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连续3年不断的水灾,成为成为压垮满清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发布时间:2017-07-30 栏目:专题 投稿:如意的口红

1911年年初时,刚刚登基两年的宣统小皇帝溥仪接受了文武百官的朝拜,大家谁也没有意识到灾难的来临。在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看来,大清国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形势还是基本稳定的。南方的革命党虽然此起彼伏,不过始终没有形成什么太大的风浪。载沣认为只要给他几年的时间,他完全可以再创造一个大清盛世出来。这当然是载沣的春秋大梦,不过送当时的形势看,的确没有爆发大革命的迹象。

一、两湖地区连年水灾粮食成了最大的问题

清朝时期有一句谚语是“湖广熟天下足,”也就是两湖地区是全国的大粮仓。但是这个大粮仓在1909年却出事了,1909年,湖南、湖北地区出现了长期的降雨。由于水量太大,有造成了粮食作物的大量减产。其实1909年这一年的水灾倒也没有什么,很多地区都有前一年的存粮。所以说1909年的粮价虽然也有浮动,但是问题并不大。但要命的事情发生了,1910年还是出现了长期的降雨。这回两湖地区再也顶不住了,武汉、长沙的米价持续上涨,江江流域出现了超过400万灾民。两湖地区是南方的粮食主产地,这一地区粮食的大量减产也严重影响了江浙地区的这场生活。到了1910年年底,江浙地区的米价上涨了50%,而且店家已经开始囤积米粮准备长期应对。

1911年,仍然没有什么好消息,山东、江苏、浙江、辽宁都出现了水灾。这也就意味着粮食的大量歉收,到了这一步清廷要做的就是稳定地方。粮食危机的问题还进一步引发了金融危机,无论什么国家最怕的就是金融危机,因为这预示着经济有崩溃的危险。此时的清朝多少还是有点钱的,现在到了不得不拿出来的时候了。粮食发生了问题就会出现大量的灾民,这是历朝历代都害怕的事情,一旦有人挑头就有可能形成农民起义。现在革命党正在蠢蠢欲动,一旦几百万灾民被革命党利用,那清朝可就真的完了。所以在事情发生以后,载沣和隆裕太后想的第一件事就是稳住这些灾民,这个举动确实是对的。清廷下拨了一部分钱粮赈济灾民,以求这帮人不要闹事。

二、四川的保路运动成为了革命爆发的导火索

就在两湖地区闹灾荒的时候,四川地区却坚持要修铁路。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四川地区军队根本无力镇压,也不能镇压。事情本来就是四川地方官府搞出来的,现在要他们在镇压下去太困难。北京的清廷中央在不知事情的情况下,调动了两湖地区的新军前往四川镇压保路运动。两湖地区的兵力空虚,这给了革命党机会。本来湖北地区革命党计划的起义时间并不是十月十号,但是由于起义花名册已经官府发现,所以在十月十号才不得不起义。这场起义就是著名的武昌起义,这场起义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但是它引发了一连串的反应。南方的各省先后宣布独立,清廷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了。

既然起义已经爆发,那当务之急就是派出军队镇压。北洋六镇是最合适不过的,起初载沣派遣陆军大臣荫昌率领军队南下进攻革命军。但北洋六镇是袁世凯一手组建的军队,荫昌根本指挥不了这支军队军队到了河南南部之后,说什么也不前进了。荫昌在无奈之下向载沣提出了辞呈,而载沣也是焦头烂额。到了这个时候,载沣不得不请出昔日的对手袁世凯,并授予袁世凯各种大权。袁世凯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他也知道清朝这个专制王朝已经是大厦将倾。袁世凯一方面命令军队进攻武昌城,另一方面向中央哭穷,请求中央下拨800到1000万两白银。这个数字是清廷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来的,当时清廷只剩下了200多万两银子。

三、袁世凯和孙中山达成了默契,清朝进入了历史的垃圾堆

袁世凯与南方的革命军在进行秘密谈判,为了使谈判达到最好的效果。袁世凯派遣段祺瑞替换了一直想攻克武昌赢得侯爵的冯国璋,段祺瑞当然明白袁世凯的意思。朝廷不给钱,自己就不打仗,这是对清廷的要挟。另一方面是对革命军的要挟,当时南方各省虽然都喜欢不独立,但是政令并不统一。袁世凯死死抓住了这一点,他提出自己可以迫使清朝皇帝退位,但条件是自己出任民国大总统。孙中山是一位精神领袖,但是他没有力量完成北伐。最终革命军向袁世凯让步,这就好办了,在袁世凯的威逼和胁迫之下,宣统小皇帝只能宣布退位。在清朝灭亡之后,孙中山的南京政府宣布总辞职。

相关推荐:

苏州传统古建木结构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

盘点中国少数民族的耳饰

珞巴族音乐有什么特点?珞巴族音乐的形式

100多年前的美国 画面太美

改革虎将袁庚:大不了回秦城去。要是失败了,我领头,一起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