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洪秀全的梦和梦想

发布时间:2017-08-18 栏目:专题 投稿:贪玩的菠萝

提及晚清,近些年来,史学家更愿意将研究的重点放在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上,而对太平天国的研究性专著少之又少。在对待太平天国的态度上,民国时期大体上将其视为叛乱,但是无论是孙中山还是蒋介石、毛主席都希望从太平天国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因此革命者尤其是中共也称太平天国为“革命”。现代意义上的“起义”也来自于太平天国,黄花岗起义以及后来中共领导的武昌起义、秋收起义等,都是在继承这一称呼。新中国成立后,对太平天国的认知则完全变成了一场“农民革命”,而且是一场失败的、带有悲剧色彩的”农民“革命”,因此之后也出版了很多相关的历史著作,对太平天国的研究兴起了一道道热潮。改革开放之后,“革命”这个词渐渐被“改革”取代,因而关于太平天国的研究开始退潮退热。

在西方国家,近几年有两本书大热,一本是史景迁的《太平天国》,一本是其弟子裴士锋的《天国之秋》。这两本书翻译成汉语之后,也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尤其是《天国之秋》,更是成为前年的畅销书。《太平天国》相当于一本科普书籍,史景迁以一贯的“只陈述事实,而不发表意见”的写作作风完成了这本著作,基本满足了西方读者对这段历史的需求。而《天国之秋》,则将太平天国视为十九世纪中国的“内战”,并将中国的这场内战与几乎同时期开始的美国内战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分析了两者之间隐秘的联系和英国对内战格局的左右。这两部作品各有各的特色,但是毕竟是外国史学家写的,鉴于史料和史事的缺乏,导致写作的内容不够完整,读者从中只能够大体上了解太平天国历史的框架。中国也有一些作品提及了太平天国但是只提出了一小部分新观点而没有深入研究,比如秦晖的《走出帝制》、邢超的《失稳的帝国》等等。以上大体是太平天国研究的现状。笔者这个话题感兴趣已经有很多年,在学生时代开始,“天王”、“翼王”等称呼就对笔者产生极大的震撼,笔者将他们视为英雄。大学期间,笔者开始真正接触曾国藩,之后太平天国的认识开始有了转变。

关于这场战争,孰对孰错,现在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一方面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另一方面,所谓的太平军也对江南地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我们不能否认太平天国对美好社会理想的追求,但是也不能过分夸大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尤其是现在回过头来看待太平天国运动造成了中国人口锐减的事实。我们也不能过分诋毁曾国藩对太平天国的镇压,因为从曾国藩的角度来说,剿灭叛乱、维护国家统一是天经地义的事,过去是如此,现在还是如此;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分赞誉曾国藩,因为这位被成为“曾剃头”的战争狂人,也对包括起义军在内的大批国民进行了屠戮,尽管他一向被视为“儒家”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笔者在参考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之后,企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太平天国和真实的、垂暮的大清王朝。

提及这场战争,我们得从洪秀全说起,从洪秀全的梦和梦想说起。

洪秀全原名仁坤,小名火秀,家住官禄㘵,几代都以务农为生。洪秀全小时候很聪明,读书也勤奋,家中都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可以考上个进士,光宗耀祖。他参加童子试,轻轻松松地进入了前十名,但是之后参加府试却屡屡碰壁,一直没有高中。道光十七年,洪秀全二十五岁,他又去了一趟广州参加考试。这一次依然没有成功,但是在这途中,他遇到了一位基督教士,这位基督教士送给他一本《劝世良言》。洪秀全当然没有意识到这本书将改变他的命运,因此只是将它扔在箱子里面,很久都没有读过。

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第四次赴试落第,心中忧愤不已。和大多数中国古代的落魄的文人一样,洪秀全此时也写了一首诗来明志:“龙潜海角恐惊天,暂且偷闲跃在渊。等待风云其聚会,飞黄腾达定乾坤。”如果读者们读过黄巢的那首反诗,就会对这首诗有一个新的认识:“待得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对,这两首诗其实表达的是相同的意思。洪秀全是个读书人,他一定读过黄巢的这首诗,甚至他也可能读过朱元璋后来所写的菊花诗:“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变身就穿黄金甲。”这说明,从这个时候,洪秀全已经心灰意冷,不再希冀做官了。但是要谋反,这个时候还不可能,因为即便他联想到古人(黄巢、朱元璋)会意气大发,产生类似的志向,但是现实的条件完全不具备,所以他也只能想想。

回到家中之后洪秀全大病一场,也很可能是在这次生病的过程中,他闲来无事,读完了在广州时得到的《劝世良言》。总之,这本书对他的影响极大,其作用可能相当于现在的玄幻小说迷惑了一个成绩较差的初中生——初中生对书中的人物和情节信奉不已,甚至觉得自己就是小说中的英雄,在睡觉的时候,做梦的时候,他都会想像自己变成了这样一位大英雄。洪秀全在这段时间大概有相同的感受。这时候他也做了一个梦,他梦到魂魄进入了天堂,受到了一个卷发黑袍的老人的嘱托:“吾召秀全来此,令尔知天下人尽是我生我教,食我食,衣我衣,眼见耳闻,皆我所创造。无一人知恩谢恩,反认木石偶像之恩,世人何无心一至于此?尔切勿效之!”这个老人对洪秀全说,世界都是我创造的,但是没有一个人知道感谢,反而去感谢树木和石头一样的偶像,你不要学他们啊!老人说话的时候用的还是哭腔,甚为凄惨,说完之后给他一把宝剑,然后放他走了。这个梦结束之后他又梦到一只龙和一只虎。他恐怕是受到了惊吓,吓醒了,心有余悸,然后对父母兄长说:我恐怕快要死了,谢谢你们的养育。等天亮的时候奇迹发生了,据说有鸟过来吟诗祝福,之后阳光透过窗户照射进去,洪秀全突然大病痊愈。

醒来的洪秀全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他对父兄说他是“天父上帝真命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斩妖除魔,扫清大千世界。之后家人在他的卧室门缝里发现一张纸条,上面用红色的墨迹写着“天王大道君王全:七个大字。在此之后洪秀全称自己是“天子”、“太平真主”、“真命天子”“人王”等等。周围的人很多都以为他疯了,以为他因为名落孙山过度悲伤,终于承受不住疯掉了,但是也不完全是如此,有些人觉得蹊跷,有些人觉得好像他确实天命不凡,甚至有些人好像还很相信他,这些人中,就包括冯云山——洪秀全最坚定的支持者。洪秀全疯疯癫癫,没有人知道他的葫芦里面到底卖什么药。但是洪秀全心里明白,在这个愚昧的地方,只要处置得当,会有人信奉他和他的“劝世良言”。于是,他和冯云山决定去传教。

在这里我们首先产生的疑惑可能就是,洪秀全到底有没有做关于上帝的梦?应该是做了,因为一个痴迷于玄幻小说、成绩很差的初中生来说,做一个英雄梦是很正常的。成绩不行,只能看小说,看小说导致成绩更差,但是他却乐在其中,达到忘我的境界。但是之后他所做的梦呢?之后所做的梦就不一定是真的了。在太平天国快灭亡的时候,洪秀全梦到了上帝给他搬救兵,洪秀全也根据这个梦反复对下属说会有天兵天将来救他们。对于这件事,史学家和学者大抵有两种看法:第一,洪秀全此时已经疯了,他神志不清才说出这样的胡话;第二,洪秀全是为了激励将士们继续战斗,因为如果洪秀全都绝望了,那太平天国的将士们会溃散地更快。但是笔者认为,还有另一种可能。

我在这里再举一个例子:一名高中生再一次考试中作弊,考到了前十名。同学们都说他是抄的,可是他不承认,于是他决定证明自己不是抄的,自己有实力考到前十名。之后这位学生在学习上稍微有点努力了,不知道是不是运气,后面他确实没有抄却考到了前十五。虽然没有进前十,但是那些曾经认为他不行的人现在开始慢慢有点相信他的实力了。之后他树立了信心,终于凭借努力考进了前十。可是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学渣啊,能考这么好是不是有点运气?他开始到处跟别人说,这都是运气,运气好所以考得好。后面考试他一直都保持很好的成绩。

没有发现其中的蹊跷?对,他把“信心”当成了“运气”。洪秀全大概就是如此,他做那个梦开始,一直造反、转战、定都,一切都来得太顺。他难道不知道除了第一个梦后面的都是假的吗?他知道,可是他实在太顺了,导致他真的以为是上天在帮助他,久而久之,这种观念开始根深蒂固。

笔者这个判断有一条依据:洪仁玕在《英杰归真》以及在被抓后的状词中说“天父暗置一硃书在燕寝门楣中,披云此七字。”哪七个字?就是“天王大道君王全”这七个字。从这里我们可以得知,在洪秀全做完第一个梦之后,就是开始故弄玄虚了。之后的种种巧合、种种谶语、种种暗示,恐怕都是洪秀全亲自或间接操刀的假象了。

在英国博物馆中有一些太平天国时期的题诗,其中有一首是他四十二岁时写的,叫做“花县水口庙题诗”,其中有一句“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乐如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洪秀全已经渐渐开始有假借异梦以图飞龙在天的大计划。他自称太平天子,大概也是有了学汉高祖斩白蛇起义的意思了。是什么支撑他产生这样的梦想?因为开始的那个梦

因为个梦洪秀全开始塑造自己的梦想,然后企图一步一步地,让它变成现实。但是仅仅依靠这点虚幻的东西还不够,因为他们需要群众的支持、得力干将的辅佐。于是,新的人物、新的行动,都开始了。

作者简介:郭去疾,微信公众号“紫菀读书”的创办者,人称紫菀君,热爱阅读,嗜书如命,有买书癖、读书癖、藏书癖,擅长书评和历史文章写作,文风和观点冷峻老练,理性而不偏激,合理而不狭隘。本篇文章是作者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作品《天国与天朝》的第一篇,后面的篇章会不定期更新。

相关推荐:

宝塔茶

“土族花儿”的艺术特征与传播文化

马爹利历史来源 关于马爹利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咖喱鱼焗饭 美味去腥

袁世凯为什么要葬在河南省最北部的安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