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古代七大明君,你认为谁的功劳最大

发布时间:2017-10-05 栏目:专题 投稿:仁爱的蛋挞

七、汉世祖刘秀,东汉开国皇帝,在统一全国之后,光武帝仍能兢兢业业,勤于政事。他所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既维护了东汉封建统治,也维护了国家统一,与民休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光武晚年,宣布图谶于天下,用这种思想加儒家思想加深对国人的统治。光武帝能始终保持谨慎,兢兢业业,勤于政事,在封建帝王中还是难能可贵的。

六、汉文帝刘恒是汉朝的第四个皇帝,汉高祖刘邦第三个儿子。他在位期间,是汉朝从国家初定走向繁荣昌盛的过渡时期,他和与儿子汉景帝一同创造了中国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五、唐太宗李世民,太宗皇帝在唐朝建立中出生入死,运筹帷幄。即位后,统一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同时执行夷汉一家的政策,是历史上民族关系最为良好的时期,在促进民族团结和融合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在位二十三年,在位期间国泰民安,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繁荣,军事力量强大。后人称他在贞观年间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四、宋太祖赵匡胤宋朝第一位皇帝,960年到976年在位,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治国有方。宋朝的经济和文化之所以能够达到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与赵匡胤的治国之道有密切的关系。

三、明孝宗朱佑樘是明朝第9位皇帝,1488—1505年在位,享年36岁。他在位期间“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他被誉为“中兴之令主”,清人编写的《明史》多贬低明朝皇帝,但对孝宗以“恭检仁至、勤政爱民”八个字来形容。由于孝宗的励精图治,使得当时明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富裕,天下小康,被称为“弘治中兴”,虽末年宠信宦官,但是立刻改过自新,现代历代史学家对他评价极高。

二、明成祖朱棣,为燕王就对民情颇有所知。夺取皇位后五次北征蒙古,追击蒙古残部,缓解其对明朝的威胁,还疏通了大运河。组织学者编撰长达3.7亿字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设立奴儿干都司,以招抚为主要手段管辖东北少数民族。他的壮举还有前后七次派遣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沟通了中国同东南亚和印度河沿岸国家

一、康熙爱新觉罗·玄烨,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执政期间,撤除吴三桂等三藩势力,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汗噶尔丹叛乱,并抵抗了当时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签定了中俄《尼布楚条约》,维持了东北边境一百五十多年的边界和平。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积极鼓励垦荒,废止圈地令,实施更名田;整修水利工程。尤其是在康熙五十一年决定“永不加赋”,取消新增人口的人头税,并最终演变成“摊丁入亩”制度,大减赋税,最终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础。

相关推荐:

什么是商务礼仪3a原则?

有趣的中国传统文化

绍兴酒的漂流史介绍 绍兴酒的发展历程

酒与杂技——百戏添酒趣、技艺更出神

维吾尔族的民族服饰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