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已经无力回天,明朝末期的军队糜烂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发布时间:2017-08-18 栏目:专题 投稿:深情的菠萝

明朝曾经创造了辉煌,明朝军队也曾出现过北伐残元的盛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军队战斗力在不断地下降。有的说法将明朝军队一直保持着战斗力,这个方向是不正确的。永乐皇帝朱棣是一位著名的马上皇帝,他在统军征战时明显感觉出来自己晚年的部队已经不如洪武时期强悍了,毕竟经历的战争强度不同。到了明朝末期明朝军队一败再败,虽然其中有将领指挥失误和皇帝判断的错误,但明朝军队已经极度糜烂这是不争的事实。

一、卫所军成为了农民军队的空额情况严重

早在朱元璋时期,由于经过长期的战争,人口减少,田地荒芜,而明朝为了与草原上的北元政权长期作战,不得不维持着庞大的军队但是此时农民们的负担非常的重,朱元璋也是民间出身,他深知作为一个农民有多难。经过各方面的考虑,朱元璋在全国推行了卫所制度,士兵们三分之一战备执勤,三分之二进行耕地种田。朱元璋曾得意洋洋的对群臣说“朕养兵百万而不费民间一丝一毫”,事实证明在朱元璋时期此言不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卫所军的战斗力也在不断下降,尤其是没有经历过战火的南方地区。此时的卫所军已经农民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仅仅是穿了身军装而已。北方的卫所军虽然情况稍好,但是也强不到哪去。

同时另一个问题也非常严重,那就是将领吃空额的问题。由于明朝对文武官员的工资标准定得都非常低,只是很多官员不得不贪污。文官们想弄钱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他们直接管理老百姓,通过各种渠道都能压榨商人和农民。而武官就不行了,他们只管辖军队,这就造成了他们根本就无处发财的困境。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他们通常会瞒报士兵的数额。例如明朝一个卫的标准编制是5600人,但是在实际上人数最多一半,在江南一些地区一个卫的实际人数只有1000多人。在明朝中后期,倭寇肆虐东南,除了明朝军队战斗力下降以外,兵源不足也是很大的问题。明朝的东南地区账面的军队总数超过30万,但实际上只有7、8万人的样子。最后是戚继光和俞大猷等名将重新训练军队,才压制住了倭寇的势头。

二、地方豪强大量侵占军队土地,士兵装备质量低劣

明朝的土地制度是将民田和军田分开的,军队有自己的耕地来保证自己的后勤补给。这项措施在明朝的前期做得不错,但是到了后期越来越走样。将领开始和地方豪强联合侵占军队的土地,这就造成了很多军户在实际生活中成了佃户,将领们变相成了地主。在电影《大明劫》中的情况是真实的,在明朝末期那种将领侵占耕地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就造成了军队的后勤不足,只能向本就不富裕的朝廷去要。再者大量的军户逃亡,甚至出现了军队哗变。明朝末期李自成的起义军中,有很多哗变投降的明军士兵

同时将领和朝中官员进行勾结,在士兵作战装备上做起了文章。明朝军队大量装备火器,并且水平还相当的先进,这是事实。但是如果士兵们那么有问题的火器上战场情况会如何呢?在明朝后期与蒙古、后金的战争中,明军火器多次出现不争气的表现,由于当时的火器操作还没有现在那么便利,再加之火器本身出现的性能问题,造成了明军眼睁睁看着对象的骑兵冲过来。当时明朝军队装备的火器合格率在最优秀的部队也只有70%,一些战斗力较差的部队只有30%——40%。这和明朝军工制造部门偷工减料脱不了干系,虽然明朝士兵也奋力死战、一心为国,但拿着不能发射的火器与敌军作战,还不如钢刀和长枪好使。

三、私兵的出现和统军将领的嚣张跋扈

由于士兵战斗力普遍下降,但将领们也需要一些小的战功,来保证他们的地位不被朝廷罢免。最后大部分将领开始通过养私兵的方式来糊弄朝廷,其实朝廷也是心知肚明,这就达成了一种默契。所谓私兵就是将领士兵中间挑选一些体格强壮的士兵,装备良好的装备和给予不错的待遇,让他们取得一些小的战功了事。这些私兵大改只有整支军队的十分之一左右,如镇守辽东的李成梁能够指挥6万多明军,但是在实际中他只使用它的5000私兵,因为其他士兵战斗力堪忧。注意在这个时候这些私兵效忠的不是大明朝,而是他们的主人。

正因为士兵效忠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在明朝末期将领嚣张跋扈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在西北负责镇压农民军起义的贺人龙部,多次不服从指挥。先后造成了两位三边总督被起义军杀害。最后他遇到了牛人孙传庭,孙传庭到了陕西的第一件事就是宰了这个坑爹的贺人龙。北京城破以后,手握兵权的各地将领开始和南明朝廷讨价还价,颇有点唐朝藩镇的味道。到了清军南下以后,江淮四镇中的三镇在没有经过任何战斗的情况下投降,镇守武昌的左军也向清军投降。此时南下的清军只有11万人,其中还包括一些投降的明军,而南明方面投降的军队数量达到了27.6万人,而且是不战而降。军队糜烂到这个地步,谁又能力挽狂澜呢?

相关推荐:

瑞安方言俗语释义

傣族的聚居地主要是哪里?傣族风土人情介绍

六堡茶制造有什么步骤?六堡茶制造工艺简介

永乐年间,一位大才子只说了三个字,就决定了太子人选

福星侃史:他们靠刑讯逼供升官,也因刑讯逼供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