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古代的孩子求学一探究竟

发布时间:2017-07-17 栏目:专题 投稿:勤奋的翅膀

据历史资料记载,我国在4000多年以前就已经有了学校。或许有的人会好奇,古时候孩子都是什么年纪开始学的呢?他们上学的制度和我们现在社会的上学制度有什么不一样的呢?他们在入学前会不会参加入学考试?学校都是怎么管理生的呢?

古时候许多孩子都是8岁开始上小学的,《大戴礼记·保博》曾经这么写过,用现在汉语翻译就是:古时候孩子8岁就开始上小学,学小艺焉,履小节焉。古时候有许多名人志士都是8岁开始学的,例如东汉时期的哲学家王充,宋代时期的文学家诗人苏轼苏东坡等等。因此我们不得而知,先秦时代儿童上学时期是没有要求的,而到了明清时期就有一个传统,这个传统到后来一直也没有改变,就是“大龄入学”。古时候除了对上学年纪有要求以外,学校对学生的成绩也是抓得很紧的。古代学生管理的是比较严格,如果去上学的时候上课不认真听讲就被抽鞭子打手心等等一系列惩罚。根据有关史书记载,在汉代的时期就出现了体罚学生这种情况。可是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是那么凶狠的,有一些老师也是十分有人性的。他们十分关心优秀的学生,给这些优秀的学生开“免打条”。

古代不仅仅只有老师才会参与到学生的日常管理之中,家长也是参与到学生在学校的管理。所以古时候老师还会请家长或者年纪比较大的一些长者来到教室里边一起管理班级,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古时候就非常注重家校联合对学生的管理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行为也是受到老师管理。明代的时候,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小本子,上边会有对自己每天表现的一个评价,这足以证明当时老师对学生的管理还是十分严格的。

古时候孩子能够去上学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学校对学生也是十分负责的,管理十分严格。教育孩子不仅是老师的责任,家长同样也是有责任的,所以家校联合的管理十分重要的。我认为当今的教育适时地模仿古代时候的一些教育制度也是可以的,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的教育事业。

相关推荐:

罗成【第十一场】到【十二场】

存斋晦静息庵学派的由来是怎样的?存斋晦静息庵学派的观点

武陵山区土家族的“猎规”

苗族“米花节”

盗墓贼竟如此残忍,打开崇陵地宫,工作人员被宝床上的一幕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