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你从未听过的背水一战

发布时间:2017-09-07 栏目:专题 投稿:开心的未来

公元前204年,汉军统帅韩信,率军数万,千里奔袭,进攻赵国赵国统帅陈余统兵二十万迎战。陈余放弃对险要地形井陉口的防守,希望在开阔地歼灭韩信部队韩信秘密派出两千骑兵埋伏起来,然后将主力部队背靠河水驻扎,自断退路。赵军攻打韩信,一时不能取胜,于是就投入了全部兵力,力图一战歼灭韩信部队韩信预先埋伏的骑兵看到赵军倾巢而出,就偷偷进入赵军无人看管的大营,将赵军旗帜换成汉军旗帜。赵国士兵见大营里旗帜换了,以为赵军输了,纷纷逃窜。韩信乘势追杀,打垮了赵军,最终在泜水边俘虏了赵王。

这就是脍炙人口的背水一战

后人解说背水一战时,总喜欢用“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个词,认为部队“置之死地”后迸发出的熊熊斗志,是韩信胜利的关键。背水一战真的只是这么简单么?后世模仿韩信的人很多,为什么却没有听说过一个成功的案例呢?

这一场战役,一开始就有一个吊诡的地方——陈余为什么放弃险要的井陉口,选择在开阔地与汉军决战。因为守在险要的地方,虽然可以阻止敌军进攻,却无法歼灭敌军。《孙子兵法》里说,“(井陉口这种地形)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占领了隘口,就只能把士兵填满,等着敌人来攻。韩信来攻打,赵军防御,能消耗敌军多少算多少,韩信觉得损失太大,再打不值得了,自己就撤退了,赵军想把韩信部队歼灭,几乎不可能。但是在开阔地决战就不一样了,赵军兵力多,在开阔地能够顺利展开,充分发挥人数优势,打好了完全可以全歼韩信部队。《孙子兵法》里又说,“其所居易者,利也”,赵军放弃险要地形,选择平坦开阔的地形,一定是这个地形对他有利。

所以说,如果赵军守在井陉口,其目标必然是“守住”,不让韩信打进来;赵军开阔地,其目标必然是“歼灭”,要消灭韩信部队。这两个目标,完成第一个赵国其实就可以接受了,完全没有亏损。第一个目标也比第二个目标容易达到得多,尤其是考虑到韩信千里奔袭,粮草补给是个难题。“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国家不可能一而再向前线运粮食,成本太高,“日费千金”,承担不起,韩信能够获得补给的途径几乎没有。时间是站在赵国这一边的,赵国只要能在井陉口坚持个把月,韩信就没什么可吃了,自己就撤了。如果要完成第二个目标韩信的补给方面的短板就不存在了。虽然赵军可以在开阔地利用人数优势,但是人数优势并不一定带来战斗力优势,韩信部队是百战之师,韩信的水平又是一时无两,赵军的人数优势带来的效果是很不确定的。

陈余放弃攻击韩信一个十分明确而且致命的弱点,企图去攻击他一个并不太明确的弱点;放弃了一个容易达到的目标,希望去完成一个不容易达到的目标陈余之所以选择“歼灭”作为目标,主要考虑到——若是连韩信这点兵都消灭不了,以后其他诸侯还不都来打我!他考虑的是这一场博弈的结果对下一场博弈的影响,这是可以的,因为每一场博弈的结果确实对下一场博弈有影响。但是,首先得保证自己有资本进行下一场博弈。

韩信正是洞悉了陈余目标,才将部队背靠河水驻扎,因为这是一个明显的“错误”,也是陈余一个很好的“机会”。在陈余看来,如果不抓住韩信犯错的机会,在天黑收兵之前,一举消灭对手,哪怕是给韩信造成重创,他都会改正错误,或者逃跑,这种机会就不可能再有了。所以他在用一部分兵力无法消灭韩信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将所有预备队投入了战场,才给了韩信布置的伏兵劫营的机会

韩信来说,这当然也是十分冒险策略。倘若在伏兵劫营之前,他的主力部队抵挡不住陈余的进攻,他的退路是没有的,身穿铠甲的士兵被赶进水里,只能往下沉;不穿铠甲则成为箭靶子。韩信敢于冒险的原因在于,首先,他的兵力比陈余少太多,正儿八经的打,陈余就算用最笨的办法,一个一个韩信也输定了,所以要用非常规手段,既然是非常规手段,风险一定是要承担的;第二,时间也不站在韩信这边,如果不能速胜,韩信的补给问题就会暴露,拖得越久,对韩信越不利。冒险可能会输,不冒险一定会输,冒险就是优选策略,所以韩信才义无反顾地选择冒险

实际上,赵军倾巢而出,也是一种冒险,他全军出动,大营自然就有被偷袭的风险。为什么韩信冒险可以,陈余冒险就不行呢?因为陈余冒险一定不会输,冒险可能会输。不冒险,就是陈余的优选策略,他没有选,被对方抓住了机会,自然就输了。在博弈中,当想要获得一个巨大收益,同时也需要冒很大风险的时候,弱的一方应当倾向于冒险,强的一方则应当倾向于不冒险

陈余之所以在战争中失败,首先是因为高估了己方的实力,导致定下了完成难度略高的目标,然后在战斗中又选择了一个劣选策略,给了韩信偷袭的机会,把本来乐观的局势葬送掉。如果陈余不给韩信机会韩信是不可能胜利的。当然了,韩信实在是高手中的高手,他能从陈余的部署中洞察敌人的目标,从而制定极具针对性的战术、策略韩信在每一次的策略选择上,都能选到优选策略,几乎做到零失误。

为什么后世模仿背水一战的人,统统以失败告终?那是因为,他们错把勇气当做克敌制胜的法宝,他们不知道,要完成“背水一战”这个局,有多困难,除非有像韩信一样水准的将领才能做到,而且还有前提!前提就是,对方要有失误,如果对方根本不给机会,连韩信想要把这一局做好,也是不可能的。

第五大洋:历史百家争鸣特约作者。 1987生于中国青岛,毕业于青岛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取得文学学士学位。现任天津某事业单位助理工程师。业余历史爱好者,信奉美国联邦大法官理查德·a波斯纳为首的法律经济学流派,热衷于使用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历史事件。座右铭:存在不一定合理,存在一定有原因。

相关推荐:

郑板桥的个人润例

俐侎人,一个真实的神话

沧源佤族新米节是什么时候?沧源佤族怎么庆祝新米节?

城市戏楼有什么发展?城市戏楼的演出

傣文字体为表观内容的傣文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