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畲族的风情介绍 畲族有什么习俗

发布时间:2017-06-25 栏目:专题 投稿:洁净的铃铛

衢州龙游境内畲民在多生活在南部山区,沐尘畲族自治乡是他们聚居之地。“樵唱还”道出畲民爱唱册歌的风俗特点,在婚姻嫁娶的喜庆扬合,更是彻夜欢唱,进行对歌。所唱有考赤郎、劝酒歌、嫁女歌、姻缘歌等,由主人和来客中不同性别者对唱,用歌声互相盘诘、调笑、欢快幽默,有依郁的生活气息。听畲歌声,体会这清新的韵律和浓郁的民族风味,确实令人陶醉。旅游者还可观赏畲家的婚嫁风俗表演,作为来宾受到款待和礼遇,如有兴趣的话,也不妨放开歌喉,和畲族姑娘、小伙们对阵赛歌,那么你将受到更为优厚的接持,更真切地体验到山民们好客和谊爽情怀。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传说畲族的祖籍是广东潮州。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宁、广东等省

畲族有自已的语言但无自已的文字。百分之九十九的畲族使用汉语客家方言,通用汉文。畲族主要以农业为主,畲族居住的山区盛产林木及毛竹,茶叶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习俗

客人到门,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两道。客人一定要喝,喝了,表示接受主人的热情好意;不喝,主人会不高兴,有话不敢说或不愿意说,不会答应客人的请求。

还有说法:“一碗苦,两碗补,三碗洗洗嘴。”客人只要接过主人的茶,就必须喝第二碗。如果客人口很渴,可以事先说明,直至喝满意为止。若是来者是女客,主人还要摆上瓜子、花生、炒豆等零食。

禁忌:正月初一,忌挑粪,忌抬轿、吹喇叭;忌当乞丐;忌食狗肉。

婚俗

畲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畲族婚礼别具情趣,届期新郎由岳家亲迎,岳家款以饭就餐时,餐桌上不陈一物,必俟新郎一一指名歌之,如:要筷子则唱《筷歌》,要酒,则唱《酒歌》,司厨也要以歌相和,其物应声而出,席毕新郎还需把餐桌上的东西一件件唱回去。

一、婚娶订亲时,先言定聘礼,后择日行聘,男方带白银二元、糖品两包和聘金若干作聘礼,女方回以闺女平日戴的戒指一枚和手帕一条作为信物。娶亲时,日子由男方择定,须经女方同意。男方于娶亲前两日把原议定的物品装成五担或七担直接挑至女家厅堂,或是挑至约定地点待接(女方来接人数应与男方同)。按时点交数量后,女方即取挑来的(米果)、蛋、饼(各一)请挑送者,双方随即道别。迎娶前夕,男方办“盘担”派一男一女送到女方去,前头装煮熟的公鸡一只放在钵子里,鸡脚扎红线,脚和头伸出外面,钵子两旁备有两包糖果、一对红烛、一对酒瓶、三只酒杯,另有四小包糖果放在旁边;后头是一斗米,一罐猪心掺些赤肉和一把雨伞,以及一件新郎平时穿的内衣。挑至女家放在厅堂“土地神”前,将物品一一取出摆好,然后点上红烛、两炷香(意取“两头红”),斟满三杯酒。

至此礼节完毕。当晚男方的来人参加女方“出伞”筵席(“出门酒”)。

迎娶当天早上,新娘“上头”。未“上头”时,新娘新郎内衣穿在最里层,再穿上自己的新衣;新娘的母亲将男方送去的雨伞张开盖住一双新娘鞋(鞋头向外,鞋底糊上一层纸),放在屋外雨滴水处,到“上头”时,才取回让新娘穿上,意为不给女儿将家里土带到男方去。“上头”时,新娘由长者(女)梳头3下,盖上乌巾,说吉祥话后,新娘就要出门辞别,先跪拜父母,次向至亲和亲戚一一告辞,诸亲各备“膝盖钱”赠送新娘作回礼;告辞完上轿,拆去鞋底纸。轿行一小段路停下,新娘的兄弟或妹妹1人给新娘换扇(旧换新);轿至男家,横向停住。不久鸣炮,新郎用左脚踢轿门三下,再由牵引新娘者掀起轿门。新娘刚要出轿门时,新郎取去新娘头上的乌巾,放入袖里;牵新娘者将备好的米斗一端(斗内有油灯1盏,白银或钞票2元,种子7种,钥匙1串,谷印1颗),给新娘挽着走出轿门;至厅堂,先拜“土地”和祖宗神位以及天地,次夫妻互拜,然后牵引入洞房,坐在择定方位的交椅上,牵新娘者将米斗放在床上正校井将谷印、钥匙、种子交付新娘,意为全家财产从此交给她掌管。对挑灯、挑嫁妆的,男方均付“红包”;同来陪嫁的人,也按亲疏分别赠予“红色”。临睡,新娘先上床,将当天早晨穿上贴身的新郎内衣脱下,换上自己的;后新郎进房,新娘从帐内抛出内衣新郎新郎内衣后,亦将乌巾和定亲时的手巾给新娘。次日晨,新娘跟牵新娘者至厅堂请甜茶,礼俗与汉族相类似。

二、丧朝凡遇父母死,孝男必须披麻带孝与赤足。长寿或多子孙的人死,要“做功德”,分半场、三场、五场(这要有3个儿子以上,媳妇齐全者)。亲人遇丧事须办“助桌”,助桌依亲疏而定先后。最后一餐由丧主自理。近年来,丧葬习俗渐趋汉化,与葛坑、杨梅一带相似。三、生辰(一)生子畲族不为婴孩庆贺弥月、周岁,只有外孙抱到外祖家时,外祖父母才给婴儿衣服一套和压岁钱,用黑、白线缠住送给婴孩,表示对孩子的祝愿。(二)祝寿凡到虚龄50岁生日便要庆寿。同房派亲族及其友好分别宴请他。是年正月内,先由至亲择一吉日设宴庆祝,席上必备糍、蛋、线面和猪肉。后依亲疏轮流宴请。至秋收后,主人回请,以猪肉一大块(3~5两)、糯米豆饭一大碗以及(米果)、蛋(每人一个)等,送到各户,以示答谢。50岁以上逢“十”生日同此习俗

食俗

日常主食以米为主,除米饭外,还有以稻米制作成的各种糕点,畲家常食的米饭有籼、粳、糯三种。从黏性上分,糯米最黏,粳米次之,籼米基本无什么黏性,但籼米出饭最多,畲家食用的米饭以籼米最为普遍。番薯也是畲族农家主食之一。粉丝是畲家招待客人制作点心和菜肴的重要原料。

畲族大都喜食热菜,一般家家都备有火锅,以便边煮边吃。除常见蔬菜外,豆腐也经常食用,农家招待客人最常见的佳肴是“豆腐酿”。肉食最多的是猪肉,一般多用来炒菜。竹笋差不多是畲家四季不断的蔬菜。有这样的说法:一年十二月中只有八月无笋,用茭白替代。竹笋除鲜吃外,还可制作干笋长期保存。饮茶是畲家日常必不可少的,大部分以自产的烘青茶为主。畲族主人还招待客人吃点心,一般是煮米粉,略高于碗面,上有“品”字形三块小方肉,肉皮向上,露出碗面;再煎两只蛋成两圆块盖在三块肉上,上加些米粉;再加两条染红的米粉拉开成“十”字形,东西北三头垂下碗外半寸,南向一头只有至碗面的三分之二。客人吃时,首先用筷子轻轻地把两条红米粉移至碗中,蛋只可吃一块,肉可吃一或二块,米粉不可吃过半。吃过后,将肉、蛋盖好,再把红米粉照原样安放,筷子也应放得整齐主人才欢喜。

畲族的酒多以白酒和自家酿制的糯米酒为主。景宁山区还有一种绿曲酒。白酒有明烧和暗烧两种。

典型食品有:卤姜;咸菜,畲族风味菜,常用辣椒、姜、萝卜等腌制而成,称为糟辣椒、糟姜等;端午粽子,民间称牯角;乌饭,三月三的节令食品,是乌饭树(畲语称乌枝)的嫩叶捣细,用汁浸糯米,煮熟后即成乌黑发亮的乌饭,据说吃了乌饭即不怕蚂蚁咬。

相关推荐:

唐卡:藏族的百科全书

个人礼仪 个人礼仪内容

解读清明节“文化密码”

东华派的产生与发展 东华派形成于什么时候

窦宪北击匈奴为何能导致罗马帝国的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