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1894年,面对区区7万多日军,30万清军为何会大败亏输?

发布时间:2017-09-03 栏目:专题 投稿:谨慎的手机

1894年的甲午战争应该属于中国永远的痛,而且至今都没有完全愈合。很多人都知道黄海大战,也就是北洋水师日本海军的较量。其实海军的厮杀只是这场战争的一部分,真正的决定性战役全部爆发在陆地战场。但是很不幸,在陆地爆发的所有战役均已清军的失败而结束。客观的说,海战打得是比较出彩的,而陆地战场差得远。最重要是是清军在名义上出动了30多万军队,而日军只有7万。但是最后的战争为什么会打得那么稀巴烂呢?

一、清军训练严重不足,大部分士兵甚至不会射击

自从二次鸦片战争被西方军队暴打之后,清朝开始了那场声势浩大的洋务运动。首先就是仿制西方武器,清朝自己制造的枪炮虽然与西方相比还有差距,但是却远远强于日本。还有就是派出大量的留学生出国学习,当时的留学生很有节操,绝大多数选择了回国。还有就是训练新式军队,那种传统的绿营兵必须接受全面的改革。到了甲午战争爆发之前,很多清军部队都装备了火枪。从表面上看,还真有那么一点大清中兴的样子,但是这仅仅是花架子而已。客观的说,在海军装备上,日军略胜于北洋水师但是陆军装备上,清军却略胜于日军,正好出现了相反的局面。但是战争中,清朝陆军的表现远远不如海军,甚至是一败再败。这最大的问题就是士兵的训练不足。

优秀的射手都是靠子弹喂出来的,但是清朝没有这个财力。大部分军队仅仅装备了步枪,但是子弹很少。有些军队的将领甚至命令士兵们额外再携带上弓箭,因为有时步枪还真没有弓箭好使。参加甲午战争清军部队中,有着一部分军队还像打仗的样子,而其他的军队根本就是在打酱油。这些表现还可以的军队都是李鸿章淮军的老底子,这些军队接受过一些训练,所以在战场上的表现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其他的部队就差得远了,日本进攻时,只听见清军阵地上枪声大作。但几乎没有日军倒地,原来很多士兵只会开枪,但不会瞄准。从现在的资料来看,清朝陆军部队没有学习那种西方军队统一的射击方法。而很不幸,日军学了,在战场上不败才怪。

二、清军部队缺额严重不足,尤其是绿营兵

为了与日本开战,愤青皇帝光绪命令各路军队集结,在清朝方面看看,消灭日本这个弹丸小国没有任何的问题。但是在忽视军队素质的同时,他们也忽视了军队的实际人数。当时李鸿章的老淮军也无法做到100%的齐编满员,其他的军队就更不用说了。在争夺辽东半岛的战斗中,黑龙江地区的军队奉命增援。这支部队在账面上的编制超过5000人,但是到了战场以后,前线的指挥官宋庆目测这支军队最多1500人。宋庆是百战之余的老将了,人数的多少他还是看得出来的。最后统军将领承认他的军队实际上只有1300多人,而且这种情况在清军内部绝不是少数。由于太平日久,吃空额的情况一再扩大,而且是越是没有战事的省份越严重。

在前线的战事吃紧之后,光绪皇帝命令北方各省再次派兵增援。清朝在名义上出动的军队数量超过了30万,但是这仅仅是账面数量。根据计算,实际数字连15万都不到。不过日军的比例更少,日军的总兵力只有7万多人。清军仍是日军的两倍左右,但是两军的训练水平差异很大。日本陆军和海军一样全部接受了西方化的训练,后来在日本赫赫有名的陆军士官学校就是在西方军事学的基础上一步步成立的。清朝方面却仅仅是海军接受了西方化的训练陆军基本上还是之前的老样子。所以在维新变法中,光绪皇帝才提出了全面废除绿营、训练新军的命令。袁世凯的北洋六镇就是在庚子战争之后,按照德国的练兵方式组建的。

三、各路军队相互排斥的情况十分明显

当时集结了各路清军部队但是这些军队派系林立,地域性的偏见也十分严重。在这个省的军队日军合围时,另一个是的军队经常是围观的态度。而日本方面的军队没有这方面的问题,思想上的革新才是最重要的。在与日军的反复鏖战中,几乎只有那些老淮军拼尽了全力,他们在为国的同时,也为了他们的李中堂。在北洋水师内包围在刘公岛时,请求山东地区的陆军部队增援。但是直到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山东的陆军部队没有出动一兵一卒。更扯的时期出现了,在日本俘虏北洋水师的战舰中有三艘原属于南洋水师。现在南洋水师方面派人与日军谈判,竟然说:“这是李鸿章和你们日本的事,能不能把军舰还给我们。”这一情况让日本将军们很不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说:“清国人把这场战争看成了李鸿章与日本帝国的战争。”

相关推荐:

换画“红娘”

景谷县正兴镇傣族的“朝仙节” “朝仙”的含义

上海西本愿寺上海别院

西域 汉唐 葡萄香

愤青治国的一系列失误,最终导致宋朝的国祚减少了3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