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马克思表扬过哪位中国官员?

发布时间:2017-09-25 栏目:专题 投稿:懦弱的犀牛

马克思,大家跟他都很熟吧?就是这位远在欧洲的老人家,曾经点名表扬过一位中国人。事情是这样的——

多么熟悉的面孔……等等,剪刀手怎么回事?

1856年10月初,一艘100吨的中国商船“亚罗号”,停泊在广州黄浦。船上水手全是中国人,船主苏亚成也是香港华人。为了方便走私,该船曾在英国占领的香港登记,但此时香港执照已经过期。10月8日,广东水师捕走窝藏在船上的2名中国海盗和10名有嫌疑的中国水手

不料,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以该船曾在香港注册为由,硬说是英国船,甚至捏造说中国水师曾扯下船上英国旗,侮辱了英国,要求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叶名琛立即释放被捕人犯,并向英国政府道歉

叶名琛照会英国领馆:查明12人中有2人为海盗,并另外1人作为证人,其余9人可送还。叶名琛据理力争,声明亚罗号中国船,其港英执照系船主花1000洋银购买,且船上并未悬挂英国国旗,无侮辱国旗之事。

英国报纸描绘“亚罗号事件的绘画。

随后,巴夏礼发出最后通牒,限叶名琛24小时内释放全部水手,并正式道歉

英国海军的威胁下,叶名琛决定让步,全部送还12人,但坚决不道歉。最终,巴夏礼拒收这12人。23日,英海军悍然向广州发动进攻,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整个交涉过程中,巴夏礼都在搅浑水,故意找茬把事情闹大。而叶名琛则极力澄清事实,还原真相,尽量打破英方讹诈的企图,避免其以此为借口扩大在华利益。

没错,马克思表扬的就是叶名琛。他先后发表两篇文章,充分肯定叶名琛在“亚罗号事件中的外交表现。

1857年1月23日,《纽约每日论坛报》刊发马克思的文章《英中冲突》。马克思在文中详细叙述了叶名琛应对英方挑衅的过程,说道:“确实,这个中国人的逻辑力量是如此令人信服地把全部问题都解决了,——显然,这里不再存在任何别的问题。”

同年4月10日,《纽约每日论坛报》刊载了马克思撰写的《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马克思又一次肯定了叶名琛在“亚罗号事件中的所作所为:“叶总督有礼貌地、心平气和地答复了激动的年轻英国领事的蛮横要求”。他还对比说:“(英国海军上将(西马糜各厘)态度专横,大肆恫吓,中国官吏(叶名琛)则心平气和、冷静沉着、彬彬有礼。”

叶名琛的照片。

这两篇文章面世时,马克思身在伦敦,他能比较充分地接触“亚罗号事件的相关信息,尤其能详细了解英方态度。现今它们收录在《马恩全集》第十二卷。

若是在当下的中国,被马克思表扬过,那可是莫大的荣耀,肯定是要破格提拔、成为典范人物的。然而,事实上,马克思表扬过的这位叶总督,末路凄惨。

1858年初,叶名琛英国人俘虏,同年4月饿死在印度。

在国内,大清的臣民对叶名琛那是各种挖苦、讽刺、埋怨乃至咒骂。晚清外交家薛福成在《书汉阳叶相广州之变》一文中称其为“六不总督”,即“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等到叶名琛死后遗体运回国内,时人仍“憾其玩敌误国之咎”。

好在,现代学者通过种种研究已证明,叶名琛虽有顽固、排外等缺陷,但他并不是愚昧的怂蛋,所谓的“六不”确实是冤枉他了。

相关推荐:

《渡阴平》【第十八场】

立夏节各地民间的特色风俗

比萨饼有什么由来?比萨饼的起源

浙江东塔院砖塔

穷苦出身的张作霖,利用30年时间,成为拥兵40万的东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