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蒋介石、毛主席的最大遗憾都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7-08-07 栏目:专题 投稿:体贴的指甲油

1975年4月5日午夜,蒋介石逝世的消息传到毛泽东时,当时毛泽东在杭州,当工作人员兴高采烈地将这一消息报告给毛泽东他们觉得作为一世敌手,毛泽东肯定会很高兴。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毛泽东并没有表露出高兴的神情,而是一脸凝重地说了三个字:“知道了。”

蒋介石毛泽东是一对“老冤家”,“既生瑜何生亮”。

从1927年开始,这两位重量级政治人物,在政治舞台斗了大半辈子。他们晚年时期当年的恩怨情仇已渐渐淡化。蒋介石的去世,对于统一大业来说是一个巨大损失,因为蒋介石也是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毛泽东的心事没人能懂。

无可否认,蒋介石是个真正的民族主义者,他多次公开反对“两个中国”的主张,“复国”是他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1967年9月7日,蒋介石在与日本首相谈话时说,美国由于不愿卷入蒋介石反攻大陆的漩涡,于是有了两个中国的想法,想达到他的目的。殊不知两个中国的办法,是我所绝对反对,而也是中共所不能接受的。

毛泽东则更是早已超然,他以“老朋友”呼蒋。1972年2月21日,毛泽东他握着尼克松的手幽默一语:“我们共同的老朋友蒋委员长对这件事可不赞成了。”巧妙地把蒋介石“拉”入中美间的历史性对话中,轻松一语把中美蒋微妙的关系清晰地点化。尼克松问道:蒋介石称主席为匪,不知道主席称他什么?毛泽东哈哈大笑,周恩来答:“一般地说,我们他们‘蒋帮’。在报纸上,有时我们称他作匪,他反过来也叫我们匪,总之,互相对骂就是了。”毛泽东说:“实际上,我们同他的交情比你们长得多。”

蒋介石晚年表出现了越来越强烈的思乡之情。1975年元旦,来日不多的蒋介石发表了一生中最后一个“复国”文告。“总统府资政”陈立夫接受蒋秘密使命,向中共发来了邀请毛泽东访问台湾的信息。和谈心切的陈立夫,在香港报纸上公开发表《假如我是毛泽东》一文,“欢迎毛泽东或者周恩来到台湾访问蒋介石重开谈判之路,以造福国家人民。”陈立夫特别呼吁毛泽东能“以大事小,不计前嫌,开创再次合作的新局面。”

毛泽东表现了积极相应。他对任第一副总理的邓小平说:两岸要尽快实现“三通”,你可以代表我去台湾访问。1975年,病榻上的毛泽东还释放了大批国民党党政军特人员,在竭尽全力地向历史作着交代。

毛泽东相比,蒋介石的思想是拘谨僵持的。毛给蒋的自尊压力太大,蒋至死未放弃“讨毛”的呼吁,毛泽东成为蒋一生无法原谅的“敌人”。对外他无法作到轻松地讨论毛泽东,更谈不上称毛泽东一句“老朋友”。他反复强调绝不与苏共和中共接触。

令人十分遗憾,没等正式启动和谈,蒋介石就永远地走了。他临终留下遗言,棺材不落土,要等到将来有一天葬到大陆去。

蒋介石逝世那天,毛泽东沉默地把南宋张元干的《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的演唱录音反复放了一天,形成一种葬礼的气氛。毛主席时而静静地躺著听,时而用手拍床,击节咏叹,神情悲怆。为蒋介石送葬后几天,毛泽东仍念念不能释怀,让人改了两句为“君且去,不须顾”,重新演唱录音。这一改,使送别的意味达到高潮,送朋友流亡外地变成了生离死别。毛泽东蒋介石做了最后的告别。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崑崙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这首词的最后两句“举大白,听金缕”,表示满腔悲愤,无可奈何,只能借饮酒来消愁。

毛泽东蒋介石的遗愿:各付心思待统一。然而蒋介石“没能反攻大陆”,毛泽东也没能“解放台湾”。历史总是充满遗憾遗憾又带来令人牵肠挂肚的魅力。(王伟)

相关推荐:

丝路上的中国佛教第一僧

蒙古族饮食风味

陕西唐大明宫

林则徐辣手禁烟,18月内无法戒瘾,直接处死

哪位开国上将曾差点被苏军枪毙?好险!遗书都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