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清朝末年男子在路边编辫子,排成一排颇为壮观

发布时间:2017-08-20 栏目:专题 投稿:香蕉棉花糖

清末街头一排剃发、编辫子的摊位。这些照片拍摄于1900年前后。清兵入关后,开始推行满人的结辫方式,即“半薙半留”的薙发制度。1645年,顺治发布上谕,宣布:“今者天下一家,岂容违异?自今以后,京师内外,限旬日尽令薙发”。

汉人最初无法接受薙发制度。《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而且,男子长发也是忠于明朝的象征。于是,清初就有了“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说法。

剃头令”的颁布,催生了剃头业这一新兴产业。随着汉人抵抗意志的逐渐消磨,对清朝统治的接受,剃头业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行业。

走街串巷的剃头匠们挑一副挑子,一头是火罐,上面的铜盆盛着热水;另一头是长方形的小柜子,小抽屉里放着剃刀、梳子等工具,放在地上便是顾客的坐凳。

作为一名剃头匠,需要掌握多种技能,诸如梳梳发、剃剃头、编编辫子、刮刮脸、剔清眼等。有的还会捏、拿、捶、按等按摩术。

对于清朝普通的百姓来说,是不可能经常护理发辫的,因此辫子不可能光滑挺直,所以常焦黄凌乱扭曲,又因劳作需要,常将发辫盘于头顶以免碍事。

一群大人、孩子聚在剃头摊周围。

一个儿童在洗头、剃发。民国时期,政府为剪辫子做了20多年努力。直到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下发《禁蓄发辫条例》,以严厉措辞、严厉处罚要求蓄辫男子减掉。

大院门前有一排剃头摊。

北京的冬日,太阳底下,一群人聚在一个剃头摊周围闲谈。【更多精彩影像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小历史”(microhistory)】

相关推荐:

讲堂规约

合肥举办传统文化迎清明活动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瑶族节日开耕节有什么风俗?开耕节习俗简介

当代中国的啤酒工业

1946年美国大兵和日本情人的日常,是真爱还是性慰劳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