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清朝十二帝无一庸帝,而明朝都是昏君吗?

发布时间:2017-08-28 栏目:专题 投稿:优秀的摩托

袁腾飞老师在早期讲课的时候曾经说过:中国历史上名君比较集中的朝代就是清朝,除了同治皇帝差点儿,都还可以。像明朝一个赛着一个混蛋。皇帝开国的都不错,到二世没准还能凑合点儿,守成还行,到三世这帮人,生于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整天与阉竖为伍,你想想他除了“下面没有了”的笑话还能了解什么东西。

袁腾飞《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一书第六章《最后一个汉王朝》中关于明朝的一些批评言论:

这个明朝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276年里有121年皇帝不上朝,上朝也不干好事。你看那朱元璋就不干好事,一个典型的暴君。他即帝位,就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寒酸的皇帝。刘邦在前朝好歹还是街道居委会治保主任,还是奥运会志愿者,领一帮老太太还能干这个干那个呢。你说朱元璋他是个什么东西?乞丐,要饭的,皇觉寺出家为僧,让他化缘。中国和尚是不化缘的,你什么时候见过中国和尚化缘?化缘的全是骗子。

有兴趣的人可以找到这本书看看。目前持此观点的人很多,那就是:清朝皇帝没有一个皇帝,而明朝皇帝都是混蛋、昏君

这就引发了我们一个问题,皇帝很勤劳不是昏君真的好吗?每个朝代都像清朝那样勤勤恳恳中国就会进步?老百姓就会过好日子吗?其实不然。

清朝皇帝为什么看上去没有昏君?注意,是看上去,明朝并不是没有昏君,只是清朝的教条式管理限制了他们的昏庸,而且清朝皇帝自乾隆以后,勤勉也没能把国家治理好,当然这里有时代背景和民族背景,我们不去多说。

那么,清朝为什么看上去没有昏君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1、清朝皇子教育制度非常严格。。每位皇子每天从早上五点开始到晚上睡觉都有一连串的学习。每年也只有两天的假期而已。我说这个制度非常严格。是因为即使是皇帝自己。也无法改变这个制度。为任何王子开后门偷懒。

2、采用传位密诏形式确立继任皇帝。使皇子间的竞争一直到最后时刻。既减少了传位既失误,也使皇子登上王位时格外珍惜这个运用最高权力的机会。简单来说。他们是竞争上岗的!!!

3、皇子在竞争王位过程中。都会任职在各部门处理政务。正所谓实践中见真知。。其政才高下就很难造假了。而且,王子们在长期的政务实践中,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治国的理念和愿景。所以当他们登上王位的时候,他们都是带着对自己功业的美好理想去工作的。

但是客观条件是存在的,并不是清朝每个皇帝都是牛人,也有很多庸人,也有很多不适合当皇帝的,不过他争上了,或者说刚好到他了,所以他会比较勤勉,看上去不是昏君。况且到了最后由于近亲结婚,清朝皇帝生儿子都 很难,怎么能保证皇帝的智商呢?

另外一点,昏君明君是谁对皇帝的要求?昏君是古代对无道的君主的贬称,一般而言,他们昏聩不明、荒淫无道,对国家和民众犯下了许多罪行。 比如纣王、秦二世等等。也借以批判昏昧误国之王侯,如江南靖士《屈原》诗:“浩气干霄汉,沉湘忠佞分。材堪佐明主,无计事昏君。"

也就是清朝皇帝确实勤勤恳恳,但是并不代表不是昏君国家就不好,而且昏君明君是在封建专制制度上进行评价的,我们是否可以换个角度来看?对国家进步有促进的是否可以叫明君呢?

从整体来看,其实明朝皇帝好像都不那么好,正如袁腾飞老师说的,廷杖大臣,设立厂卫,炼丹,不务正业,有很多皇帝多年不上朝,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晚明的时候依然打赢了万里三大征,科举技术、工商业、海外贸易全面发展,我想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的日子不会太差吧。在崇祯时期,由于遇到了小冰河时期造成了饥荒,这个也是天灾还有人祸造成的。崇祯皇帝是很多人比较推崇的,说他勤于朝政,是明朝皇帝中除了太祖朱元璋之外最勤奋的,结果呢?也是把国家搞的越来越糟,因为你作为一个皇子成长,不能和在政治斗争中成长起来的达成相比的。

反观清朝,确实没有特务组织,也没有廷杖大臣,但是让家最推崇的三个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却大兴文字狱,对思想进行压制,我想问的是,相对于肉体的疼痛,思想上的控制和扭曲是不是更加让人痛苦,明朝的大臣挨了廷杖以后就出名了,敢于直谏的表现,但是清朝却出现了万马齐喑的状况。

好的皇帝必须开明,皇帝不能随心所欲,要受到文官们的监督,这样无疑对治国是有好处的。而相反的情况下,皇权一家独大,大臣全变成奴才,皇帝金口玉言出口成宪,而臣子丝毫不敢反抗,最终表面上一团和气,实际上国家就这样慢慢的败坏了。

最后,明朝的制度是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的,只是遇到了天灾人祸,才灭亡的,最后,我也不想多说,反正我是不推崇明君政治,把国家寄托给不知道是不是明君的身上,本身就是一种不合理。对于以上的明朝明君清朝昏君我是不赞成的。当然我们不能以现在的要求苛责古人,但是既然是讨论嘛,要把这个事情分析好,你们说对吗?

欢迎关注历史百家争鸣微信公众号:ihxory,跟我们一起探讨过去那些事,本文为历史百家争鸣鲁速原创综编,部分资料来自网络。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推荐:

成刚法师:佛教徒为什么不吃荤腥?

河南信阳骂人的话

详解:肉孜节的由来与传说

这画面太美 :放开我的女神,收起你邪恶的眼神

炮击金门:毛主席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