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毛主席时隔32年重回故乡,父母早已作古,6个亲人成了烈士

发布时间:2017-09-25 栏目:专题 投稿:感性的网络

1921年农历正月初八,毛泽东风尘仆仆地从长沙赶回了韶山冲上屋场。这个时候,父母已经双双去世了,只剩下大弟毛泽民和他的发妻王淑兰孤单地守着冷清的上屋场。这一天,是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的生日,毛泽东和弟弟妹妹们一起,到楠竹坨父母的合葬墓前进行了祭奠,以寄托他们兄妹的哀思。

晚饭后,一家人围炉向火,闲话家常。

这是一个寒冷的南方的春夜。毛泽东他的弟弟妹妹们,围在火塘的四周,谈论着家事,也谈论着国事。据毛泽民的发妻王淑兰后来回忆,这是她“一生记忆中,最动人的一节”。

王淑兰所说的“一生记忆中,最动人的一节”,其实一点也不夸张。就在这个寒冷的春夜,在毛泽东的耐心开导下,毛家兄妹们懂得了“国乱民不安生”的道理,他们下定决心“舍小家为大家”,跟随大哥,走上一条充满牺牲、充满艰难而又充满希望、充满光明的道路。

1921年农历正月初十,那是一个特别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毛泽东身穿一件长衫,夹着一把雨伞,迎着初升的旭日,离开了韶山他的身后,跟着两个人,一个是小弟毛泽覃,一个是堂妹毛泽建。

一个星期后,毛泽民夫妇也离开了韶山

至此,毛泽东一家从农村来到了城市。他们从山沟沟里走出来,走上了求知、爱国和革命的道路,从思想文化落后的农民变成了有新文化、新思想的知识人,他们的爱国热情和革命觉悟越来越高。

毛泽东的直接影响下,毛家兄妹完成了家与国的高度融合,他们的家与国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在以后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中,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都成长为中国革命的坚强战士。

1925年和1927年,毛泽东又先后两次回韶山领导和考察农民运动。1927年毛泽东离开韶山时,曾在父老乡亲面前立下豪言壮语:三十年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就不回韶山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他的战友们站到了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用湖南口音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革命成功了。

革命成功了,但国家正处在恢复建设时期,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忙于国事的毛泽东依然没有回韶山的机会。直到1959年,在迎接建国十周年之际,毛泽东终于有了一个回家乡韶山看看的机会。而这个机会来自于即将召开的“庐山会议”(即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党中央和毛泽东拟考虑在全党解决纠正“左”倾错误的问题,抓紧在有关省市进行调查研究工作。

1959年6月25日傍晚,毛泽东在副总理罗瑞卿、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和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等人陪同下,回到了韶山。这是毛泽东1927年离开韶山以后的第一次故园之行,32年了。

毛泽东的这次故园之行是短暂的,只有三天两夜。毛泽东视察了韶山的农业生产,拜祭了父母的合葬墓,参观了上屋场旧居,邀请地下党员、大革命时期的自卫队员、烈士家属、老贫农以及公社和大队的主要干部等几十人召开了座谈会,并设家宴请各位乡亲吃了一餐简单的便饭。

在上屋场旧居,毛泽东曾面对母亲的遗像,动情地说:“母亲,你的儿子回来了。”回首往事,毛泽东的眼里噙满了泪水。

“要是现在,他们是不会这样早逝的。”毛泽东父母刚过半百就去世深感痛惜,他始终对父母亲怀有浓厚的感情,并把这种亲情深藏在心底。如今父母早已作古,为了革命,弟弟和妹妹也都牺牲了,一家人只剩下自己,怎能不感慨万端!

已经很深了,习惯于早起早睡的村民们都已经进入了梦乡,毛泽东的房间依然亮着灯光。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他已经整整32年没回过韶山了。几十年的往事一齐涌上毛泽东的心头,使他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1927年后,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不少革命同志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由他亲手建立的中共韶山特别支部的第一批共产党员毛福轩、钟志申、庞叔侃、毛新玫等都先后为革命流尽了自己的鲜血。抗美援朝中就有十几位韶山籍的指战员捐躯友邦……在这些烈士中,毛泽东就有六位亲人。

他们的人生道路上,并不缺乏安稳闲逸、升官发财的机会,但他们视平庸苟且、安富尊荣如粪土、似浮云,毅然选择了枪林弹雨的革命战场;在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有的只需发表一纸声明或许下一个并不需要严格遵守的诺言,便可保全生命,但却没有一个屈膝变节;他们虽然出生在不同年代,有着各异的性格特征和人生经历,但都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们所受的苦难、折磨,在常人看来是难以想象、无法忍受的,然而他们却甘之如饴,乐此不疲;他们的一生很短暂,像历史长河中的一颗流星,然而就在这短短的一瞬间,却是从头到尾、彻里彻外熠熠闪光。

……

时间在悄悄地流逝,中国人民敢于斗争、勇于牺牲、敢于胜利的冲天气概深深地感染着毛泽东。追今抚昔,年近古稀的老人诗兴勃发,满腔豪情化作了一行行壮美的诗句: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这首《七律·到韶山》,是一百多年来全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历史的高度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正气之歌,也是满门英烈的毛泽东一家崇高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

几多沧桑,几多感慨。结束了三天两夜的故园之行,毛泽东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带着依依不舍的情思离开了韶山

相关推荐:

陕南民间的牙行

传统节日雪顿节:文化雪顿 幸福雪顿

彝族隔年陈茶制作方法是什么?彝族的历史起源是什么?

刘秀因何非要废除自己的郭皇后

抗战中我军被国民政府授衔的将领竟然有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