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二战中的一个小国被苏联的70万大军进攻,竟然不亡国

发布时间:2017-08-22 栏目:专题 投稿:靓丽的蛋挞

在二战时期曾经有这样一个小国,全国人口只有200万,国家军队更是少的可怜,只有区区3万人。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却能击溃苏联的70多万大军,其中27万苏军阵亡。当时苏联全国的总兵力将近500万,是这个国家的总人口的2.5倍。这个国家就是芬兰,那么芬兰究竟靠怎样的策略终究打败了70多万苏联军队

一、芬兰独立以后,和英法德等国同时交好

沙俄这个国家侵略成性,它的所有邻国都和其发生过战争战争的起因就是沙俄的侵略。中国在清朝时期也曾与沙俄恶战,结果先后被割走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芬兰这个国家原本是北欧一个独立的小国,在清朝嘉庆皇帝在位时期被沙俄侵占。芬兰沙俄统治了一百多年,但是芬兰人一直在等待机会寻求国家独立。1914年机会终于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沙俄在与德国的较量中损失很大,从而激起了革命运动。1917年沙俄国内发生了十月革命,布尔什维克掌握了俄国的政权。西方国家组成了干涉军,一同进攻苏俄。在这段时间里,芬兰抓住了机会趁机独立。

独立之后的芬兰为了防止苏联再次侵略,立刻倒向了西方阵营。在20年代初期,派出军队加入了各国干涉联军。但是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干涉俄国革命的军事行动最终失败。芬兰也只能加紧备战,防止苏联的反击。此时的苏联国力十分虚弱,根本无力发动战争,因此苏联选择了对西方求和。芬兰这个国家外交策略十分灵活,在与苏联讲和以后,芬兰保持了和英法两国的良好关系。由于芬兰处于抗击苏联的最前线,因此英国还援助了芬兰大量的军事装备。苏联虽然对芬兰还有意思,但是芬兰有英法两国做后盾。斯大林的胆子再大,也不敢同时得罪英法两国。毕竟在当时的欧洲,苏联基本上被欧洲各国所孤立。

二、芬兰歼灭了27万苏联军队

在30年代后期,纳粹德国逐渐重新崛起。希特勒先后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法克,并且开始干预西班牙内战。苏联并不想与德国发生战争,斯大林希望德国战争的枪口对准英法两国。在经过一系列秘密会谈之后,纳粹德国苏联签订了20世纪最臭名昭著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根据这个条约的规定,苏联德国在西欧和中欧的行为保持中立,而德国承认东欧和北欧是苏联的势力范围。根据这个条约,1939年9月,德国开始进攻波兰。苏联也派出了110万军队从东部夹击波兰,不到一个月波兰灭亡。在德国横扫法国、比利时、荷兰的国家的时候,苏联也没有闲着。苏联向北欧国家发起了进攻,其中就包括小国芬兰

芬兰这个国家全国总人口为205万,全国的军队总数也只有区区3万人。而苏联起初进攻芬兰军队超过30万,但是这些苏联军队芬兰的国境都没进去就被打的一败涂地。斯大林勃然大怒,又先后向芬兰战场派遣了40多万军队,这使苏军的总数超过70万。芬兰军队人数太少,无法与苏军正面较量,但是芬兰可以采用游击战。不得不说,芬兰的游击战水平可能比中国还高。3万芬兰军队化整为零,依靠雪橇和驯鹿四处袭击苏军芬兰的冬天温度有零下40多度,苏军快被冻成狗了。由于到处是积雪和丛林,苏军的坦克和装甲车辆根本无法施展。在与芬兰半年的战争中,芬兰共歼灭苏军27万。希特勒看到苏联军队这个德行,更加肆无忌惮的进攻苏联

三、芬兰显示出了小国的智慧

芬兰虽然打败了苏军但是由于苏军人多势众,最终还是侵占了芬兰的部分领土。1941年,横扫欧洲大陆的希特勒放弃进攻英国的计划,转而全力进攻苏联苏联没有任何防备,在开战的一个月内超过300万苏军德国歼灭。芬兰也趁机向盘踞在自己国土内的苏军发起反击,仅仅用了7天时间就将苏军赶出国境。希特勒几次派遣特使,请芬兰从北面夹攻苏联芬兰这个国家虽然小,但是芬兰人十分精明。大国之间的战争小国玩不起,也不敢参与。大国败了,经过30年发展又是一个强国。但是芬兰输不起,芬兰一旦战争失败就意味着亡国。所以芬兰拒绝了希特勒的邀请,芬兰军队死死守住自己的国境线,没有向苏联发动任何进攻

德国闪击战的战术对于那些没有战略纵深的国家是十分有效的,但是对付苏联、中国这样的大国就完全失去作用了。苏联利用几乎无限的人力把德军的有生力量消耗的干干净净。1945年5月,在英法美和苏联两面夹击之下,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此时芬兰的外交十分灵活,它再次倒向了英法美等国家芬兰只是和苏联发生了战争,和西欧各国没有任何冲突。在加上芬兰位于抗击苏联的前线,美国需要芬兰。因此经管斯大林一再要求把芬兰作为战败国处理,但是英美等国总是一口回绝,这让苏联无可奈何。苏联老兵曾经回忆说“苏芬战争时期,15个苏联人才能换一个芬兰人的命。”

相关推荐:

黑龙江方言有什么词语?黑龙江方言集合

枣庄方言笑话之小明来枣庄了

关于教师节祝福诗歌有哪些_万年历

傩戏的由来解说 民间祭祀的升华

60年之内,苏联究竟发生了什么,以至于2500万人脱离东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