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为何王阳明树大功而遭横议,最后含恨而殁?

发布时间:2017-09-14 栏目:专题 投稿:懵懂的跳跳糖

原创作者丨胡丹

(一)

阳明一生事业,是从履职江西开始的,他最初的事功——平赣南寇——也是在提督南、赣、汀、漳等处军务时所立。也是因为抚镇江西,他才得以“平宸濠之乱”,并以此晋封伯爵,成为明代历史上极少几位以军功封爵的文臣。

封于江西南昌的宁王朱宸濠(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后代)于正德十四年发动叛乱,这是明代中叶一次大规模的内乱。宸濠之乱,变起“腹心”(内地),令江南半壁惊骇,是正德以来一系列动荡的顶峰。

宸濠之乱骤起而速定,除了大局上人心思定,就人事而言,首功当归时任兵部尚书的王琼。王琼对那时还名不见经传的王阳明颇为赏识,他因预见到江西将发生严重的动乱,坚定地支持王阳明在赣南平寇,为其争取到“提督军务、便宜行事”的大权;朱宸濠之党江西镇守太监毕真曾试图干预赣南军务,也遭到王琼的坚决抵制。王阳明在赣、粤之边平寇立功,与兵部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而速定宸濠之乱,就具体功次而言,则头功在王阳明

当朱宸濠诛杀江西守臣暴然起兵时,阳明在其“上游”揭起义帜,联络号召江西各府县官员,迅速集结起一支部队,从背后威胁、牵制宁王,并趁宁王率师东进时,乘其不备,攻破其老巢南昌,大破宁军,生擒宁王本人。

明武宗亲征宁王的大军才走到京南的涿州,就接到宸濠就擒的捷报,大大扫了武宗的兴头!——此见平乱之速也。

(二)

所谓功高适足以遭嫉,王阳明才获叛王,各种针对他的谣言已纷然四起。随武宗亲征南下的太监张忠、大将许泰等捏称阳明“实同贼谋”,污称阳明宸濠同谋,只是见其必败,才从背后杀其一枪,并以此窃功;又称“宁贼金宝财货俱为(平乱)诸臣满载一空”。在众奸佞的“扇谗”倾陷下,阳明虽侥幸免祸(是谁保护了阳明,请关注本号后文),并在正德十六年受封“新建伯”,追随他平乱官员们也得到一定的升赏(多只是升二三级,并无不次之赏),但不久之后,这些官员多因“考察不及”,或降调,或致仕,甚至罢官为民——实际上遭到了排斥。

阳明朝廷赏罚不明不公,即便在新君世宗嘉靖皇帝即位后,平乱诸臣仍然得不到公正的待遇,反而名誉遭损,他为此愤慨不平,在嘉靖元年连上两疏,请辞伯爵之封,名为辞爵,实为部下鸣冤!他不能平乱官员皆黯然凋零,独他一人安享高爵!

阳明等之所以遭到压制,从根儿上来说,在于正德末年至嘉靖初年任首辅大学士的杨廷和,与兵部尚书王琼等不合,矛盾很深。王阳明是王琼重用提拔的人,他不幸成为朝廷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在平宸濠之乱后,王阳明一度名望爆表,成为入阁和兵部尚书的大热门,最后也因杨廷和的阻挠而无果。王阳明乃于嘉靖元年回乡奔父丧(阳明父名王华,仕至南京吏部尚书正德初致仕),遂居乡达六年之久。

(王阳明书法)

(三)

从王阳明“守制”期满,到他复出的三年多时间里,朝廷官员疏荐他的奏疏不下十通;在这几年,沸沸扬扬的“大礼”之争也分出了胜负,首辅杨廷和失势免官,济济满朝者,皆为“议礼”新贵,如张璁、桂萼等人,也向世宗推荐了王阳明。这除了阳明确为人望所归,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王阳明也是被杨廷和压制的人。

然而,王阳明与礼仪新贵们并非一条路上的人,这点很快见分明。

嘉靖六年五月,因两广之乱,地方守臣处置失宜,世宗决定起用素著才誉的王阳明,让他以原官(南京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总督桂、粤等四省军务。当阳明重起时,嘉靖初年论平宸濠之功的不公也旧事重提,既是议礼新贵,同时又是阳明弟子的黄绾上疏,为阳明等鸣不平。世宗没有明确表态,只是命先“给阳明伯爵)券、禄,“俟广西事定,别有委任”。其他“江西有功诸臣”,下御史核实,其致仕、罢黜有才识可用、清议无干者,吏部议请举用——也就是还要甄别使用。

阳明获命后,于嘉靖六年十一月抵广西,至次年七月即奏捷书,思田、断藤峡等处蛮贼皆平——似乎棘手的问题到了阳明手里,都能手到擒来,再次显示了阳明出众的才能。

不料世宗不喜反怒,他认为,阳明“此捷音近于夸诈,有失信义,恩威倒置,恐伤大体”。皇帝对王阳明的措置持怀疑,甚至是否定的态度,自然,王阳明再次沦于有功无报,并遭羞辱的地步。他含愤乞归,把乞休疏奏上后,不待朝廷批准,即离任回乡,可是因为病重,还未到家,就死在江西南安了。

阳明含恨离世,他生前的“平宸濠”与“平断藤峡”二功,在世宗心目中不仅无功,反而有罪。世宗在接到阳明去世的耗音后,下诏说,宸濠之变,阳明等“移檄举兵,仗义讨贼,元恶就擒,功固可录,但兵无节制,奏捷夸张”,简直是罪浮于功了,并说,阳明伯爵本该追夺,只因此爵系先朝所封,故格外优容,免于追夺,但也必须加以限制,其伯爵“只给终身”(即不许世袭,身死则爵除),至于其殁后恤典,“俱不准给”——可怜的阳明,死于孤旅,朝廷的客气,只是不追夺他的伯爵,而一切哀荣都不给他了(阳明受封伯爵,并兼尚书及都御史,皆正二品,其恤典本应极为优厚的)。

(王阳明墓)

为何世宗起用了阳明,对他却如此苛刻寡恩呢?

这缘于阳明讲学。阳明正德晚年以来,提倡“心学”,学者踊跃,引起朝廷执政大臣的反感。早在嘉靖初年,给事中章侨就上疏说:“三代以下正学,莫如朱熹,近有聪明才智,倡异学以号召,天下好高务名者,靡然宗之”,请求“痛为禁革”。章侨说的“聪明才智(之士)”,就是王阳明。于是朝廷下诏申禁。这是杨廷和主政时之事。

世宗通过“大礼议”全面掌权后,对心学也非常反感。心学与佛教禅学颇为相通,世宗曾密谕大学士杨一清说:“(阳明之学)崇事禅学,好尚鬼异,尤非圣门之士,是可问乎?弗问乎?”表达了要加以干预的态度。而辅臣杨一清、议礼重臣桂萼等都认为阳明之学“放言自肆,诋毁先儒,号召门生传习,附和学术”为“可恶”。也就是说,世宗君臣对王阳明都是怀有极深的成见的。

世宗迫于朝臣的推荐,他也需要有一个像王阳明这样具有才能的官员替他处理烦难的边疆之事,但他胸中横着一个极大的成见,则难免事事不合,故阳明虽立功而不能减其“罪”矣!

阳明一生际遇,可谓多难!然反而思之,若阳明宦途顺遂,仕进无忧,哪里还会有心学问世?一个人思想的成熟,恰恰是人生不幸淬炼、磨砺的结果。人生就像一根跷跷板,它的常态就是此起彼伏,人非雕塑,岂可泥而不动?

(欢迎关注 皇帝不称朕微信公众号 hdshuoshi)

相关推荐:

宋代书法家:张即之

女人性格与葡萄酒相同之处

地三鲜怎么做

白字戏是哪里的?白字戏的发展史

听“跳菜王子”讲述“跳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