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河南省的东北部蒙古族濮阳苏姓源流

发布时间:2017-09-10 栏目:专题 投稿:专注的棉花糖

在河南省的东北部濮阳市境内生活着一支蒙古族苏姓族人,保留有《蒙古濮阳苏氏族谱》,该谱清楚地记载了蒙古濮阳苏姓的源流,始祖为苏克明,元太祖成吉思汗六世孙,其世系为:元太祖成吉思汗生元监国拖雷,元监国拖雷生元世祖忽必烈,元世祖忽必烈生元镇南王脱欢,元镇南王脱欢生元威顺王宽彻不化,元威顺王宽彻不化生义王和尚(汉名为苏克明)。

义王和尚生元天顺元年(1328年),随父兄居武昌遏制中原,幼习骑射,文武兼备,至正十三年(1353年),奉诏进京为元顺帝侍从,统五卫亲军,至正二十五年秋,因功被封义王,兼统五卫亲军。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闰七月下旬,明军围攻元大都,元大都将破,元顺帝下诏淮王贴木儿不花监国(义王叔父),义王苏克明佑之,同守京师,元顺帝率后妃、太子、太子妃出建国门北奔。八月初,明军攻克京师,监国淮王贴木儿不花等被杀。在京师城破之前,监国淮王贴木儿不花决定自己留下与京师共存亡,为保皇族血脉,命侄儿义王苏克明带领亲属和少数精兵将勇逃离北京,义王苏克明按照叔父的命令,含泪带领亲属南走濮阳马家寨(今濮阳县马呼屯),被明军围困,义王阻击围困之敌,令长子、次子、三子带领亲属突围,待王子和部分亲属安全冲破围困往西逃走后,义王和尚改姓苏,取名苏克明隐居于濮阳

苏姓得姓由来

指草为姓

据史载,苏姓,其祖先本是元朝皇族。至正二十八年明军北伐,元军败退。义王和尚(也就是后来的苏克明)率领亲属逃离,走到濮阳马家寨时,被明军围堵在药材地里,明军发现后,追问其姓名,义王指一指身边的苏子棵(一种药材),言以此草为姓,这才瞒过了明军。这一说法在《郓城县志》有记载:五界首乡苏楼苏氏,原氏蒙族,元末明初,其祖四处奔逃,被明军围在药材地里,追问其姓名,遂指苏子,明军信其言,放行,自此姓苏。

死而复苏,以苏为姓

查苏德彪先生所撰《明朝辖下蒙古苏氏在鄄城的发展》及《元世祖后裔镇南王孙》等文,有义王和尚“死而复苏,以苏为姓”的说法。文章说:义王和尚濮阳后,收集人马,拥兵自保,听到京城失陷,叔父淮王殉难的消息后,义王和尚晕厥倒地,良久方苏。自此,改称苏姓,取汉名克明,意为死而复苏,克明复国。

以旗徽为姓

蒙古人的军旗、军徽,蒙古语称“苏力德”,在明军势盛、兵荒马乱的形势下,义王和尚要躲避明军的追捕,暂时不能称自己是蒙古人,更不能称是皇亲,于是就选一个与“苏力德”的“苏”字为自己的姓氏,取名“克明”,自然含有“克明复元”的意义,以隐约地把“苏克明”三字解释为高举蒙古人军旗、军徽攻克明军,兴复元朝,这些在当时的汉人是不易理解的。

以上三种说法,均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但总而言之是说,义王和尚在京城将陷、情况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携着家眷亲信逃离京城,来到濮阳,选了一个汉姓“苏”作为自己的姓氏,这是蒙古濮阳苏氏姓人代代相传的家族理念和统一认识。

史书方志

关于蒙古濮阳苏氏家族渊源,《曹州府志》则有这样的记载“濮州苏氏,其先本元蒙古之后,至兵部侍郞佑,始以进士起家,官总制,以诗文名海内”。《曹州府志》是清乾隆二十二年(1756年),曹州知府周尚知主持,刘藻撰写。周尚知在《序》称刘藻为“终养里居,精古通今,素为海内矝式”,可看刘藻在《志》中说“其(指苏氏)祠堂藏始祖所用铁槊重百斤,今尚存”。也说明刘藻亲自到蒙古濮阳苏氏宗祠作过考察。

那么,《曹州府志》中的“濮州苏氏,其先本元蒙古之后”是不是义王和尚呢?对此,在《郓城县志》中找到了答案:“五界首乡苏楼苏氏,原系蒙古族,元末明初,其祖四处奔逃,被明军围堵在药材地里,追其姓名,遂指苏子,明军信其言,放行,自此姓苏。”这里的“其祖四处奔逃,”与《元史》中的“京师将破,即先遁,不知所之”正好呼应,表明了“自此姓苏”的五界首乡苏楼苏氏,正是元朝义王和尚之后。从《蒙古濮阳苏氏族谱》可以发现,五界首乡苏楼苏氏,正是蒙古濮阳苏氏的长门长支。

民族文化

濮阳蒙古苏氏族人濮阳生活600余年,居住在汉文化较为发达的中原地区,与周围的汉人和睦相处,密切往来,深受汉文化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在他们心理上,蒙古文化和习惯仍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至今仍保留一些区别于其他民族蒙古族固有文化特征。

实行“族外婚”是蒙古族的古老婚俗,绝对禁止同部落氏族内部通婚。濮阳蒙古苏氏族人一直恪守这一族规,祖辈相传,沿袭至今。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有一王桥村,村内有千余王姓蒙古族人,因其祖先是蒙古濮阳苏氏的后裔,因故改称王姓,他们与蒙古濮阳苏氏宗族从不通婚,更不用说苏姓与苏姓的男女了。

祭祀敖包是草原蒙古人古老的习俗

蒙古人最初把敖包作为地方保护神来祭祀,后来逐渐演化为祭天、祭地、祭祖先,祈求安宁和幸福。据蒙古濮阳苏氏族人讲述,元末明初,蒙古濮阳苏氏仍沿袭着祭祀敖包的习俗,后来在农业文化的熏陶下,这种信仰逐渐变化、演变。苏老家村北有一空地,正月里,人们常到那里去,围绕空地自右向左按顺时针方向转圈。事实上,这正是历史上曾经信仰过的转敖包的习俗。近年,蒙古濮阳苏氏族人在这重新垒石建起敖包。这再次表明,一个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传承沿袭,一般是不会自行泯灭的。

禁忌

濮阳蒙古苏氏忌讳过中秋节,据说这是因为历史上有“八月十五杀鞑子”的说法。现在,苏氏族人在中秋节也买月饼,并在亲戚之间赠送,但不祭月、不祝贺,这可能是因为长期与汉族通婚、随俗的缘故。但是,这种被动地入乡随俗,与当地汉族群众大张旗鼓地欢度中秋佳节仍有明显的不同。这与蒙古人的传统是一致的,因为蒙古人一直到现在仍是不庆祝中秋节的。

苏氏族人请民间戏班到宗祠演出时,禁忌上演《兵困马家寨》和《反徐州》两个剧目的。因为《兵困马家寨》歌颂的是元朝末代的叛臣耿殿臣,《反徐州》则歌颂的是明朝反元的主要首领徐达。这虽然是一种狭隘的民族心理,但可以明显地看出苏氏族人元朝、对蒙古民族的情感,对与蒙古族对立的明朝将领以及对叛臣代代相沿的敌对心理。

蒙古濮阳苏氏家族的发展

苏氏家族定居濮阳后,垦田务农,并教育子孙钻研儒学,攻读诗文,耕读传家。明清以来,濮阳蒙古苏氏名人辈出,入官为宦者众多,成为濮阳名门望族。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苏氏族人考取进士5人,举人9人,贡生36人,入仕为官490人。苏克明五世孙苏佑为明嘉靖丙戌进士,累官至资政大夫、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尚书。在学业方面,苏氏族人有增广生96人,太学生19人,庠生207人,监生87人,武生37人。

从1368年苏氏定居濮阳,至今历29代640余年。如今的蒙古濮阳苏氏家族已繁衍分布在河南、山东、江苏、山西、河北、安徽、台湾等省,其中还有移居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等地的,总人口达8万多人。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处中,互相影响,共同进步,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局面。民族的融合和团结推动社会进步,人类发展。蒙古濮阳苏氏家族濮阳的发展,再次证明,濮阳地处中原,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各个民族和谐共生、和睦相处的灵秀之地。

相关推荐:

宁愿做傻瓜

言情传意的德昂族茶俗

“2012中国优秀民族节庆”评选揭晓

啤酒的商标文化及其历史发展

亲爱的,给我冲杯咖啡!昨晚被折腾得太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