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他是明朝唯一一个有杀子嫌疑的皇帝!断送三百年江山的罪魁祸首

发布时间:2017-09-30 栏目:专题 投稿:无辜的背包

“梃击案”和“红丸案”、“移宫案”并称为晚明三大疑案。而万历朝的“梃击案”可以说是后两者发生的伏笔。这起扑朔迷离的案件交织着大明帝国的皇储之争,后宫阴谋和权力交替,更是左右着历史的走向。这起堪称明朝立国以来最严重宫廷仇杀事件——梃击案本来是可以彻查的,却在万历皇帝的消极和掩护中变得难以琢磨,以至于到最后越查越复杂,在处理了几个表面人物后,这起轰动朝野的“谋杀太子案”不得已被迫停止追查,其结果就是不了了之。

案件的整个处理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到被谋杀者的父亲万历皇帝,他对自己的亲生儿子而且还是太子朱常洛遭遇谋杀这件事表现的始终不是那么关系和积极,仿佛根本不想追究此事。而对于彻查这个案件的官员,万历皇帝处处掣肘。所有的一切都让人觉得,这一切恐怕绝非简单的行刺那么简单。这是一滩浑水,无论谁去趟,恐怕都有陷进去不可自拔的危险。

1、“挺击案”的背后黑手,直指皇室人员

“挺击案”的整个过程,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有一名陌生男子手持木棍,闯进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击伤守门太监,冲进太子寝宫意图对太子行凶。宫人在外面大喊来人,太子内侍韩本用闻讯赶到,率领锦衣卫和宫廷侍卫在内殿逮捕这名男子。

这件事立刻惊动了整个后宫。万历皇帝当然会在第一时间知道。消息传到了宫外,内阁大臣联名上书万历皇帝,要求彻查此案。一番争论后,最后内阁决定当即命令法司调查此事,并且让巡城御史刘廷元审问当场抓捕的元凶。刘廷元把这名行凶的男子带到了锦衣卫的大本营诏狱。

这名身材高大的男子刚开始还挺倔强,到了诏狱以后看到了锦衣卫平时审讯犯人用的各种刑拘之时,立刻就崩溃了。还没怎么用刑就开口了。经审讯,这名男子名叫张差,是蓟州井儿峪人。可是还没等刘廷元问点别的什么东西,这个张差就开始颠三倒四起来,像一个疯子一样。刘廷元再三询问,张差总是胡言乱语,嘴里只是不停地念叨着“吃斋、讨封”等字眼,问了数小时,也没其他的太大的信息。刘廷元觉得再也问不出什么了,就把他交给了刑部刑部决定由郎中胡士相等人重新提审。

刑部可不像御史那样好说话,他们有得是手段让犯人说出实情,这个时候装疯卖傻无异于找死。在严刑拷打之下,张差似乎清醒了些,回答道:“我被邻居李自强、李万仓等人欺负了,他们烧掉我的柴草,我非常气愤,就打算到京城告状,击鼓伸冤。于是我就在4月中旬来到京城。我是从东门走进来的,但我不认得路,只好一直往西走,半路上遇到两个男子,给了我一根枣木棍,告诉我拿着这根枣木棍就可以伸冤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一下子犯迷糊了,就走到皇宫宫门了,还打伤了许多人,最后被捉住了。”从这番话来看,这个张差说的很有可能就是他所知道的一切。而且从他的言语和神情来看,确实有一些疯癫之症,而且不像是装出来的。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这个张差,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民,他如何能进的了森严封闭的紫禁城呢?把守紫禁城的侍卫难不成都瞎了吗?这说明,除非有人带着张差进宫,否则他根本不可能靠近紫禁城一步。刑部提牢主王之寀看出了这一点,觉得很可能与宫里的人有关。于是决定再一次秘密审问张差。有一天,王之寀为牢中犯人分发饭菜,为了让他说出实情,王之寀对张差说:“实招与饭,不招当饥死。”张差说道:“不敢说。”王之寀当即命牢中其他狱吏回避,只自己一个人对他进行审问。在威逼之下,张差说出了实情。

原来张差靠砍柴与打猎为生,在一个月前,张差在济州卖完货后,赌钱输了,结果遇上一位太监太监说可以带他赚钱,张差随这位太监入京,见到另外一位老太监,老太监供与酒肉。几天後,老太监带他进紫禁城。老太监交木棒给张差,又给酒张差饮。带他到慈庆宫,著他进宫後见人即打,尤其见到穿黄袍者(是太子朱常洛)。这是奸人,要把他打死。老太监言明,如打死穿黄袍者,重重有赏,如被人捉住,他会救张差张差的供言所指之人,直指郑贵妃手下太监庞保、刘成。

2、线索清晰,为何不彻查

张差经不住牢狱里面的手段,把他怎样入宫的经过说的一清二楚。他不但说出了带他进宫为他指路的太监的模样,还能够说出自己是经过厚载门进了慈庆宫,沿路宫殿路径与周遭事物都说的大差不差。万历皇帝听后,命令员外郎陆梦龙再次提审张差,结果说的还是这番话。对于一个普通的猎户,能够对紫禁城的宫门路径说的如此详细,这里面的隐情,不言而喻了。

既然如此,那么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逮捕依据线索摸出来的太监庞保、刘成了。然而现实,却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就在刑部的人获得重大突破之后,内阁方面也在整理案件材料,准备向万历皇帝回报,以求彻查此案,看看背后有没有什么大人物。就在刑部准备逮捕太监庞保、刘成之时,意外发生了。庞保、刘成暴毙于后宫。他们手下的一班太监班子集体失踪了。

这件事发生的太突然了。他们二人的死亡,等于间接给这个案子画上结案的句号了。因为线索人物死了,顺藤摸瓜再也进行不下去了。

不仅如此,万历皇帝也单反方面宣布,此案为张差一人疯癫之举所致,命令刑部立刻处死张差,并宣布结案。

这下想查都查不下去了。作为当事人的亲爹,大明朝的皇帝都发话不要再管此事了,还有谁想去找死,要一探个究竟?

庞保、刘成其实只是郑贵妃手下的小角色,他们为什么要派人刺杀太子?其实大家心知肚明,这背后的大人物,一定有着非同寻常的身份。

3、扑朔迷离的案件,直指皇储之争

由于庞保、刘成是万历宠妃郑贵妃的内侍,那么关于郑贵妃是幕后指使的说法,一时之间在朝野之内引起哗然。众人纷纷猜测,都怀疑郑贵妃想要谋杀太子,以便扶立她的儿子福王朱常洵。

那么这种说法成立吗?

太子朱常洛,是王恭妃所生,万历的长子。王恭妃本是一名普通的宫女,只因被万历临幸了一夜,便生下了皇子。这名宫女为人呆板,很是不讨万历的喜欢。但母凭子贵,她还是被封了王妃。万历真正喜欢的是郑贵妃,他与郑贵妃先后育有三子,前两子都早早地夭折了,只有第三子朱常洵活了下来。于是万历对这个他与郑贵妃亲生的儿子十分珍爱,曾无数次想要把他立为太子。但是,这却是违背大明祖训的。

按照大明的立储规矩,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万历的皇后没有子嗣,朱常洛作为长子,那么就必须要立为太子了。但是万历一心想立朱常洵为太子,不断拖延,弄至皇长子都已经十岁了,储位还迟迟未定。立储之事,一向被中国的士大夫视为“国本”。皇帝迟迟不立储,就是不顾国本的表现。为此,东林党人纷纷上书万历,务必请万历早日立朱常洛太子。这场国本之争,最终演变成皇帝与士绅大臣的势力之争,这一争夺战整整持续了10年,直到万历二十九年,皇长子朱常洛已经二十岁了,万历在无法拖延和各种势力的逼迫下终于策立朱常洛太子,朱常洵为福王。持续十年的争斗不休,弄得朝臣结党营私,乌烟瘴气。大明国本动摇,颓势已经无法挽回。

鉴于这种情况,“挺击案”发生后,怀疑郑贵妃的舆论已经不可能压制了。消息传开后,太子朱常洛和郑贵妃先后赶来见万历皇帝

然而事情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案件的关键人物全部死光。万历下令结案,再也没有然后了。

其实就算不查,万历皇帝纵容嫔妃谋害太子的事情,也难堵天下人的悠悠之口了。我们可以看到事后郑贵妃没有受到任何处分,福王朱常洵也在洛阳封地安然无恙。万历皇帝的这种不顾国本,任性用事的性格,可以说为大明的灭亡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

相关推荐:

塔塔尔族撒班节

评剧爱派创始人是谁?评剧爱莲君的代表剧目

俄罗斯酒文化的简介 俄罗斯的酒文化是怎样的?

春节有哪些食俗?过年吃年糕

河北冀南皮影戏的表演方式是什么?冀南皮影戏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