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它曾经是各国争相学习的法宝,但是最后却害了中国好几百年

发布时间:2017-09-21 栏目:专题 投稿:坚强的项链

说到科举制度就一定会想到为官,确实“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说法在中国流传了1000年。如果从隋朝开始出现科举,至1905年清廷废除科举计算,科举制度一个在中国存在了1300多年。不得不说在科举制发展的前期,它确实为中国选拔了很多有用的人才。但是到了后期,它成了统治者培养奴才的工具,足足害了中国几百年

一、科举制度在前期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科举制度建立之初,隋文帝和隋炀帝是为了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大,当时各级地方政府都在豪强们的控制之下。如果豪强们对中央推行的政策不满,就可以阴奉阳违的办理。之前的王朝鉴于分裂的形式,根本无力清理这些豪强,只能达成中央和地方之间那微妙的默契。在隋朝统一之后,皇帝开始腾出手来全力消除这些地方豪强。只可惜隋朝是过眼烟云,没过多久就被唐朝所取代。不得不说,唐朝的运气非常好,什么坏事都被隋朝做完了。唐朝皇帝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推行就可以了,再加上唐朝前期牛人不断出现,致使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之一。科举制度开始全面推广,但是此时的科举仍有很大问题,当时很多寒门学子是不能参加科举的。

科举制度真正被发扬光大是在宋朝宋朝讲究以文治国。唐朝可以说是文人们的春天,但是春天很快就过去了,因为他们直接进入了盛夏。宋朝皇帝对文人的推崇达到了狂热的程度,从宋朝开始科举制才正式全面普及。请注意此时的科举和明清时期科举不同,此时的科举分为很多种类。开始的内容也不简简单单是论文而已,宋朝科举还是比较注重官员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在宋朝时期,文人们虽然有一些古板,但是远远没有那种书呆子气。从宋太宗开始一直到宋朝灭亡,宋朝的朝政一直控制在文官们手里。相对而言还是比较懂得融会贯通别的,远远没有清末那种变态的迂腐。

在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出现确实对中国是有利的,当时中国周边的国家都争相学习。如新罗、日本、琉球、交趾等等。当时中国科举制度成为了各国顶礼膜拜的治国法宝,现在大多数国家的选官制度也起源于此,不过更注重实际能力而已。在中国周边的国家里,只有日在咋短暂推行了科举制度以后,宣布废除了该制度。不是日本的统治高层不想推行,是根本推行不通。当时的日本各地割据情况严重,在统一制度下才能推行的制度,在一个混乱的日本当然推行不通

二、在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发展畸形,成为中国的一个毒瘤

1279年,蒙元灭掉了苦苦支撑了50年的南宋政权。蒙古统治者很显然对科举制度不是很理解,对这套制度完全玩不转。在蒙元统治中国的89年时间里,一共也没有举行几次科举考试,这样的治国水平怎么会长久。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中绝对是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仅他驱逐胡虏的功绩就应该被人们所敬仰。但是科举制度绝对是他的一大败笔,他推行的八股文模式致使读书人彻底畸形。在明朝科举制度中,不在注意文人的实际操作能力,一切以八股文为主。这和唐宋时期科举制度已经有了根本的区别,中国科举制度走进了死胡同。

明朝的初期,一些有见识的大臣已经发现了全面注重八股文的危害。但是这样的制度还是被全力推行了下去,因为此时的科举要求忠君。换句话说忠于皇帝是第一位,个人能力是第二位。“天地君亲师”和“君父”的说法出现,这就致使明朝科举失去了唐宋时期的活力。明朝皇帝在生活中不是没有发展八股的危害,对于那些只会引经据典的大臣,皇帝也是头疼不已。但是为了统治的稳定,这个情况还必须存在下去。明朝末期,崇祯皇帝询问大学士徐光启科举情况,徐光启是学贯中西的大家,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多见的。面对皇帝的询问,徐光启直言不讳的说“当真无用!”崇祯皇帝也深以为然,但始终没有勇气废除科举

清军入关以后,满清的统治者也清楚科举的危害。但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统治稳固,他们还是沿用了明朝科举制度,而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沿用。其实早在康熙时期,一些来华的西方人就看出了这个问题,只不过没人告诉清廷而已。到了乾隆时期,情况发生了恶化,满清群臣一定要让来访的英国使臣对乾隆皇帝行三拜九叩大礼。即便是在清廷被西方连续暴打以后,那些顽固派人数仍然比洋务派多得多,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很大一部分程度上都是那些顽固派大臣的杰作。中国科举制度从明清时期开始畸形,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中核心成员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僵化带动了社会全面的僵化。最后致使中国在思想层次上落后了西方好几百年,当然这也害了中国几百年

相关推荐:

雷司令(riesling)白葡萄酒

细数苏州文化遗产,居然有这么多!

安徽阜阳文峰塔

杨虎城之死

古代中国这三大世界第一,让外国人现在都羡慕不已!不是四大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