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刘秀起兵反莽,不料事情败漏,手下惨遭灭门,代价太大

发布时间:2017-08-13 栏目:专题 投稿:暴躁的小笼包

公元22年,刘秀已经27岁,这个年龄已经不算小了!他望着村前高高的狮子山,听着山脚下蜿蜒的白水河潺潺流过,想象着山上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而又四季变幻的,到底还有什么景致呢?

刘秀及其家族起来反莽是比较晚的。

这谁也没有办法,有年龄因素。比如公元6年4月,安众侯刘崇在南阳打开武装反莽第一仗时,刘秀才11岁。

同时,这也与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生活水平有关,他们一般情况下还不要为吃饭发愁,还不必为了生存而冒死犯难。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与刘秀的性格素质有关。

刘秀办事,向来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动,没有成功的把握,一般不莽撞行事。而只要他看准的事,一旦火候成熟,条件具备,他便迅速行动,坚定不移地进行到底。

这种性格素质就是:谋后而断,慎思敏行。

性格决定命运。

虽然表面看起来,刘秀起兵,是一个由被人推动,到自觉行动的过程,而且起事之初,他还活动在大哥刘縯的旗帜下,但是,他心中始终自有主见。

这种自有主见、坚韧内敛的心理素质,和多谋善断、慎思敏行的性格素质,使他走得很快,少走弯路,一般人还撵不上;使他走得很有水平,脚步时隐时现,一般人看不出门道,他就走到前面去了;使他走得很远,一般人达不到那个境界。

刘秀与刘縯认真磋商后认为,舂陵子弟是最能靠得住的,必须首先迅速发动起来。同时,安排在别的几处响应的朋友中,比较有把握又靠得住的就是李通宛城的兵变。

于是,兄弟俩很快在舂陵竖起反莽大旗,组织起七八千舂陵子弟,刘縯自称“柱天都部”,就是自喻为统率大众的擎天之柱。这支起义军起自舂陵,以舂陵子弟为骨干,被称为“舂陵军”。他们又明确提出复兴汉室的口号,也被称为“汉军”。

刘縯、刘秀兄弟只等立秋日到来,与宛城李通的兵变相呼应,大家合兵一处,闹他个天翻地覆!

但是,没有几天,宛城那边传来的却是令人震惊的噩耗:李通事发逃亡,被官府满门抄斩!

宛城李通家变故是偶然的。

李通作为刘秀最早支持者付出了极为惨重、而又不可挽回的代价,它使刘秀异常悲愤,又使他更加清醒和冷静:自己将走上一条不可回头的道路。

他觉得,在这条道路上,可能因为自己的君子之风而看到两旁无数美丽的风景,但也必然充满血腥的攻略和残酷的杀伐!

原来,李通刘秀密谋之后,派自己的侄儿李季去京城向父亲李守报告

不料,李季在半路上不幸染病身亡。这多少要耽误一点儿时间,好在李守消息灵通,从别的渠道知道了儿子即将举兵反莽的消息,打算逃回家乡与儿子会合。

李守儿子起事也早有思想准备,他早就经常给李通讲解“刘氏复兴,李氏为辅”的谶语,鼓励儿子寻找机会帮助刘氏宗室光复汉室。

可以说,李通在世事纷乱之际,能义无反顾地舍弃富足的家业助刘反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老爸多年辛苦教育的结果。

这时候,李守的同乡好友黄显知道他要逃,就劝说道:“现在各个城门关卡都防备得很严,您身材相貌出众,谁不认识您?您又能跑到哪儿去?您不如向朝廷辞官。起兵的事情毕竟还没有发生,或许可以免于一难。”

李守听了黄显的话,认为有道理,立即上书朝廷,要求辞职回家养老。

不料,李守的辞职报告没有递上去,南阳郡却向朝廷报告李守儿子李通等人图谋在立秋都试日发动兵变!

王莽立即下令把李守逮捕入狱。

黄显时任中郎将,勇敢地站出来为李守王莽求情:“李守为官一直忠于职守,听说儿子不像话,不敢,也没有逃亡,而是坚守为官之道,按组织程序向朝廷报告,请求告老还乡。臣愿意拿命作担保,与李守一起去说服他的逆子罢事谢罪。如果工作做不好,让李守北向自刎,也不辜负朝廷多年栽培之恩。”

王莽同意了黄的请求。

但正在这关键时刻,南阳郡又送来报告李通起兵谋反,事败批捕在逃。

王莽勃然大怒,下令立即杀掉李守

在紧要关头黄显也没有装孬,舍命据理以争,被王莽连同李守一起斩首。

王莽对待异己向来凶残无度,这次也不例外:李守在京城的家眷被满门抄斩。

南阳宛城这边,除李通与其弟弟李轶、李松逃脱外,家属及族人64人全被南阳太守杀掉,并在宛城焚尸扬灰。

李通家族为这次起兵反莽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宛城侦知李通起事、报告王莽、追捕李通并灭其满门的,是南阳太守甄阜,时称前队大夫。他并不是赤脚医生。王莽改革官制时黔驴技穷,为改而改,把南阳郡改称“前队”,太守改称“大夫”。

这个甄阜不久跟刘秀还有激烈的厮杀。

宛城李家因造反惨遭灭门的消息传来,在舂陵引发一阵强烈的恐慌。

相关阅读

起兵王莽,刘氏领头的却不是刘秀,而是另外一个人

相关推荐:

《长板坡》前感概多

拥有民族特色的维吾尔族花帽

太极拳概论 太极拳介绍

lr-2a狙击步枪早期样枪采用双排弹匣供弹

盘点19位开国元勋们曾经使用过的枪(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