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民国时期的四大美公子

发布时间:2017-09-20 栏目:专题 投稿:安静的灰狼

袁克文(1890~1931),字豹岑,又字抱存、抱公,号寒云,又署龟庵,河南项城人。袁世凯次子。生平参与政治活动不多,而长于诗文,工书法,能演唱昆曲,爱好藏书和古玩,精于鉴赏,曾与傅增湘、徐森玉、周叔弢等交往,研究版本、文物。袁世凯妻妾成群,仅儿子就有十七个,均以“克”字为名。在袁世凯众多的儿子中,惟有袁克文多才多艺。

张学良的名字已是家喻户晓。他1901年6月3日生于今辽宁省台安县桑树林子乡。字汉卿,人称“少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之长子,“民国公子”之一。

溥侗是恭亲王奕忻的孙子,字厚斋,号西园,别署红豆馆主,生于光绪三年(1877年),因排行老五,人称“侗五爷”。溥侗自小酷爱昆曲和京剧,由于他通晓词章音律,精通古典文学,又兼见多识广,博采众长,对所演剧目的故事情节、人物身份及规定情景都有深刻的领悟,对各种不同的角色都有惟妙惟肖的表现。

溥侗曾一人在京剧《群英会》中饰演周瑜、鲁肃、蒋干、曹操、黄盖五个角色,个个技艺精妙出神入化,在当时曾引起轰动。

张伯驹(1898—1982),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3月14日生于官宦世家,系张锦芳之子,过继其伯父张镇芳。他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被称为“民国公子”。

张伯驹是我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

张伯驹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

相关推荐:

与星云大师面对面:“给”是人间佛教的核心

蒙古的习俗与礼仪

傈僳族民俗 傈僳族的澡堂会是怎么发展来的

为何说白族刺绣是白族最古老的文化标志

女英雄年仅18岁牺牲,留唯一照片,遗骸多年后才送回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