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中国历史统一战争中最没有悬念的一战,为何会是北周灭北齐

发布时间:2017-07-09 栏目:专题 投稿:壮观的美女

影响中国历史的一百场战争第22位:平阳之战

战争概述:公元573年,北周武帝宇文邕第二次征伐北齐,目标是北齐重镇平阳(今山西临汾)。北齐后主高纬率十万大军救援平阳,双方在平阳展开决战。北齐大败,损失了大半主力。北周乘胜歼敌,消灭北齐,统一北方。

将帅星数:★★★★★★★ 宇文邕 杨坚 韦孝

精彩星数:★★★★★★★★

政治影响星数:★★★★★★★★

综合星数:7.5★★★★★★★☆

战争类型:间战——孙子说无所不用间,北周能灭北齐,除了北齐后主的昏庸外,北周的情报长官韦孝宽的间谍情报工作相当重要。

战争深度解析: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唐·李商隐《北齐二首》

残酷的攻城战还在继续,北齐帝国的士卒很快就将攻破北周人占据的平阳

北方的冬天是冰冷的,但搭远桥观战的高纬心是热的,因为平阳这座北齐帝国不能失去的城池即将到手。他的身体也是热的,因为他的怀中是美女冯小怜软绵而温暖的身体。

起雾了,远桥上只能听到前方的厮杀声。

“看不到这么精彩的场面了!”冯小怜蹙眉轻轻叹了口气。

高纬是害怕孤独的人,他喜欢的东西,总是喜欢拿出来让人分享。

而眼前,这场胜利的战争场面,他要和他的女人一起分享。

高纬下令:停机,待明日雾散重拍。

战争可以停机重拍吗?在高纬看来可以,因为这场决定帝国生死的决战,在他看来也不过是一出荒唐历史闹剧罢。

而他和他怀里的美人,不过是看客。

东、西魏的开创者高欢和宇文泰相继在公元547年、556年逝世。550年,高欢子高洋废东魏孝静帝,自立为帝,建都邺城,国号为齐。宇文泰长子宇文觉也于557年废西魏恭帝自立(孝闵帝),建都长安,国号周。北周建立的当年,南方在经历侯景之乱后,陈霸先在南方建立了南陈王朝,后三国时代进入另一相持阶段。

北周北齐最初都经历了一段政治动荡、皇室内讧。高洋在556年逝世,其子高殷即位不到两年,被其叔高演所弑。高演登台也不到两年逝世,传位于其弟高湛。高湛迷恋酒色无心于政治,干了四年就传位给自己儿子高纬,即北齐后主。

北周宇文觉即任不到一年,即被其堂兄权臣宇文护所弑。宇文护立宇文泰庶长子宇文毓为帝,三年后宇文毓被宇文护所弑。宇文护又立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为帝,宇文邕是为北周武帝

北周武帝宇文邕上台后,于572年除掉了宇文护这颗政治毒瘤。又在沿承宇文泰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改革,政治上进一步整顿吏治,经济上施行均田制,又全国禁佛,将寺院占据的良田收归国有,并强令全国范围内的僧尼返俗,大大增加北周的物力人力。军事上将府兵的指挥权直接收归皇帝,并将府兵的征兵来源由原来的鲜卑弟子和关陇豪右子弟扩大为普通百姓,增加了兵源。

新一轮的竞赛起跑线上,北周人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北齐武帝高湛是一位不思国事、整日沉溺于美色之辈,到后面连皇帝也不愿干了,传位给自己年仅九岁的儿子高纬,不到三十岁就当了太上皇。

北齐后主高纬年少登基,继承了其父无道的传统,由其乳母陆令萱把持朝政长达八年,并任用了穆提婆(陆令萱之子)、和士开、高阿那肱等一批小人,诛杀了斛律光、高睿、高俨等重臣,朝政日益腐败。

诛杀斛律光,更是自废北齐军事上的王牌和支柱。

斛律光,字明月,其父斛律金是高欢帐下大将(千古传唱的那首《敕勒川》即为斛律金所作),后官至北齐丞相。斛律光十七岁就随父西征,首战就手擒敌将莫孝晖,被高欢提升为都督,后来北齐军中习惯称他为“射雕都督”(在与高澄晋阳围猎张弓射下大雕而得名)。

斛律光一生征战,攻必克、守必固,带出一支极有战斗力的部队。北周士卒听“射雕都督”在,士气先低落三分。

斛律光一直是北周军队过不去的坎。

北周第一名将韦孝宽算是斛律光一生的敌人,在战场上韦孝宽与斛律光几次交锋都处于下风。

战场上无法与之争锋,韦孝宽把战场延伸到政治。他一直很注意收集北齐的情报,派出了很多间谍,北齐高层的一举一动韦大将军都了如指掌,北齐高层的混乱让他找到了除掉斛律光的刀。

韦孝宽编了一首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自己填词作曲,并通过自己的间谍网络让这首歌在邺城的大街小巷传唱,歌词很简单,两句——“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百升为一斛,明月为斛律光的字)。

韦孝宽编谱的歌谣让陆令萱、穆提婆等人找到了借口。斛律光的一个女儿是皇后,两个女儿是太子妃,子弟皆封侯为将,在北齐功高位显,门第极盛,早是陆、穆等人必除的眼中钉。

陆、穆等人乘机诬告斛律光谋反,公元572年,高纬诛杀斛律光。

消息传到北周宇文邕大喜,下令大赦境内以进行庆贺。

灭齐,宇文邕已经迫不及待。

上苍也给了宇文邕机会。公元574年,北齐境内遇到严重的饥荒,北周人找到了复仇的机会(当年西魏建国,即遇大灾,东魏高欢大举进攻西魏,看来上苍对两个国家是公平的)。

此时年岁已高又犯眼疾的韦孝宽向宇文邕献上了灭齐三策:一是乘隙而进,一举灭齐;二是广储蓄,以逸待劳,伺机而行;三是结邻好。宇文邕采纳了韦孝宽的建议,北交突厥,南和陈朝,集中所有力量对付北齐

575年七月,北周武帝出动十八万大军,宇文宪、杨坚等为将,以北齐洛阳为进攻目标,数道并发,攻入齐境,先后攻克了三十多座城池,但皆不派兵守驻,主力直扑洛阳。

北周大军逼近洛阳,先后攻破了武济(今河南孟津)、河阴大城(洛阳外城),后大军集结于金墉城下。但在金墉城下遇到了北齐军的有力阻击,猛攻二月不能克,北齐援军将至,而宇文邕又恰逢生病,不得不撤师北返。

第一次伐齐的失利并没影响北周武帝灭齐的决心。576年十月四日,宇文邕第二次伐齐。

这次宇文邕改变了攻击目标,改以攻击北齐重镇平阳(今山西临汾)。

宇文邕大军攻击平阳消息传来,高纬和他最宠爱的妃子冯小怜还在天池猎兽取乐。而丞相高阿那肱接到前方军报,竟说这是边镇小事,等皇帝玩够了再奏不迟,错过了最佳的救援时机。

十月二十七日,在坚守二十余天后,北齐平阳城守将侯子钦、崔景嵩出降。而北周军占领平阳两天前,高纬才在美女冯小怜的伴随下亲率十万大军慢悠悠从邺城出发。

宇文邕稍作整顿,令大将梁士彦留一万士卒守平阳城,自率大军撤离,退至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另一部主力由宇文宪屯兵涑川(今山西闻喜),均以逸待劳等待北齐大军

他要让平阳这座坚城来消耗高纬大军的力量与士气,然后再率大军与疲惫的齐师决战。

美女小怜伴随观战,高纬的心气特别高,要让美女见识什么是英雄,将平阳城围得水泄不通,穷攻猛打。

梁士彦率部坚守,但是敌我力量悬殊,一度平阳城墙已被北齐军打开缺口。

高纬却令部队停战,隔日再攻击,理由是天气不好,冯淑妃不能看到城破的壮观场面。

梁士彦死里逃生,重新修缮城墙,继续死守。

到了十二月,冯淑妃也没能看到齐军破城的壮观场面。而北周的主力部队在得到足够的休整后向平阳集结。

北周大军复返,北齐丞相向高纬建议,齐军已疲,不如撤军退守。高纬不干,说就这样撤退我在我女人面前多没面子,宇文邕是皇帝,我他高纬也是皇帝,为什么不能和宇文邕痛痛快快打一场?

他决定在平阳宇文邕决一死战。

十二月七日,双方在平阳城下进行决战。

战争没有什么悬念,战事刚一开始,周军如猛虎下山。齐军刚稍有退却,一边观战的冯小怜便吓得花容失色,惊声高叫:“兵败了,兵败了!”

齐军一听美女尖叫,顿时溃不成军,大败,损兵数万,军资丢弃如山。

经此一役,北齐军主力大损。北周武帝乘胜追击,吞灭北齐,顺理成章。

历经三十八年的后三国时代也至此终结,重新变成了南北对峙,只是此次同样腐朽没落的南陈王朝,已经无法阻止强大的北方强国。

经历二百多年的分裂,中国重新看到了统一的曙光。

战争人物命运走向

高纬

平阳一战败北,高纬带着他心爱的冯淑妃冯小怜逃到了高梁关,部属劝其在高梁关招集散部,再与北周一战。但平阳一战已经让这个花花大少丧了胆,不敢在高梁关多作驻留,继续北逃至晋阳(今山西太原)。

周军继续逼近,高纬想到的还是跑,从晋阳又跑回了齐都邺城。回邺城后,北齐广宁王高孝珩对高纬说,如今若要换回败局,只有开国库将珍宝以及宫中佳丽赏赐给将士,召集勇士与周决战。高纬一听要花自己的银子舍自己的女人,脸就拉得老长,不予采纳。

后来侍中斛律孝卿又请高纬巡视邺城守军,并演讲以激励军士。斛律孝卿讲演稿都准备好了,可是高纬在演讲时脑袋瓜短路,记不住讲演内容,自己还捧腹大笑不止。军士见了无不寒心,都说高家出了这败家子,这个国家还有什么保卫意义。

北周大军于577年正月初一围困邺城,给高纬送了一个特殊的新年礼物,高纬唯一的办法就是效仿其父,让位于年仅八岁的皇子高恒。

正月十八,邺城破。高纬带着冯淑妃南逃,被北周大将尉迟勤所追及,俘回邺城,被宇文邕所杀。

北齐最后的政权交到了高纬这样的败家子手中,亡国理所当然。

战争猜想:

这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没有悬念的一战北周在改革后君臣齐心、国富民强,而北齐则是朝政腐败,能臣勇将皆被诛尽,全是小人奸臣当道。北周灭齐是众望所归,没有产生任何一丝奇迹的可能。只不过北齐后主高纬小丑般的拙劣表演和冯小怜的粉墨出场,为历史上添增了几分笑料和香艳。

高欢泉下有知,也只能感慨后继无人了。

夜狼啸西风/文

夜狼啸西风,头条历史号《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编,历史作家,新浪文史论坛超级版主,出版历史作品有《百战风云》《一个帝国的生与死》《两宋烽烟》《历史原来是那么回事》等。

相关推荐:

正月为什么不能剪头发 正月剪头发死舅舅是真的吗_万年历

小雪吃糍粑,是什么地方的节气民俗

饭后吃水果要注意哪些礼仪?饭后吃水果礼仪简介

苏联轰炸机在日本上空盘旋,苏联给出了理由居然是这个!

体育界的满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