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中国历史上六大“兵家必争之地”

发布时间:2017-07-08 栏目:专题 投稿:超级的项链

军事上有“不计较一城一地得失”的说法。但是,有一些地区不仅不能放弃,还要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夺。这类地区,就是所谓的“兵家必争之地”。对照历史,兵家必争之地的得失,确实对政权兴亡有重要影响。下面,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兵家必争之地。

关中形势

一、“百二秦关、畿内首险”之函谷关潼关

函谷关及后继的潼关是关中最重要的门户。函谷关潼关)在手,关中就稳如泰山;函谷关潼关)丢失,关中就危如累卵。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几次合纵攻秦。但是因为函谷关的存在,始不能杀入关中、彻底攻灭秦国;秦朝末年,刘邦进攻关中。虽然函谷关守军不多,但是,刘邦不敢强攻,而是绕道武关来杀入关中;东汉末年,潼关取代函谷关成为关中新的门户。并且,地位没有任何变化。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潼关失守前,形势都是可控的。潼关失守后,不仅长安随即陷落,而且形势立刻恶化。

山西、河北形势

二、“山河表里、河东险要”之太原

山西东有太行山,南有吕梁山和黄河,北有长城。如此形胜,堪称“表里山河”。在这种形势中,太原是绝对的核心。战国时期,因为太原在手,所以赵国能依靠太行山脉维持起对秦国的防线。太原一失守,赵国防线就崩溃了,就只能在秦国的逐步蚕食下亡国;十六国后期,北魏大举进攻占据关东的后燕。依靠坚守太原,后燕勉强稳住了形势。太原一失守,形势立刻恶化,后燕政权迅速崩溃;五代时期,李克用父子占据山西,以太原为都城。依靠山西对河北的高屋建瓴之势,李克用父子不仅全据河北与后梁形成对峙。最终还彻底攻灭后梁,完全统一北方。

汉中及川北形势

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剑阁

因为汉中自成一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所以,大巴山脉成了四川实际上的屏障。在大巴山脉诸多关卡中,剑阁是要冲中的要冲,是四川当之无愧的“北大门”。剑阁在,四川政权就在。剑阁失,四川政权就只能覆灭。三国后期,曹魏派钟会、邓艾统兵攻蜀。虽然汉中失守,但是,蜀汉姜维凭剑阁天险死死挡住钟会的大军,使之不能前进一步。见此情况,邓艾被迫出奇兵绕过剑阁,从小路直扑成都。成都向邓艾投降后,剑阁的守军才投降;北宋初年,王全斌统兵进攻后蜀。刚开始,宋军轻易攻占了后蜀北部大片土地,但是,宋军在剑阁被后蜀军挡住。鉴于久攻剑阁不下,王全斌被迫绕道从背后夹击剑阁,这样才击败剑阁守军。剑阁失守后,后蜀大势已去,最终被宋军攻灭。

三峡形势

四、“夔门天下雄”之瞿塘峡

如果说剑阁四川盆地当之无愧的北大门,那么,瞿塘峡就是四川盆地当之无愧的东大门。而且,瞿塘峡还是四川东南联系的命脉。只要瞿塘峡被封锁,四川东南的联系就立刻断绝。战国时期,为了全据四川,秦国不顾在四川立足未稳,不惜一切代价将楚国势力从瞿塘峡口逼走;三国时期,刘备兵败夷陵,一直退到瞿塘峡口的白帝城才稳住阵脚;西晋后期,氐族李特在四川起兵反晋。在切断四川东南的联系,李特及其子李雄在四川攻城略地,最终建立了割据四川的成汉政权。

襄阳形势

五、“南北要冲、七省通衢”之襄阳

因为地处南北交汇之处,交通便利发达,所以襄阳号称“七省通衢”。并且,在南北对峙的形势下,襄阳具有决定性作用。对北方来说,占据襄阳就可以从汉水进入长江,进而顺流而下攻灭南方政权。对南方政权来说,控制襄阳不仅可以屏蔽长江,还可以以此为跳板保持对北方的攻势。三国时期,曹魏占据襄阳,不仅对孙吴长江防线构成严重威胁,还迫使孙吴放弃从中线威胁许昌的想法;南宋初期,岳飞从伪齐手里收复襄阳,并以襄阳为基地出兵北伐。因为襄阳便利的交通,所以岳飞不仅在短时间内就收复了河南大片失地,还一度威胁河北;南宋末期,蒙古以襄阳为主攻方向。襄阳失守后,南宋整个长江防线崩溃,没多久就被蒙古攻灭。

武昌形势

六、“东南屏蔽、吴越门户”之武昌

因为两湖地区东南地区有高屋建瓴的优势,又因为武昌扼守长江、是仅次于襄阳的两湖重镇,所以,武昌当之无愧成为了两湖与东南博弈的焦点。两湖地区控制武昌,则对东南地区构成致命威胁。东南地区如果控制武昌,最低可以屏蔽上游,最高则可以攻取两湖、完全割据江南。三国前期,孙权攻取武昌,随后以武昌为基地,夺取了刘备控制的荆州西部,实现了全据江南、三分天下的目标;南明初期,武昌与两淮地区一起构成了南明防御满清的江淮防线。满清南下后,两淮地区不战而降,南京门户大开。虽然形势恶劣。武昌守将左良玉却放弃武昌南下“清君侧”,导致南明江淮防线彻底崩溃。于是,南京不战而降,南明痛失机会。

函谷关虽然险要,但是,项羽曾经攻破过,曹操曾经攻破过,刘裕曾经攻破过;剑阁虽然险要,但是,尉迟迥曾经攻破过,郭崇韬曾经攻破过,王全斌曾经攻破过;瞿塘峡虽然险要,但是,桓温曾经攻破过,朱龄石曾经攻破过,汤和曾经攻破过;由此可见,“国之兴亡,在德不在险”,后人当引以为鉴。

相关推荐:

两岸同胞五台山庆文殊菩萨“寿诞”

石门县土家族方言词汇

独龙族的聚居地是哪里?独龙族从事的产业是什么

评弹表演艺术家蒋月泉生平简介

曾7战7捷,怎么打怎么有!清朝海军这是要上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