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19世纪,美国是西方列强中,唯一没有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

发布时间:2017-10-08 栏目:专题 投稿:温柔的日记本

在当下的中国,很多愤青一直把美国当成了我们最大的敌人,思想还停留在那个“打倒美帝,打倒苏修”的时代。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在整个19世纪的清朝对外外交史上,美国人一直在打酱油。除了1844年,美国与清政府签订了《望厦条约》之外,美国几乎没有再出现过。而且在19世纪,美国是唯一一个没有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

一、美国建国初期,与中国做的都是正当生意

美国独立之后,也学着老主子英国的样子,开始进行海外贸易。由于此时在西方世界里,地理知识已经基本普及,商人们知道哪里有钱、哪里是中国。而此时的中国还处于满清王朝的统治之下,老迈的乾隆皇帝沉浸在“我大清万国来朝”的迷梦之中。1784年,刚刚独立的美国就向中国派出了商船,这艘船被命名为中国皇后号。这艘船回航以后,形容了中国的情况,认为中国的市场是巨大的。如果能够把握住这个机会可以使美国迅速崛起,但是必须打败英国这个强大的竞争对手。1812年,美英两国为了争夺全球的利益再次爆发战争,甚至一度在中国南海激战。而清朝的嘉庆皇帝对此事一无所知。

美国在与英国鏖战以后,在对中国的贸易中有了一席之地。美国向清朝出口的主打产品是西洋参,具美国的史料记载:在嘉庆和道光时期,美国每年向中国出口的西洋参都有好几百吨,这种人参美国人一直卖到了现在。除了人参。皮毛生意也是美国人主要经营范围。从1792年到1812年的20年里,美国一共向中国出口了200多万张海豹皮,每年出口的海獭皮也有10000多张。就在英国对华贸易亏损而束手无策的时候,美国人已经开始大赚特赚。到了鸦片战争爆发前夕,美国出口的皮毛几乎成了清朝贵族们的必备之物。

二、美国人始终没有贩卖鸦片

由于清廷奉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外国所有的货物都必须由广州地区的行商们负责接洽,在乾隆末期到道光中期的几十年时间里,广州的行商绝对是中国最富裕的一批商人。无论是哪国的商人都必须给他们好处,他们才会帮助这些洋人们销售货物。清廷广州城西划出了一片空地,供这些洋人们休息货储备货物。西方各国在这片区域里建造了一些列的建筑,中国人把这片区域称之为夷馆。这里先后出现了荷兰馆、英国馆、法国馆、美国馆等机构,建筑上方飘扬着各国的国旗。当然无论从各方面来说都是英国的势力最大,所以各国商馆都以英国人为首。

在嘉庆、道光时期,西方各国已经开始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数量由每年400多箱上升到了17000多箱,清廷为此每年要付出1000万两银子的代价。在那段时间里,西方各国几乎都在通过广州中国走私鸦片,北方的俄国也通过中亚地区向中国内陆走私鸦片。但是美国绝对是一个例外,美国广州的欧立福特洋行被外国人称之为“圣地”。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美国人是大善人,欧立福特洋行只做人参和毛皮等正当生意,从来不涉及任何鸦片贸易。这在西方各国中是绝无仅有的,当时就连丹麦这个一个三流国家也在向中国走私鸦片

在改革派的建议下,清廷道光皇帝派遣湖广总督林则徐前往广州,负责禁烟问题。林则徐到达广州以后,先礼后兵,迫使西方商人们交出了20000多箱鸦片。本来这个数字没有这么多,英国人为了逃避清廷的搜查,减少自己的损失,将1700箱鸦片交给了从不涉及鸦片生意的美国人保存。美国人先是非常爽快的接受了英国人的请求,将这批鸦片藏进了自己的仓库。不过,再然后这些美国人主动向林则徐报告了这个事情。这下子英国鸦片一点不剩全部被查封,英国的商务代表对这些美国人咬牙切齿,但又没有任何的办法。

相关推荐:

张果老成仙的故事

异象与处境

湖北土话—湖北荆州方言(一)

南齐王慈的柏酒帖是怎样的?柏酒帖的简介

他靠盗墓起家当上国主,临终给儿子留一份遗嘱,千年后竟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