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战争之神:“喀秋莎”

发布时间:2017-07-11 栏目:专题 投稿:调皮的世界

1951年8月,联合国军发动了“夏季攻势”,接着又发动了“秋季攻势”。第志愿军第21师火箭炮兵师奉命支援东、中、西线步兵作战,协同粉碎敌人的进攻。这次作战,是我军历史上火箭炮兵作战的第一仗。9月1日晚,该师第203团火炮进入阵地,全团24门火箭炮神不知鬼不觉地突然同时齐放射击。瞬间,384枚火箭弹快速飞向美军阵地,把美第7师两个营全部覆盖在弹群之下,毙伤敌700余人。一些美军士兵大声疾呼志愿军“使用了原子炮”。

首战告捷,而我军装备的这批火箭炮正是前苏联有名的“喀秋莎”火箭炮。

柏林城下喀秋莎发威。网络图

1924年,前苏联科学家鲍里斯·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基完成了固体燃料火箭的设计、组装和试射。六年后,科斯季科夫开发组完成了以无烟火药为动力、射程1300米的火箭弹。1933年末,rs-82型82毫米火箭弹和rs-132型130毫米火箭弹终于研制成功。它们既可车载发射,又可机载,射程可在5公里以上。

至1939年4月,前苏联终于制造出16管132毫米口径,弹架能进行180度旋转的自行火箭炮,它就是后来的bm-13-16。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首批7辆bm-13-16火箭炮车和3000发rs-132火箭弹迅速被制造出来。由于极端保密,炮连官兵都不知道火箭炮的正式名称,由于炮架上的字母“k”,便给它取一个浪漫的外号“喀秋莎”,这个名字一炮走红。

同年7月13日,奥尔沙地区,喀秋火箭炮首次投入实战。

威力巨大的喀秋射击场景。网络图

当时德国中央集团军和苏联西方面军在此对峙。

根据时任西方面军司令叶廖缅科的回忆录中记述:“4辆喀秋莎齐射,战果极大。我军的一些官兵在未接通知而目睹了那巨大的威力后,甚至退了回来。”

德军的第9军第12装甲师报告:“我们遭到不明型号火炮的攻击,损失惨重。”

德国人对它印象非常深刻,称“喀秋莎”为“魔鬼火炮”。

由于喀秋莎”火箭弹,自带推动力装置,其发射装置受力小,故可多管(轨)齐射。与同口径身管火炮相比,“喀秋莎”威力巨大、火力生猛、机动性能好等优点;且射弹散布较大,适于对面目标射击。单兵使用的火箭弹轻便、灵活,是一种成功的近程反坦克武器。(微信号:songshugonghui)

相关推荐:

曾国藩三千步里惊天识人秘术 已基本失传

咸丰帝的妻子都是谁?咸丰帝后妃列表

取襄阳【第三场】

马蕊《夜未央》歌词

祁紫檀《天际大厦》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