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老照片记录抗战史上的惨案:花园口决堤致平民89万人死亡

发布时间:2017-08-14 栏目:专题 投稿:震动的水池

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占领徐州,并有沿陇海线西犯企图。中国军队为阻击日军土肥原第14师团,遂在河南东部发动兰封会战,但因作战不利,日军先后占领兰封(今兰考县西部)、开封等地。

开封距离郑州只有60公里。日军若攻陷郑州,将控制陇海线和平汉线两条铁路大动脉,这无疑使中国抗战形势陷入极大被动。日军郑州沿平汉线可快速南下,又将直接威胁九省通衢武汉武汉当时承担着战时首都的功能,在上海和南京相继沦陷后,众多工厂企业和国家机关纷纷迁往此处。

蒋介石必须设法阻止日军侵入郑州。在河南的平原地区,中国军队抵挡日军机械化部队的困难比较大,蒋接受陈果夫、姚琮等人建议,“以水代兵”,决黄河之水以迟滞日军的进攻。

商震率领的第20集团军奉命执行掘堤放水的任务。商震令一个团于6月4日夜在中牟县赵口挖掘,但因赵口流沙太多,没能扒开。经过紧急协商,又把决堤地点选定在赵口以西的花园口。6月8日,新8师第2团、第3团及师直属工兵连开始掘堤,6月9日9时完工放水。

中国军队官兵掘开黄河花园口大堤现场。

洪水淹没的村庄。

郑州附近的水中灾民。

花园口决堤后,农田、村庄尽成一片汪洋大海。

黄泛区逃难的百姓。

花园口决口后,黄河水顺着贾鲁河迅速下泄。第二天,黄河中上游普降了一场暴雨,黄河水量猛增,花园口决口处被冲大,同时一度未能挖开的赵口也被大水冲垮。两股黄河水下泻后,西边一路沿颖河流向淮河,东边一路沿涡河到安徽怀远流入淮河,黄、淮合流后涌入洪泽湖,最后合流长江入海。黄河水所过之处,皆成泽国。

国民政府《豫省灾况纪实》如此描写决堤之后的惨景:

“当时澎湃动地,呼号震天,其悲骇惨痛之状,实有未忍溯想。间有攀树登屋,浮木乘舟,以侥幸不死,因而仅保余生,大都缺衣乏食,魂荡魄惊。其辗转外徙者,又以饥馁煎迫,疾病侵夺,往往横尸道路,填委沟壑,为数不知几几……因之卖儿鬻女,率缠号哭,难舍难分,更是司空见惯,而人市之价日跌,求售之数愈伙,于是寂寥泛区,荒凉惨苦,几疑非复人寰矣! ”

黄河水倾泻豫、皖、苏三省44个县,导致89.3万人淹死、饿死和染瘟疫而死,1250万人流离失所。

陷于洪水的日军

受困的日军车辆。

受困的日军战车。

洪水中前进的日军

日军第14师团士兵脱鞋涉水。

日军第14师团士兵作威作福,奴役中国百姓为他们拉车。

日军第14师团士兵蹚水运输炮弹。

花园口决堤涉水推进的日军第14师团94式骑兵装甲车。

中国军队趁着日军被洪水围困的时机,围歼了小股日军并收复了一些失地。

6月9日决堤之后,突入河南东部的日军对奔涌而至的黄河水猝不及防,各路进击部队均停止前进:日军第14师团的一部被围困于中牟县城;日军第16师团一部分士兵被冲走、淹死,来不及撤走的车辆、火炮、战车等重武器均沉于水底;6月15日,大本营令关东军的混成第3旅团及混成第13旅团乘车返回东北……

据中方资料记载:“洪水到处,日军惊恐万状,东奔西突,人马践踏,车、马、人员淹没不计其数。”至于日军黄河决堤中所遭受的人员伤亡,中日双方所披露的数据差别较大,从7000人至20000人不等。

花园口决堤虽然改变了日军预期的进攻路线,但日军很快沿长江两岸西进,3个月后(10月27日)占领武汉;其对中国百姓更是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蒋介石“以水代兵”的决策,在历史上饱受争议,学者们对此褒贬不一。

国民政府十分清楚此举在政治及民心上的影响,所以在掘口放水的同时,一直宣传决堤日军轰炸所致。

“小历史”关注众所周知的历史大事件中被忽略、被遮蔽的细节。更多精彩内容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小历史”(microhistory)。

相关推荐:

禅宗六祖

发酵酒精和白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05

山西五台山菩萨顶

活人祭祀的起源在哪里?活人祭祀简介

还沉迷各类涂色书释放压力?其实你更应与孩子一起,像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