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正说帝王为何纵欲

发布时间:2017-07-28 栏目:专题 投稿:靓丽的身影

(郎世宁《乾隆閱八旗馬術圖》

前日《头条问答》“历史上有哪些皇帝死于纵欲过度”,尽管很简略仍然引起数十万朋友的关注,并提出一些新的疑问。由于时间的原因,不能一一作答,现利用周末的时间,对朋友们提出的问题补充三个方面:皇帝一般能活多大,有没有纵欲而死的皇帝皇帝为什么会纵欲

(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局部)

一、皇帝一般能活多大?

中国历史上,进入“负面清单”的古代帝王,“纵淫”都是这位帝王的必备条款,尤其是治下朝政混乱的帝王,或末代帝王,史家总结起来,“纵淫”则成了必不可少的一条。这是一种史学现象,但正史中不多,主要出现在野史,或文人笔记、小说中

人的寿命都是有限的,皇帝当然也会死亡。根据史料统计,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是清乾隆帝——89岁,最小的皇帝约等于“零”,所有皇帝的平均年龄为39岁。这个平均数据,会因为样本的差异略有不同。

(《塞宴四事图》局部,乾隆嫔妃

皇帝平均年龄39岁,这已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值。根据文献与考古发现,中国各历史时期人的平均寿命是:东汉,22岁;唐朝,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皇帝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这个平均值,所以历朝历代的皇帝,整体上都是“长寿”的。

皇帝的长寿,与其生活条件有关。但在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前提下,尤其是医疗水平的限制,优裕的生活条件并不能皇帝的寿命产生太大的影响,如果患上当时无法有效治疗的疾病,皇帝同样会因病死亡,无论年老、年轻,这就是民间所说的“只能治病,不能治命”。

(隋文帝像)

除了疾病,影响皇帝寿命的直接原因是“非正常死亡”。据文史学者统计:中国历代王朝(含割据一方)共有帝王611人,其中正常死亡(病、老)的339人,非正常死亡的272人。皇帝非正常死亡率高达44%,多数死于因权力争斗而引发的各种谋杀等。五代十国时期,西燕7个帝王、梁朝8个帝王全部被杀身亡。隋朝的5个帝王,也无一善终。

所以,封建帝王死于“非正常死亡”,头号原因是谋杀、自杀或其他杀害方式,不是因为荒淫无度,纵欲而死。

二、有没有纵欲而死的皇帝

皇帝纵欲而死,属于文学作品的观点。主要原因是皇帝后宫庞大,容易引起这种艺术想象。据《新唐书》记载,唐开元天宝年间皇宫及各地行宫,唐玄宗拥有妃妾高达达四万!其他王朝后宫人数虽未达这个历史记录,但人数同样惊人。这种情形下,皇帝“纵淫”是不可避免的。

皇帝之死,与“纵欲”有关的历朝都有,但多死于酒色”,前者应该多于后者。

有确凿史料记载,历史上第一位死于纵欲”的皇帝是汉成帝。《汉书·外戚传》:汉成帝“阴缓弱不能壮发,每持昭仪足,不胜至欲,辄暴起。”汉成帝死于赵飞燕、赵合德床上。

(宋度宗)

非正史记载的,有宋度宗赵禥。毕沅编著《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八十》:“帝自为太子,以好内闻;既立,耽于酒色。故事,嫔妾进御,晨诣閤门谢恩,主者书其月日。及帝之初,一日谢恩者三十馀人。”宋度宗一夜临幸宫妃30人,这是历代皇帝纵欲的最高记录。

赵禥驾崩时仅年35岁,主要原因是体质不好,加上酒色过度。赵禥本是南宋理宗赵昀之侄,理宗因为无子,他才成为南宋第六位皇帝。赵禥的父亲是荣王赵与芮,母亲出身微贱,身份也很低下,仅是荣王的一名小妾。在荣王府,她老受荣王谪妻的欺负,怀孕后竟被逼堕胎。但在当时,药物的科技含量过低,胎儿没打下来,孩子还是生下来了,这便是赵禥。当胎儿时九死一生,赵禥出生时即发育不良,很晚才会走路,七岁时才会说话,智力比正常孩子少了一大截。

宋度宗赵禥死时低于皇帝的平均年龄,关键是他先天体质不好,后天又酒色齐全。较之色,酒对宋度宗的身体损害更直接。

根据正史或文人笔记,因酒色而死的皇帝,比较典型的还有这些:

北齐文宣帝高洋,酗酒、荒淫、乱伦,最后死在昏醉之中;

刘宋前废帝刘子业,后宫嫔妃万人。刘子业荒淫好杀,后被谋杀,死于非命;

(明武宗像)

明武宗朱厚照,酒色俱全,早死;

清同治帝载淳,荒淫之帝,因嫖娼而染花柳病而死,但正史未载,属后人推测……

历史上荒淫皇帝,能找到史料证据属于死于纵欲的,其实非常少。隋炀帝杨广生活荒淫糜烂,后宫美女五千,再加上各地行宫的宫女人数,杨广是与过万的美女醉生梦死,但他其实是被人直接杀害的,并不是“花下鬼”。

三、皇帝为什么会纵欲

皇帝纵欲,真相说出来很多人难以接受:“纵欲”,是检验古代帝王“称职”如否的重要标准!

唐朝有“盛世”之誉,皇帝当中应该是“好皇帝”多,至少不会似前朝隋炀帝那样荒淫昏乱。而唐朝皇帝私生活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

唐朝的大明宫,几乎是空前绝后,其规模差不多是“腐败清王朝”紫禁城的三倍。建筑群庞大,里面当然不是空的,住的主要是后宫佳丽。“佳丽三千”属于腐朽王朝的写照,唐朝则也正好是这种王朝的三倍——唐朝后宫人数,通常是万人。

唐朝之盛,后世称誉有加,见于它后宫管理的规范化。唐朝后宫制度化的色彩相当深厚,制度建设也相当成熟。

万人之巨的大唐后宫佳丽,皆置于严格的管理制度之下,与治理天下的文、武官制度一样健全,同样实行品级制。“国母”皇后至高无上,不定品级,实际上是与皇帝一样,属于“正国级”。除此之外,最高等级的嫔妃与宰相同级,为正一品,相当于“副国级”。分述如下:

正一品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

正二品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

正三品婕妤9人,正四品美人9人,正五品才人9人,合称27世妇;

正六品宝林27人,正七品御女27人,正八品彩女27人,合称81御妻。

海量的佳丽,并不是用来观赏的,而是要用于“侍寝”。“清宫戏”中的场景,是敬事房太监端着盘子,里面是嫔妃的名牌,皇帝看中了就翻牌。但这是清朝的规矩,唐朝实行的是轮流侍寝制,所有的嫔妃编排次序,不管皇帝愿意不愿意,依次给送过来,必须把她给睡了。对后宫佳丽来说,毕竟这种机会非常难得。

侍寝次序,是根据月亮的盈亏(圆缺)情况决定的。十五、十六是满月,在古人的眼里,这时皇帝的精力最为旺盛,所以统归皇后享用。至于这两天皇帝是否真的精力好,那是传统理论问题。“满月”是峰顶,围绕这个来安排侍寝嫔妃:初一至十五,由低等级的嫔妃一直轮到皇后;十六到月底,再由皇后一直轮到低等级的嫔妃。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皇帝要是受不了,就属于“工作能力”有限,那就谈不上“称职”,更别提“优秀”了。

皇帝最受不了的,是每月二十二至三十这九天。皇帝的“御妻”是八十一个,要在九天里轮流侍寝,每夜都是九个人。让皇帝清心寡欲,绝对是天方夜谭!

唐朝轮流侍寝制度设计,对为数众多的皇宫佳丽来说,显然有着公平的一面,但也有把好皇帝逼坏或逼疯的一面。并且,大唐王朝这个成熟的制度,很快遭遇了新的课题。

武则天撰书《 升仙太子碑 》拓本局部一)

同是唐朝武则天完成了由嫔妃皇帝的跨越,国号曰“周”。她这一跨越不要紧,既有的制度都成了一张废纸——过去的皇帝全是男的,现在性别一下子变了。所以,武则天不得不进行制度创新,设立了“控鹤府”。

“控鹤府”,就是武则天的“后宫”。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是典型的“小白脸”。《旧唐书》称张氏兄弟“傅粉施朱,衣锦绣服”,张昌宗是“面似桃花”,更是性爱高手,武则天格外喜欢。“控鹤府”中还有众多有学问的文人,女皇帝的品位一下子比男皇帝胜出一筹。武则天挑选陪侍美少男的标准,是“洁白美须眉”,控鹤府里便多了少年“人妖”,这嗜好显得格外丰富。

过去男人想进宫当差,必须挨上自宫这一刀。现在情形大变,跃跃欲试的男人自然多了起来。有个青年人叫魏厚祥,给朝廷上了一个奏折,声称自己的私处极美,要求入控鹤府充当供奉。大臣朱敬则见到如此秽言,勃然大怒,上奏武则天要撤销控鹤府。

控鹤府当然不可能撤,武则天想出的办法是换块牌子:“控鹤府”更名“奉宸府”,职能还是差不多。女皇帝的“皇宫”如此丰富多彩,武则天有一半时间要消磨在床上。男人当皇帝累,女人当皇帝看来更累。武则天的趣闻甚多,其实是件挺正常的事!

武则天撰书《 升仙太子碑 》拓本局部二)

——有什么样的制度,就会有什么样奇迹。而趣闻或故事,往往是后人编的……

(清 乾隆《塞宴四事图》)

相关推荐:

一诚法师与江西佛教

节假温馨提示:十一去成都穿什么

世界各国异彩纷呈的元旦习俗

饺子的来历

乌孜别克族饮食 乌孜别克族日常饮食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