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中国首富:承担鸦片战争赔款走向没落

发布时间:2017-07-11 栏目:专题 投稿:追寻的狗

1686年春,广东巡抚李士祯在广州颁布一项公告:凡是“身家殷实”之人,只要每年缴纳一定的白银,就可作为“官商”包揽对外贸易。让李士祯没料到的是,正是这一公告使得日后的中国出一位世界首富

为何会有这样的规定?原来,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大清下令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仅保留广州一地作为对外通商港口,即“一口通商”。于是广州长生了许多外贸易的大公司,俗称“十三行”。

在“十三行”里,以同文行、广利行、怡和行、义成行最为著名。其中怡和行能名扬名天下,主要是靠其主人伍秉鉴。

伍秉鉴。网络图

伍秉鉴,祖籍福建。其先祖于康熙初年定居广东,开始经商;到伍秉鉴的父亲伍国莹时,伍家开始参与对外贸易。1789年,伍秉鉴从他父亲手中接管了怡和行。此后,怡和行在伍秉鉴手中逐渐做大做强。

既然伍秉鉴被称为世界首富,一定有他过人之处,来看看他的几件轶事。

广结善缘。805年,外国商号按照约定运到广州一批棉花,货到港后发现是陈货,行商们都不肯碰,然而伍秉鉴却收购了这批棉花,也因此亏了1万多元。

一位欠了伍秉鉴7.2万银元的美国波士顿商人,因为经营不善无力还债,离家多年不能回国,伍秉鉴撕掉了借据,让他放心地回国。

工于心计。从存放在英商行号的百余万元期票中计算出的利息,与英商兑付时的数目不差分毫。

质量保证。对茶叶质量十分挑剔,而伍秉鉴所供应的茶叶曾被英国公司鉴定为最好的茶叶,标以最高价出售。此后,凡是装箱后盖有伍家戳记的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就能卖得出高价。

超前的经营理念。伍秉鉴不但在国内拥有地产、房产、茶园、店铺等,而且大胆地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进行铁路投资、证券交易并涉足保险业务等领域,使怡和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跨国财团。

经过伍秉鉴的努力,怡和行成为广州十三行的领袖。据1834年伍家自己的估计,他们的财产已有2600万银元

清朝官员巡视十三行商馆区。网络图

这是什么概念?我们来比较一下:

当时清朝全年的财政收入是4000万两左右,伍秉鉴的私人家产顶得上清朝半年的财政收入。

两广总督林则徐,年薪约2万两,攒到伍秉鉴那样的财产,需要不吃不喝一千年。

按照购买力折算,19世纪中叶一两白银相当于今天200元人民币,那么,伍秉鉴的财产可以折合40亿元人民币。

清朝后期,李鸿章购买了“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构成了北洋舰队的主力,也是亚洲吨位最大的战舰,平均每艘花了120万两银子。伍秉鉴的家产购买16艘,加上这两艘就有18艘,足以让北洋舰队跻身全球前三。

就在伍秉鉴的怡和行达到顶峰时,鸦片战争爆发了。

虽然伍秉鉴是三品顶戴(巨款换得),但这对于他的事业还是毫无用处。

伍秉鉴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权人,东印度公司有时资金周转不灵,常向伍家借贷。由于与鸦片商人剪不断理还乱,他曾遭到林则徐多次严惩,最后都是花巨歀息事宁人。《南京条约》签订后,清廷在1843年下令行商偿还300万银元的外商债务,而伍秉鉴一人就承担了100万银元

就是在这一年,伍秉鉴在广州去世。

随着五口通商的实行,广东十三行结束了所享有的特权。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一场大火将十三行街烧成灰烬。(欢迎关注“新史记”微信号:xsj274)

相关推荐:

贵池傩戏

病逝带茶归

民间故事:不幸的商人

黄飞虎是什么神

曹植的成名作《登台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