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揭秘:唐太宗开启了盛唐?错错错,唐朝恰恰由他而衰

发布时间:2017-10-01 栏目:专题 投稿:听话的唇膏

唐剧风靡,描写李世民的文学作品也在推波助澜。为李世民配一个公主成了俗套。王子公主恋爱模式确实是符合观众读者心理期待的经典模式,未登基前的李世民少年英武,比其他长于深宫的皇子多了盖世功业,比其他开国皇帝多了几分人味儿,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经典白马王子人选!怎么舍得不弄一个名副其实的公主来配他?但李世民绝非漫画书里的白马王子,他只是一个有着政治野心和政治抱负的一代君王。

高祖武德四年,先发制人干掉兄弟威逼父亲的李世民终于如愿做了皇帝。他不仅轻松干掉了自己的亲侄儿们(嗜杀的朱棣也没对建文帝的儿子下杀手),还抢了弟弟李元吉的正妻做妃子(李治后来还是帮他叔叔报了仇)。灭突厥、征高丽、纳谏言、安百姓,打拼十多年后一个“天可汗”终于诞生了。志得意满的李世民似乎无所畏惧了,但这位深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大唐天子很清楚他做过的一切绝逃不过史官铁笔。于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要看《高祖实录》和《今上实录》,因为里面记录了包括玄武门之变等事件的真相。可耻的房玄龄、许敬宗等人终于将删改过的实录呈了上去,没想到那虚伪的人看完之后竟然故作轻松的说:要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并用周公杀兄弟大义灭亲自比,暗示史官把政变写成一场自卫反击战。这真是绝妙的讽刺啊!破坏了公平正义的人却口口声声要维护公平正义。

如果我们拿前朝隋炀帝与唐太宗从功过两面进行比较谈,政绩方面来说,,炀帝干了几件惠泽千秋的“形象工程”,他首开科举,凿通大运河,开发西域,仅以运河的实际功用来看,功胜长城。而唐太宗除了所谓贞观之治,实在例举不出几件大事,从经济来看。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万。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

首先声明,我既不是唐粉也不是唐黑,历史不容粉饰,也不容贬损。我只是想说透视贞观二十三个春秋的治乱得失,唐太宗贞观之失的教训比“贞观之治”的光环更值得后人深思。

专制时代的中国以“家天下”为政治特色,君主治国的前提条件当然是先治好家,安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君臣父子纲常伦理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可是唐太宗还是秦王李世民的时候却袭杀兄弟、逼父禅位、占叔父李瑗之姬、夺小弟元吉之妇。当了皇帝以后又失教皇子、乱储君之制。其不孝、乱伦、乱纲、失亲之处与许多亡国之君都颇为相似,只是唐太宗的智术略出其上而已。唐太宗为了夺取皇位,先向唐高祖打小报告,说他哥哥太子建成与弟齐王元吉淫乱后宫。唐高宗不知道是计啊!说赶紧传我口令把两个小子给我喊来。待唐高祖召见二人查问时,李世民却发动玄武门之变抢先将两位兄弟袭杀,又命令尉迟敬德执兵直犯高祖禁宫,以宿卫为名对高祖实行监禁,逼宫夺权后又派长孙无忌之兄长孙安业任右监门将军。据唐宫禁门籍之法,右监门将军判出。高祖从此就在唐太宗心腹的监控下终身失去了自由,实际上等于宫中软禁的囚徒。玄武门事变发生于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三天之后,唐高祖李渊下诏立秦王李世民太子。诏书完全是出自李世民之手,并打着以“孝惟德本,周于百行,仁为重任,以安万物”的旗号,试图欲盖弥彰为玄武门流血事件打幌子,为自己涂脂抹粉。但包括李世民在内的所有人同时都明白,所有的努力都掩盖不了光天化日下实际发生的事实,都冲刷不了玄武门外的斑斑血迹。他赢得了今生,却输了来世。这也依然是贞观天子李世民心中最难化解也始终无法化解开来的心结死结!

李世民只当了两个月零一天的太子,就即位登基成了大唐王朝的第二代皇帝。时间是那一年的八月八日。再两个月之后的十月,就有了追封故太子李建成为息王、故齐王李元吉为海陵王;前者谥号曰“隐”、后者谥号为“刺”,并依礼重新改葬的举动。李世民还到场当着百官群臣,当着天下黎民还哭了一鼻子,以表哀思。同时又以皇子赵王李福为建成后嗣。是兄弟情深,还是安抚人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贞观三年,唐高祖李渊还没过够皇帝瘾就被逼迫迁出皇宫,搬进了改名为大安宫的原弘义宫。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天下到手了,李世民这才心安,开春就屁颠屁颠地跑到九成宫逍遥避暑,监察御史马周认为唐太宗只管自己享受,却不顾太上皇李渊屈居在跟蒸笼似得大安宫中受暑,令人感到耻辱。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唐高祖李渊在郁郁寡欢中死了,从俭葬于献陵。次年,李世民的贤内助长孙皇后也死了,葬于昭陵,唐太宗思念皇后不已,于苑中建造层观以望昭陵,曾引魏征同登而望,魏征却借口眼昏看不见,唐宗举手指示方向,被魏征抢白道“臣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则臣固见之矣。”长孙皇后葬于昭陵后三个月即贞观十一年二月,唐太宗参照汉代筑皇陵制度开始预作山陵,口头上说要“因山为陵,容棺而已”,实际上从此到唐太宗驾崩的十二年间,昭陵的规模不断扩大,封域面积最终达一百二十里。在险峻的山上建造如此浩大的皇陵,耗费国家资财一定不少。可见唐太宗并没有封建时代圣明君主以仁孝治天下的德行。

于是有人质疑,唐太宗玄武门之变后没有弑父,而是尊李渊为太上皇,这是否与“不孝”的结论矛盾呢?从当时的形势来看,这是不矛盾的。因为其一,李渊在起兵反隋朝时向突厥称臣,李唐建国初期,突厥还相当强大。若李渊被弑,突厥借机兴兵问罪,难免激起李唐内部再次生变。实际上,玄武门事变后突厥大军直奔唐都,就是有为而来。幸好唐太宗李渊虽不孝,却只囚不弑,突厥兴兵乏辞。加之唐太宗不惜金帛以贿和,突厥只好顺势退兵。

其二,唐高祖对大量文臣武将和宗室势力特别是太子建成等人的余党还有相当的影响力。高祖不死,唐太宗玄武门事变和夺权即位就有合法性。玄武门之变后能迅速平定不少地方已经出现的变乱,原因就在于此。这也可解释为何高祖在世时唐太宗在许多方面能保持相对谨慎和克制,似乎有所顾忌。因此,让李渊在被软禁的实际地位上保持太上皇名分,绝非唐太宗的孝敬,而是唐太宗巩固自己统治的手腕。正如唐太宗杀死兄弟李元吉,夺取其爱妃并欲立之为皇后,却被魏征劝止的事件一样,并非唐太宗更爱长孙无忌的妹妹才让她享尽皇后之荣,而是需要借重长孙无忌保江山,不得不如此。唐太宗为子不孝,为父亦失教。太宗逾制过度宠荣诸子,却又选派刚直之士去监视他们,引发矛盾又不妥善处理,造成了逼反齐王,不得不发九州兵去平叛等严重后果。不但如此,唐太宗还在储君问题上摇摆不定,致群臣分别去攀附魏王与太子,结果太子与魏王两废,几乎演化成玄武门事变之二。有趣的是,太子承乾所为奢靡,对声色、游猎的偏爱丝毫不亚于太宗。但对宫臣则常论忠孝之类大道理,有时还要做出“涕泣”的样子。每当宫臣进谏时,他就敛容倾听,待“纳”谏之后,又依然故我,大有乃父之风。只是其父夺宫为君,他却有分而失位,结局不同而已。唐太宗纳长孙无忌之强谏,立晋王李治为皇太子,而历史证明李治亦非佳选。李治不但学习了唐太宗乱伦的榜样淫乱庶母武则天,而且在即位后不惜一切代价将她立为皇后。从此唐王室乱伦、废储、残害宗室、乱家祸国的事例便层出不穷。

宋儒所云“唐……三纲不正,无君臣父子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当属确论。

相关推荐:

2016年2月2日适合结婚吗 2月2日是结婚吉日吗_万年历

土家族舞蹈 毛古斯舞是中国古代戏剧的活化石

花果山云雾茶的制作工艺是怎样的?花果山云雾茶特点简介

她们都是《红楼梦》中的美貌丫鬟,自杀的原因却各个不同

尊称“圣人可汗”,雄才伟略,一身功绩震古烁今!可惜被历史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