艺搬上舞台,作为戏曲形式演出,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和党政领导部门重视。1956年建立了第一个专业的黔西文琴剧团。1959年全省专业和业余文琴戏会演后,统一定名为“黔剧”。从1960年后的二十多年来,黔剧先后创作改编、移植、上演了大量剧目。其中,改编侗剧优秀传统剧目《秦娘美》,1960年拍摄成舞台艺术影片;创作的彝族历史故事剧《奢香夫人》,在国庆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后,曾荣获中央文化部戏曲创作演出一等奖。其它如创作的现代戏《山高水长》、《血披毡》、《考幺女》、《把关》,历史剧《汉宫女皇》,以及整理改编传统剧目《搬窑》、《珍珠塔》、《三难新郎》等都受到观众喜爱。

相关推荐:

退居台湾的宋美龄:坚持一个中国,甘当反“台独”的精神领袖

龙飘飘《青梅竹马》歌词

许佳慧《这又何必》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