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谁能想到,毛主席与父母的感情竟然那么深,感动

发布时间:2017-10-09 栏目:专题 投稿:土豪的香菇

文七妹长沙的这段时光是快乐的。其时正值五四运动风起云涌,她得以亲睹由她的大儿子毛泽东等人组织的湖南新文化运动,这是她一生中唯一一次见过的大世面。但“五四”运动所倡导的民主、科学还未来得及引进西方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文七妹大概也没有那个条件接受最先进的医学治疗,她与那个时代大多数患病的中国人一样,只能坐等命运的安排。再加上她一生节俭,在城里吃喝每天要花钱,大家的朝夕伺侯又使她过意不去,便提出要回韶山,大家都留她不住。

于是,文七妹在“五四运动”的余波中,由毛泽民陪同回到韶山疗养,艰难地过着她一生中最痛苦也是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她在翘首盼望游子归来,但她依然一如既往地独自默默承受痛苦,只在心灵和梦中与儿子相会。转眼到了夏天,天旱燥热,毛泽民母亲大汗淋漓,便端来一盆温水,对母亲说:“娘,天太热,你身上都湿透了,我来给你擦个澡吧!”

母亲嗔怪道:“你都是个男子汉了,怎么能给娘擦澡呢?”

泽民自有他的道理,执拗地说:“我是娘的崽儿,怎么不能给娘擦澡呢?”

文七妹见说服不了儿子,便假装生气地用手在他头上拍了两下。

与其说是拍了两下,倒不如说是轻轻爱抚两下。不料想,就这两下,毛泽民的脸立刻就憋红了,泪珠儿在眼圈里打转,好像随时都能滚落下来。文七妹看着儿子好像是受了多大的委屈似的,不解地问:“润莲,我又没有打疼你,你为什么要哭呢?”

母亲这么一问,毛泽民的泪珠反而流出了眼眶,对母亲说:“就是因为娘没有打疼我,我才想哭。娘若是打疼了我,把我头上打起两个包来,我反倒会笑。娘打不痛我是娘身体不好,没有力气,我就想哭。娘辛苦了这么多年,我希望娘身体能好些,多享几年福啊!”

文七妹听到儿子这样说,心里一阵酸楚,爱怜地抚摸着儿子的头说:“你这孩子,尽讲些反道理!哪有打疼不哭,打轻才哭的道理呢?娘知道润莲孝顺,但毕竟你给娘擦澡不方便,还是请邻居奶奶帮娘擦吧,娘不会让奶奶白受累的。”听母亲这样说,毛泽民才没再说什么,慢慢退出去了。

韶山毕竟闭塞,缺医少药,文七妹的病不久开始恶化,连忙给长沙带信。

1919年8月20日,文七妹妹弥留之际,张着嘴,像是有很多话要说。

母亲,您老还有什么话要说吗?”毛泽民流着泪问。

文七妹已经话不成句了,断断续续地说:“泽民……你……,你们兄妹四人,只有泽建一个女儿,你,你三兄弟都比她大,你们要把她当成亲妹妹看。我,我不行了,只希望你们好……”

泽民点点头,道:“母亲,你放心,我们一定把泽建当亲妹妹看。”

母亲疲劳地点点头,不一会便进入了昏迷。最后,这位操劳一生,俭省一世的贤良女人文七妹,躺在病榻上流着眼泪,拉着丈夫的手,望着守护在身旁的儿子泽民,一声轻似一声地呼喊着:“石三伢子……石三伢子……”声音如游丝般地渐渐消逝在上屋场上空……

毛泽东、毛泽覃兄弟俩日夜兼程,赶回上屋场。然而,兄弟两人再也见不到母亲那慈祥可亲的面容了。毛泽民泣不成声地告诉哥哥和弟弟,妈妈已经入棺两天了。

临终没有见上母亲一面,给两兄弟留下了终生遗憾。几天来,毛顺生父子和毛泽建一直守护在文七妹的灵柩前。面对慈母英灵,在黯淡的油灯下,毛泽东思绪万千,含泪写下了《祭母文》,“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报亲时。”人子之情,地厚天高。后来,毛泽东在给好友、一师同学邹蕴真的信中说,世界上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而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他说我的母亲属于第三种人。高度赞扬了母亲诚实忠厚、勤劳俭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美德。

七妹的突然去世,给了毛家人沉重的打击,尤其是毛顺生,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几乎陷入了人生的低谷,他几乎放弃了所有的生意,整天默思无语。客观地说,毛顺生文七妹的婚姻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之前,他们在一起生活了五年。毛顺生是独子,又比文七妹小三岁,五年的共同生活使他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是一种牢不可破的、由亲情升华至爱情的感情。尽管毛顺生比较固执、倔犟,但他的骨子里是深爱着文七妹的。

看着毛顺生这个样子,毛泽东好像忽然一下子读懂了父亲。父子目光对视,以往的“互不相让”已彻底淡化,父亲明显地增加了慈祥,儿子也学会了理解和宽容。父子的距离似乎一下子拉近了。

毛泽东没有沉浸在悲痛中不能自拔,他懂得化悲痛为力量是对母亲亡灵的最好安慰。他在悲痛的深渊里尽力爬上岸来,把目光从一个家庭的小范围移开。小家只是一滴水,毛泽东已将它汇入到国家这条大河中。

“头七”过后,毛泽东和小弟便含泪和家人告别,返回了长沙

1919年10月,毛顺生偶感伤寒,毛泽东安排父亲在堂伯父的陪同下,来到长沙。一来是给父亲治病,二来是让父亲消除一些忧愁。当时,毛泽东正在从事“驱张运动”,但他还是尽量挤出时间来照顾父亲

我们现在能看到一张毛泽东父亲、堂伯父和弟弟的合影,就是那个时候照的。照片上,毛泽东的右臂缠着黑纱,他的脸部表情告诉我们,他尚处在失去母亲的悲哀之中;而毛顺生也明显消瘦,他浓黑的眉毛,突起的颊骨,显示着他性格上的倔犟。他是由小儿子扶着的,他的腰已显得弯曲无力,他不得不双手强撑在膝上。老人家17岁开始当家,到33年后的此时,已是非常憔悴。

1919年10月,毛泽东父亲毛顺生(左三)、堂伯毛福生(左二)、弟弟毛泽覃在长沙合影。

毛顺生在省城目睹了“驱张运动”的盛况,他极为儿子担心。十多年前,儿子在故乡就曾无数次与他、与族长和一切看不顺眼的事情做对,如今竟然与堂堂省督干上了!儿子已是高飞的鸟,父亲管不着了。同年11月底,毛顺生在忧虑中回到了韶山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20年1月23日(农历1919年十二月初一),即文七妹过世后仅三个半月,50岁的毛顺生老人,悲痛过度,加上有病,又追妻驾鹤而去了。他临终没有合上双眼。他一生养育了三个儿子,备受艰辛,振兴家业的梦才实现一半;大儿子和小儿子都未能回来见上一面,只有次子泽民守在身边。

毛泽东既未送终,也未奔丧,此时他正奔走于长沙、武汉和北京之间。父亲去世的事,他根本也不知道。直到1921年春节过后,毛泽东才和小弟弟毛泽覃从长沙回到韶山

故乡依旧,家舍却是格外凄凉了。毛泽民毛泽东和毛泽覃带到了父母的合葬墓前,兄弟三人肃立于连块像样的墓碑都没有的坟前,想着父母含辛茹苦的一生,想着中国众多苦难深重的百姓,毛泽东从心底发出一种强烈的呼唤:我们这一代,再不能像父辈那样生活了!

相关推荐:

米注山【第九场】

两鬼争物

鄂伦春族的民俗礼仪知多少

秦汉书法 夏阳扶荔宫砖文

道教蕴含了什么哲学?概述道教哲学的思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