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换位思考一下,1630年袁承焕的死究竟冤不冤?

发布时间:2017-09-05 栏目:专题 投稿:还单身的机器猫

关于袁承焕杀毛文龙的事情,一直是现在明朝历史爱好者争论的交点之一。明朝的愤青们和当年的一些人也抓住这个理由疯狂的黑袁承焕,那么帝国名将袁承焕真的该杀吗?对于这个问题一直争议非常大,站在大众的角度来思考当然是不该杀,毕竟罪不至死。但如果站在崇祯皇帝的角度来思考的话,那袁承焕必须死。

一、袁承焕和毛文龙的粮饷之争

袁承焕和毛文龙最大的矛盾主要出现在对军饷的分配上。辽东的几次大战失败以后,后金军队几乎占领了整个辽东,大将毛文龙驻守皮岛牵制了后金大量的军队,致使皇太极一直无法全力进攻宁锦一线。袁承焕在1628年想朝廷建议设立东江饷司,并且禁止山东一带的商船出海。从此以后皮岛的一切物资都必须经过宁远的袁承焕点头,才会转运到皮岛之上。而袁毛二人对带上军队的数量存在严重的分歧。

由于商路不同,同时没有山东方面的补给,因此皮岛的由于所需物资全都要仰仗宁远的袁承焕。但让两人不愉快的事情出现了,毛文龙自称在皮岛上有驻军20万(这个数字当然不可能,不过吃点空额也是允许的),兵部一直在和稀泥,他们给朝廷上奏的数字是10万军队,而袁承焕朝廷上报的数字只有2.8万人,并且只按照这个数字给予补给。平心而论,两万多人这个数字是真实的,但是一点情理也不懂,这就是袁承焕的问题了。在明末,将领吃空额的情况十分普遍,毛文龙空额的情况并不是个案。但是袁承焕如果只按照两万多人的标准发放饷银和补给,那他毛文龙可就要穷死了。

二、袁承焕上报的数字也存在水分

文龙空额这是肯定的,包括崇祯皇帝也心知肚明,但是皮岛的驻军数量也不是袁承焕上报的2.8万人。在毛文龙死后,朝廷再次进行了清点,得出的数字是4.3万人,由于明朝的军户是一家同行,所以皮岛上的人口至少有15万人。毛文龙说自己有20万人,虽然吃了空额,但并不算特别的严重,只吃了四分之一。但是袁承焕数字就要命了,如果真按照2.8万人进行补给,那岛上大部分人都会饿死。至于袁承焕为什么要这么做?也很简单,统一全力而已。由于远在皮岛的毛文龙并不怎么听从指挥,所以袁承焕希望利用粮饷的问题遏制毛文龙。只要毛文龙低头,什么都好商量。

可惜毛文龙根本没有和袁承焕达成默契,他选择了不断向朝廷上奏,而且措辞一次比一次激烈,矛头直指袁承焕。鉴于这样的情况,袁承焕亲赴皮岛,请出了崇祯皇帝赏赐的宝剑。虽然皮岛是毛文龙的地盘,但是他不敢反抗,因为袁承焕的利器权威度太高。如果毛文龙敢反抗这就等同于造反,所以毛文龙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被杀了。接受了关外所有指挥权的袁承焕与蒙古部落进行了一些正常的贸易往来,其实也非常简单,就是用明朝的粮食换取蒙古地区的马匹,当时的明军严重缺少战马。这项政策虽然有利于明军战斗力的提高,但是也被朝中的那些文人们抓住了把柄。

三、袁承焕要求绝对的权力

袁承焕的提升非常快,在上任之时曾经向崇祯皇帝表示“五年建部可平”,但是自己需要绝对的权力。袁承焕私自斩杀毛文龙时,崇祯皇帝处于大局考虑忍了。袁承焕提拔赵率教、祖大寿等人为总兵时,崇祯皇帝也同意了。崇祯皇帝之所以要杀袁承焕,是因为他与皇太极的通信。袁承焕与皇太极的通信现在都有史可查,其中不但没有投敌卖国的内容,而且袁承焕还一直在称赞崇祯皇帝圣明,希望皇太极能够和大明议和。

但是北京的崇祯皇帝不相信这些,在崇祯在位的初期他并不想什么以后,崇祯皇帝要的是一鼓作气灭掉后金,将皇太极斩于阙下。而就在崇祯皇帝信心满满的时候,却发现他最信任的将领和皇太极有书信往来,多疑的崇祯皇帝不生气才怪。如果袁承焕真的投敌卖国,那么按照崇祯的性格绝不会只杀他一个人,应该是满门抄斩。但是真正的情况是袁承焕被凌迟处死,而它的家人全部都被流放。至于那个关于两个太监出卖袁承焕的故事,最早出现在满清乾隆时期,这个故事的真实度几乎是零。崇祯皇帝处决袁承焕的圣旨很能说明当时的问题,圣旨中并没有出现投敌卖国的描述,而是以专权和作战不利的罪名处死的。

相关推荐:

匈牙利风俗礼仪

仪态举止

公务员礼仪常识

意大利奇雅酒园的葡萄酒

天津石家大院有什么设计?天津石家大院设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