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秦汉的断代史方面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7-08-16 栏目:专题 投稿:勤奋的大门

吕思勉的《秦汉史》第六节《武帝事四夷四》(第123页)主要介绍了秦汉早期与东北地区的关系,《新莽事四夷》第219——220页主要介绍了王莽民族政策新朝时期与东北亚的关系一些内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2月第1版)。

钱穆秦汉史》的第136页主要介绍了汉朝四郡的设立,而对于王莽东北亚的民族政策方面基本上没有论述。(钱穆:《秦汉史》,北京: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第424——423页介绍了武帝时期对于东北的经营,并且重要的是从考古学角度阐释了文化的交流融合。

秦汉断代史方面这主要以吕思勉、翦伯赞、钱穆、林剑鸣先生的《秦汉史》为代表。此外个人认为涉及本主题的研究著作还有朴灿奎的《<三国志·高丽传>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第一章《王莽朝记事考》认为当时存在着两个高句丽,一个是在汉朝玄菟郡境内的高句丽,另一个是高句丽王国;而与王莽新朝发生关系的是玄菟郡境内的高句丽,又叫渄流国,它的统治者被汉朝封为高句丽侯。

西汉乃至新朝依靠他对东北的一部分句丽人进行统治。因此王莽传中的高句丽侯驺主要是指高句丽县侯,与朱蒙建立的高句丽王国是两回事。这种看法有其创新处,但也有其漏洞,因此被许多学者批评。比如曹德全的《高句丽探微》(香港:中华国际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第124页进行了考证认为王莽时期高句丽就是高丽王国,所斩的是高句丽王国的统治者驺而不是延丕。

李大龙的《两汉边吏与边政》的第二章《王莽的边政改革及评价》对于王莽民族政策进行了分期论述,首先是摄政期间通过收买贿赂等政策达到四夷宾服的目的,从而为新代汉积累政治基础。其次是新朝建立后,主要介绍了在继续行贿的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执行了以夷制夷、武力征服、诛杀叛首、威慑边疆各族的政策。

相关推荐:

吃了它(粑粑)我们就是好朋友

苏联

毛泽东

他是满清真正的中国皇帝,身为满人却为中国前途和慈禧斗了一辈子

我爱学习网微信
我爱学习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