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活在梦里的霸主,他要统一世界,却被人关在笼子里游街

发布时间:2017-10-11 栏目:专题 投稿:光亮的冰棍

说到春秋五霸,有两个版本,最流传的一个版本就是齐桓公姜小白、晋文公姬重耳、楚庄王熊侣、秦穆公嬴任好,以及宋襄公子兹父(或子兹甫)。另外一个版本就是去掉秦穆、宋襄,加上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这七人中,其中六个人都切切实实当了一方霸主,最弱的秦穆公也至少霸了西戎。为什么只说六人,而不说另一人呢?因为此人的“称霸”,实在是一个并不太好笑的笑话,他并没有当成霸主,最终也被人极富喜剧性的给给搞掉了。这个苦命大爷就是宋襄公

在这七霸中,割据河东东部的宋国最为弱小,宋国是商纣王同父异母兄微子开的嫡传子孙。周朝在防范宋国的同时,也给予了宋国极高的政治地位,可以和鲁国相比。《诗经》有风、雅、颂,颂只限于周王朝外加鲁国,但宋国却也可以入《颂》,其他再大的诸侯国,如晋齐秦只能入《风》。宋国家世高贵,而且民风尚强,但却出了宋襄公这样的千古奇葩,让人不解。

宋襄公在历史上的标签,最大的一个就是“仁”。仁慈,仁爱,仁君,总之,宋襄公最想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仁”,然后以道德感化这个禽兽横行的世界,以仁制霸。

宋襄公仁吗?其实这位仁兄很虚伪,比如父亲宋桓公将死,本是太子的他却请求立自己的哥哥子鱼继位,理由是哥哥仁贤。实际上宋襄公这在给自己脸上贴金,他根本就不想让位,只不过借哥哥替自己打广告。不过,宋襄公本人的人品倒不坏,至少没有做到伤天害理的时候,对人也仁,只是有时仁的近乎迂腐。

即使是宋襄公“仁”,他也不是把仁当成一种道德教化,而是把仁当成武器,来为自己的称霸之路保驾护航。事实上,宋襄公野心勃勃,一心要做江湖第一大霸,有野心的人会是一个仁到极致的人物吗?从来没有这样的人。

宋襄公不是傻子,他知道宋国实力还较弱小,不会主动跳出来冒充江湖老大,这样容易被人胖揍。齐桓公在葵丘称霸,真是万国来朝,宋襄公也来拜贺姜小白制霸武林。当看到姜小白威风八面的那一刻,宋襄公再也不淡定了,他极度渴望做姜小白第二。

起初,宋襄公并不是一个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封闭式人物,他也知道励精图治,他和兄长子鱼一起为强大宋国而努力。“使子鱼为左师以听政,于是宋治”。宋国综合实力越来越强,这也助长宋襄公称霸的野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秋大霸齐桓公不再强势,齐国内部形势不稳。千古一相管仲为保住齐国太子姜昭的地位,和宋襄公达成共识,姜昭继位后,如果他受到威胁,宋襄公就要出兵帮助姜昭

这就好比新兴的美国可以插手清帝国的帝位传承,美国人能不愿意?所以,宋襄公对管仲这个决定欣喜若狂。

齐桓公在内乱中死去,成为一块臭肉,齐国大乱,姜昭逃到宋国齐国几大公子继续争位。宋襄公看到了发财机会,决定武力帮助姜昭齐国继位,这样就能一举确定自己霸主地位,至少可以从齐国捞到大笔好处。宋襄公告诉齐国人:必须立姜昭为齐侯,否则宋兵就要过境。此等粗暴干涉他国内政的行为,可与仁义是半点不沾边的。当然,宋襄公如此强硬,也是宋国实力确实达到了一个新的临界点。没有物质的极大丰富,就不要幻想骑在别人头上。

公元前642年,宋襄公纠集曹卫等国,组成“联合国军”,杀向齐国,并把群龙无首的齐军杀得惨败。易牙等人扛不过宋襄公的暴打,只好不情不愿的迎回姜昭,立为齐君。《左传》称“(宋襄公)立(齐)孝公(即姜昭)而还(回宋)”。

宋襄公扭转了齐国政局,在客观上,他距离称霸已经近了一步,但也仅仅是近了一步而已。梦,也只是梦。

宋襄公以为自己姜昭有恩,姜昭必然心甘情愿地做自己的傀儡。只是他没想过,齐国是超级大国,一时混乱之后,依然是超级大国的底盘,姜昭怎么可能做二流国家的傀儡?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身板,再衰弱也不会做日本的小跟班。还有当初跟着宋国入齐的曹邾卫等国,他们也不愿意当宋国的小跟班,毕竟齐国太大,国力一旦恢复是惹不起的。

一年后,姜昭就召开了联合国大会,要恢复齐桓时代的制霸格局,邀请了很多国家,如梦国,蔡国,陈国等一线二线强国,却没有邀请新兴的准一线大国宋国,让宋襄公极没有面子。这次会议其实还有一个隐性议题,就是如何抵制宋国的称霸,毕竟宋国称霸,对大家都没好处。

宋襄公一直认为自己是第二个齐桓公,结果被自己救的人结实地赏了一记大耳光,宋襄公愤怒可想而知。他先是把不愿当自己小弟的曹国暴打一顿,然后在外交战线上准备拆齐国的台,他要同楚成王熊恽结盟,共同对付齐国楚成王也是一代霸主,他更不可能甘居宋国之下,但楚成有办法。

鹿上之盟,楚成带兵进入宋境,说要是尊宋襄公为江湖盟主,宋襄公笑的合不拢嘴。兄长子鱼劝他不要鬼迷心窍,楚国这是在给你挖坑,宋襄公不听。结果很喜剧,宋襄公兴冲冲的赶到孟地,可等来的却不是熊恽的奴颜卑膝,而是楚兵的刀枪。在楚成的狂笑声音中,楚兵把宋襄公捆成了大粽子(虽然当然还没粽子),扔在地上。

更可笑的还在后面,楚成实在恶搞,他把宋襄公关在笼子里,用囚车在宋国境内四处乱窜,让宋人好好欣赏他们霸主的无上英姿,宋襄公气的脸都绿了。不过,楚国还没有一口吞下宋国的时候,羞辱几番宋襄公,就把这个二货给放了,调解人是鲁僖公。

熊恽这么搞宋襄公,其实就是想给他一个教训:年轻人不要狂妄,先修修道行再说。要论霸主齐桓公之后,最有资格和实力的,就是楚王熊恽,齐桓公都拿熊恽没办法。熊恽还没上位,宋襄公倒急火火的当霸主,可有哪个国家认他这根葱呢。

如果换了别人,受此羞辱,应该向勾践那样(当时还没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教训后再找吴国复仇。勾践能复仇成功,这和越国实力上升有根本关系,可宋国楚国在实力上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宋襄公不管这些,他一定要找熊恽讨一个说法。

到了公元前638年夏,宋襄公不知道从哪搜罗了一帮跳蚤小国,杀向了郑国……

郑国和宋国本来无仇,但郑国是楚国的小弟,宋打郑,实则是削弱楚国之左侧战略支点,然后断绝楚国北上的可能。从这点看,宋襄公还是有一点战略意识的。但问题在于,楚国实在太强大了,强大到齐桓公都畏楚如虎,宋国又何能楚为?

楚成自然不会坐视郑国被打,立刻率兵北上杀来,要再给宋襄公一个教训。听说楚成亲自带兵,宋襄公大喜,他苦苦等待的复仇机会终于来了,宋军来到泓水北岸,静静地等待楚军过河。

宋军有没有可能战胜楚军呢?还真有!那就是子鱼提出的一个正确建议:楚军要北上,必须渡过泓水,那就等楚军一半主力渡河后,宋军立刻发起攻击。楚军一半岸上,受我之击,势必回河逃跑,又必与河中楚军相挤,其势大乱,那时我军必能一鼓而克楚。

不知道宋襄公脑袋是不是被驴踢了,他竟然拒绝了子鱼这个千载难逢的妙计,坐视楚军上岸。子鱼又出一计,趁楚军还没有列好阵势,乘机杀过去,楚军必败,又被宋襄公拒绝,说了句“不鼓不成列(列阵)”。不等敌人立足未稳之际攻击,而是给敌人时间从容布阵,世界上哪有这么愚蠢的军事家。宋襄公这么做,估计是霸主心理在起作用,如果偷袭河中楚军,固然能成功,但毕竟有损霸主的堂堂之威,他想光明正大的战胜楚军。这样,诸侯才会服他,他更看重的政治意义。

他跟楚成客气,楚成可不会跟他客气。之前楚成还担心宋军搞个偷袭,结果宋军竟然没动静,楚成差点笑出声来。他怎么就摊上这个活宝对手,那就真不必客气了。

更可气的是,子鱼劝他主动发起进攻,宋襄却说楚国阵中有不少老年士兵,他怎么能向这些老年人下手呢,这太不尊重老人了吧。即“不伤二毛”。可他没明白的是,这伙楚国老年人来,就是要砍他这个“仁君”的。

宋军向楚军发起总攻。换个比喻,就是蚂蚁向大象发起了总攻……

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大象一脚就把蚂蚁给踩扁了,宋军惨败。

这还不算最惨的,最惨的是,在混战中,楚军一通乱箭,正好有一支箭射中了宋襄公的大腿,宋襄倒在地上,还破口大骂楚军不讲战争道德,下黑手。好在子鱼快一步,拽住这个活宝弟弟,逃回宋国

小命暂时是保住了,但因为伤势实在太重,勉强挨了大半年,一代“霸主宋襄公子慈父病死。霸主没当上,反而留下了一大笑柄,宋襄公什么也没有捞到。

春秋无义战,大家都在争地盘,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讲仁义道德的,要么是嘴上说说而已,如齐桓公,要么就是宋襄这样的千古奇葩。和敌人讲道德,如同开门揖盗,自己把头伸过去等着敌人来砍,岂非愚蠢至极?

只是可惜了子鱼,如果他当宋国君,以他的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断不至于像弟弟那样,把好端端一个二线准强国搞成这个滑稽模样。关于宋襄公滥施仁爱反遭惨败的事情,北宋苏轼有过一篇《宋襄公论》,写的非常深刻,全录如下:

鲁僖公二十二年冬十一月一日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苏子曰:“《春秋》书战,未有若此之严而尽也。宋公,天子之上公。宋,先代之后,于周为客,天子有事膰焉,有丧拜焉,非列国诸侯之所敢敌也。而曰“及楚人战于泓。”楚,夷狄之国,人微者之称。以天子之上公,而当夷狄之微者,至于败绩,宋公之罪,盖可见矣。而《公羊传》以为文王之战不过此,学者疑焉。故不可以不辩。

宋襄公非独行仁义而不终者也。以不仁之资,盗仁者之名尔。齐宣有牵牛而过堂下者,曰:“牛何之?”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夫舍一牛,于德未有所损益者,而孟子与之以王。所谓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三代之所共也。而宋襄公执鄫子用于次睢之社,君子杀一牛犹不忍,而宋公戕一国君若犬豕然,此而忍为之,天下孰有不忍者耶!

泓之役,身败国衄,乃欲以不重伤、不禽二毛欺诸侯。人能紾其兄之臂以取食,而能忍饥于壶餐者,天下知其不情也。襄公能忍于鄫子,而不忍于重伤二毛,此岂可谓其情也哉?桓文之师,存亡继绝,犹不齿于仲尼之门,况用人于夷鬼以求霸,而谓王者之师可乎?使鄫子有罪而讨之,虽声于诸侯而戮于社,天下不以为过。若以喜怒兴师,则秦穆公获晋侯,且犹释之,而况敢用诸淫昏之鬼乎?

以愚观之,宋襄公,王莽之流。襄公以诸侯为可以名得,王莽以天下为可以文取也。其得丧小大不同,其不能欺天下则同也。其不鼓不成列,不能损襄公之虐。其抱孺子而泣,不能盖王莽之篡。使莽无成则宋襄公。使襄公之得志,亦一莽也。古人有言:“图王不成,其弊犹足以霸。”襄公行王者之师,犹足以当桓公之师,一战之余,救死扶伤不暇。此独妄庸耳。齐桓、晋文得管仲、子犯而兴,襄公有一子鱼不能用,岂可同日而语哉。自古失道之君,如是者多矣,死而论定。未有如宋襄公之欺于后世者也。

相关推荐:

摩利支天

门巴族起名风俗

国家领导请卖粪箕的他做官,他却逃了,他后来成为千古名相

二战时法国被德国占领的沦陷区:也有慰安所,也有慰安妇

他是刘备三大谋士之一,他的意外死亡,间接造成了荆州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