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清朝灭亡后 满清皇室的伙食标准有没有低?

发布时间:2017-10-11 栏目:专题 投稿:花痴的枫叶

清朝灭亡后,根据民国政府的优待条例满清皇室仍然住在紫禁城,而且皇帝尊号依旧保留,以外国元首的待遇来对待他们。每年民国政府还拨一笔款给逊位的清王室,养着他们

本身紫禁城里的一些财产,国民政府都是没有动的,这些财产够吃好几辈子了。所以退位满清皇室,应该说生活还是过的不错的。

而且小朝廷还有一些自己的经济来源。

这个经济来源是这样的,清王室虽已退位,但尊号还保留着。在人们看来皇帝还是存在的,再说几千年的皇帝制度,突然没有了也不习惯。那时很多的人依然对满清逊帝十分尊崇,包括外国的领事,满蒙的王公贵族、活佛,甚至包括民国政府的一些高官,经常跑到紫禁城来,向溥仪皇帝磕头。

并且当时北洋政府的很多高官封疆大吏,为了凸显自己的地位,每逢婚丧嫁娶等重大事情,总是想方设法弄到溥仪赐字。溥仪年纪是小,字当然一好不到哪里去,但是无妨,毕竟是皇帝的字,名头在那里摆着。写字肯定得给钱啊,皇帝的字更是是一字千金。你可以算算,溥仪每年要写好多副字,那可能够挣不少的外快呢!

因为各种优待条件没有改变,以至于退位满清小朝廷依然过着较为奢靡的生活。

就拿皇帝伙食来说吧,并没有降低,还是非常奢侈的。

专门伺候溥仪的御前太监就有五十多个人,这些人全是挑选的聪明伶俐,年轻的太监,穿的都是绫罗绸缎,给皇家干活自然不能穿太差,不然丢面子。下课的皇帝,总归还是皇帝皇室还是皇室这个血统改不了。

这些太监随时随地在溥仪身边听从溥仪的差遣,每当溥仪要吃饭的时候,吩咐一声“传膳”,这些御前太监就赶紧忙前忙后动起来了。

溥仪专门吃饭的地方是在紫禁城的东暖阁,他吃饭的排场也非常大,基本上不亚于慈禧太后。

有四张大的八仙桌给拼起来的,要上六七十多道菜。你可以想象,这六七十多道菜溥仪是肯定吃不完的,很多菜他甚至连一口都不会尝,可能就已经吃饱了。这六七十多道菜只是御膳房专门为皇帝准备的,除了这些,太妃为了体现关心溥仪的成长,还会特别吩咐让精心准备额外的二十多道菜肴。这样算起来的话,就有八九十道菜肴。当年慈禧太后用膳也就这个规模了。

然而按照规定,自满清退位之后,皇家在用餐方面要削减,不能搞的太铺张浪费了。毕竟有的中国老百姓连稀饭都喝不饱,你这整太铺张,容易引发民愤。

这还只是菜,米饭还有三四种呢,当然不可能每样都吃的,甚至都不大吃米饭就饱了。还有十几种饭后小菜、蔬果之类……

所以,如果你要问满清灭亡皇室伙食有没有降低,其实一目了然嘛——当然没有降低,依然奢华无度。

另外,紫禁城里用水也是特别的讲究。满清灭亡他们仍然保持着康熙时候传下来的一个传统,就是从北京的西郊玉泉山取水,他们称这为玉泉水。

每天下午一头毛驴车,拉着玉泉山的玉泉水进入北京城。别看这只是一个运水车,但是特别的牛,这个毛驴车进出北京城没人敢拦。因为车上插了一个小黄旗,表示这是“皇家运水专车”。全北京城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满清皇家的运水车。甚至在当时军阀混战的年代,北京城经常搞戒严,只是这个运水车仍然畅通无阻,连通行证都不要。

可见民国政府(包括各个派系军阀)对满清退位皇室是非常的优待,非常照顾的,也能看出他们骨子里对皇帝根深蒂固的尊崇。

关注中外历史、罕见老照片、逸闻秘史、探索神秘、奇异事件,大嘴侃历史 微信号dazui100

相关推荐:

澳大利亚的“国鸟”—苍蝇

傣族"赶摆" :一个充满浓郁民族特色的节庆活动

辽宁省千山香积寺塔

甘愿放弃荣华富贵画牡丹为生的恽寿平

苏联在中国领土上撒野,毛主席斩钉截铁地说了脍炙人口的十六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