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此女为何送了三件女人的衣服给蒋介石?就连蒋介石都没理解啥意思

发布时间:2017-10-06 栏目:专题 投稿:闪闪的耳机

民国时期,各种牛人辈出。就连女子也不甘落于人后。何香凝,名原谏,广东南海人,1879年生于一个茶商家里。虽然其父亲在香港经商多年,但是并没有受新思潮的影响,依然很传统的想让自己的女儿做一个三从四德,端庄贤淑的乖乖女,于是决定在她七岁的时候开始裹小脚

但是你也知道,广东人一般都具有反叛精神。何香凝自然也不例外,当父母强行给她裹脚时,她都会在夜里偷偷地把裹脚布剪断。经过反复的较量后,父母之后认输放弃,何香凝这才保住了自己的双脚没有像其他女孩子一样变成三寸金莲。

没有裹脚何香凝曾一度给自己造成了窘境,当时即便在香港这样开放较早的城市当中。华人女子如果没有裹脚,依然是会被人歧视的,尤其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当时的何氏夫妇和现在无数爹妈一样,为自己女儿的婚事可谓是操碎了心。天哪,人人都不待见她的小脚,万一成剩女了可如何是好啊。

此时,男主出现了廖仲恺1877年4月23日生于美国加州旧金山旅美华工家庭。六岁时在父亲病故后,随母亲回到广州,投奔时任清政府招商局总办的叔父廖志岗。之后廖仲恺求学于香港皇仁书院学习。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正当何香凝愁嫁时弟廖仲恺正“敲锣打鼓似的宣扬要讨一个没有裹过小脚的人做媳妇”。何香凝的父亲听说后,马上托人求亲。两人一拍即合,于1897年成婚。

你也知道,中国传统当中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而且至今仍有余毒。譬如说家境不好的家庭如果有男孩儿和女孩儿,一般都是女儿外出打工,去供养男孩儿读书,别管她是姐姐还是妹妹。何香凝的家庭虽是生活优渥,但是其父母还是想把其打造成一个传统女人。刚刚也说过,让其裹小脚便是一例。在读书这个问题上,何家也是偏向于让男孩读书,而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渴望求学的何香凝便决定自己学习,这也是何香凝廖仲恺婚后能够琴瑟和谐重要原因。两人时常读书、吟诗、作画,其乐融融。何香凝曾有诗云“愿年年此夜,人月双清”。

20世纪初,廖仲恺何香凝决心去日本求学,在那里他们见到了到孙中山。在孙中山激动人心的演说鼓舞下他们二人决心假如同盟会,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再到后来,他们夫妻二人就成了中国国民党的左派,据杨虎城之子杨拯民回忆,西安事变后杨虎城曾带着他去上海拜会何香凝,那时的何香凝虽然已经年近六旬且腿脚不便,但当提起来西安事变时,仍然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感到不满,并对西安事变的意义作了肯定。

当时上海是夏天,但何香凝却还穿着春装,对此她依然脾气不减当年的解释说自己衣服都送给蒋介石了。九一八事变时送去一套;长城抗战,热河沦亡,又给他送去一套,也给何应钦一套,比喻他们像弱女子一般,竟然不敢抵抗,只配穿妇人衣服;‘一·二八’淞沪抗战,十九路军英勇抵抗,谁知最后却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十九路军只好被迫退出上海,如此屈辱卖国,于是又给蒋介石送去一套。如此一来,可换洗的衣服就不多了,只能穿着旧衣服见客了。但可悲的是蒋介石还是毫无觉悟。

相关推荐:

收藏名人书画的注意

天津天后宫的秋祭大典是怎样的?天津天后宫秋祭大典的活动

大佛岩摩崖造像 少见的元代佛教建筑

粤语歌曲学习–饿狼传说(张学友)

纳西七月会历史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