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毛主席画一线加半圆题名“半壁见海日”这是绘画试卷,多少分?

发布时间:2017-08-23 栏目:专题 投稿:美满的小天鹅

毛泽东未正式上过大学,也未出国留过学,1913年,19岁的毛泽东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学习,这是他的最高学历。

多年以后,当毛泽东回忆起在第一师范的日子时,他说;“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的基础,一师是个好学校。”他还说;“我在第一师范学校读了近五年的书……我在这里度过的生活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我的政治思想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我也是在这里,获得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的。”

青年毛泽东来到长沙后,他也不知道要去哪所学校,先后缴纳过五六次报名费,也没打定主意究竟要上哪个。家里又断了对他的经济供给,他的生活十分拮据。这时,他看到一所师范学校的招生广告,该校招收免费的师范生。免除学费,食宿费用低廉,这让处于窘迫中的毛泽东可以解燃眉之急,于是他便考入了这所学校

这所学校便是当时的第四师范学校,1914年初,四师与一师合并,一时该校人才济济,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人都是这批学生中的英才。

这所学校给每个新生发了一套蓝色的毛制校服,这件校服毛穿了许多年,直到校服褪了色,磨出了洞还在穿。此外,毛经常穿一件灰色的布制学生长袍,冬天在长袍里再加一件旧式的夹克衫,一年四季都穿一条肥大的布裤。夏天他常不穿袜子,布鞋也是常裂着口子。他经常盖一床很粗糙的蓝色棉被,被里的棉花又旧又硬。”迪克•威尔逊在《毛泽东》一书中这样写道。

毛泽东说:“这所学校有许多规则,我只赞成其中的极少数。”毛泽东认为一师当时开设的课程是杂摊货,部分课程严重背离了当时社会亟需的经世致用之道,他觉得着这简直就是误人子弟。

毛泽东对于不喜欢的课程干脆来个利索的不费那个功夫,如静物写生和自然科学还有数学方面的课程毛泽东感觉枯燥乏味毫不理会,甘愿得零分。

静物写生课上,他随便画了一条直线,上面又加上了一个半圆,题名“半壁见海日”。绘画考试时,他在试卷上潦草地画了个椭圆,题名“鸡蛋”,然后就离开了教室。数学考试时他甚至都不去参加。

他的眼中学以致用的真才实学才是最有用的。他不以分数为学习目的,不做分数的奴隶,全然没把文凭放在眼中。

毛泽东这样说:“我们求学不是没有目的的,我们的目的在于改造社会。我们求学是求实现这个目的的学问。”

毛泽东在不喜欢自然科学课上,他就把教材立在书桌前,而在下面如饥似渴地品尝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他的学习兴趣主要在社会科学,而非自然科学。他把主攻方向定在了文、史、哲的研读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哲学是枯燥无味的,多数同学把哲学课视为睡觉课。然而毛泽东却在课堂上听得津津有味,格外专心。这些他喜欢的课程,他学得津津有味而且有独到见解,常得100分。

第一师范毛泽东学习的很刻苦,每天的学习计划都排的满满。他犹爱读报纸,往往一读就是几个钟头。当时同学们都知道,如果有事要想找毛泽东,要么在运动场,要么在自习室,要么在阅报室。

为了读的过瘾,他自己订阅一份,他读报关注最多的是国内国外的政治、军事、外交新闻。有时他会一手是报纸,另一手是中国地图或世界地图,每逢一些不熟悉的地名、山川、河流,他就随手查阅图册。正是这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使毛泽东成了“地理通”。同学们任意提出一个地名,毛泽东便能清楚而迅速的说出它属于哪个省,在哪个县,周围有哪些地理事物。毛泽东第一师范所受的教益主要来自道德哲学和报纸——这是他持续终生的两个爱好。

毛泽东写了热情洋溢自由文风的文章,但是,国文教员袁大胡子却说,毛泽东在自己每篇文章的最后都标上日期,是傲慢自大。有一次,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将毛泽东写有日期的那一页文章撕掉了。毛泽东抓住袁的胳膊,要拉他到校长办公室去“评理”。

22年后,毛泽东对埃德加•斯诺说:“多亏袁大胡子,今天如果需要的话,我仍能写出一篇过得去的古文。”

毛泽东的道德楷模是杨昌济,他对杨先生的伦理学课程有浓厚的兴趣,他的一篇充满激情的文章得到了一个学校里从未出现过的分数:100+5分。

后来,毛泽东和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结婚,杨昌济作为老师、朋友、岳父,他对毛泽东的影响是别人无法相比的。

从1915年起,毛泽东已经是第一师范学友会中一名出色的组织者。最后一年,毛泽东一个行动显露了他的自信,也是他政治抱负的第一次表现。他后来回忆说:“有一天我在长沙一家报纸上登了一个启事,邀请有志于爱国工作的青年同我联系。我指明要结交坚强刚毅、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青年。”

1918年6月,毛泽东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王伟 微信328756562)

相关推荐:

世间上争执的烦恼,和乐的安静,原是各人自找的

东乡族的民居有什么特点?东乡族的建筑

西藏土话—山南民间谚语其他谚语(二)

北京方言笑话—北京话笑话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正确的读法居然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