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毛主席称他湖南第一人,梁启超称他五百年来第一伟人!

发布时间:2017-10-13 栏目:专题 投稿:落寞的睫毛膏

左宗棠是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之一。这四大名臣之中,左宗棠曾国藩都是湖湘人。

毛主席曾说,纵观近代湖湘名人,无出“曾左”。

“曾左”中的曾国藩却由衷地赞誉左宗棠才是“当今天下第一人”。

梁启超比曾国藩更夸张,说左宗棠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

然而,早期的左宗棠在科场上并不顺利,功名止于举人,转而留意农事,不再参加科举考试,学诸葛亮“躬耕于南阳”,遍读群书,钻研地理舆地、兵法,自比为诸葛亮,以“今亮”、“小亮”自称。他目睹朝政腐败、经济凋敝,忧生伤世,在室赋联自励云:“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1837年,两江总督陶澍回乡省亲,看到左宗棠书写的另一副对联“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赞不绝口,将他纳入自己的幕府,并结为亲家。

虽然科举之路不顺利,但左宗棠的私人声望,却是连年看涨,以至于鸦片战争出尽风头的林则徐,发配新疆劳改的时候都听说了他。当时林则徐人在伊犁,却判定出对面俄罗斯狼子野心,成日长吁短叹,忧心哪天大西北沦陷。知道听说了左宗棠的名号,后来重新出山为官后,特意跑到湖南慕名相见,俩人在林则徐的座船上畅谈了整晚,终于谈得林则徐心情舒畅,临别时兴冲冲拍着左宗棠的肩夸奖:能够继承我的志向的,非君不可。还特意赠给左宗棠一幅对联,尤其惊人的是,这幅对联的落款,竟是“愚弟林则徐”。

也就是说,在放眼看世界的老前辈林则徐眼里,这位叫左宗棠的毛头后生,其身上的惊世才华,足够让自己叫声大哥。

也正是这样的敬佩,使林则徐自己的“大哥”左宗棠,留下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托付: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得着。

尤其精准的是,多年以后,左宗棠果然如林则徐期望的那样,率领数万湘江子弟兵,踏上了从沙俄手中解救大西北的铁血征程。在他那段生命中最闪耀的激情年代里,无论怎样艰辛颠沛的时段,林则徐自称愚弟的这幅对联,总被左宗棠恭恭敬敬,挂在住处的墙壁上。在《中俄伊犁条约》终于落笔成定局,大清如愿收复西北国土后,抬棺出征立下不世之功的左宗棠,闻讯后毫无得意,反而满面怀念的告诉幕僚:能得到林则徐当年的托付,才是自己一生的荣幸。

当然话说回来,虽然最赏识左宗棠的是林则徐,但真正成就左宗棠仕途进步的,却是胡林翼

基本也在与陶总督结亲家的这段时间,左宗棠结识了同为湖南老乡的贵州安顺知府胡林翼

胡林翼左宗棠惺惺相惜,盛称左宗棠才智超群“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林则徐能得以与左宗棠会面,也更多亏了胡林翼的引荐。胡林翼是这样向林则徐介绍和推荐左宗棠的:“湘阴左君有异才,品学为湘中士类第一”。

左宗棠林则徐这次几乎决定了中国新疆命运的会面后,仅仅过了10个月,林则徐就在担任钦差大臣赴广西平定太平军途中病逝了。而左宗棠则先后入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幕府,为平定太平军筹划。

骆秉章是广东花县人,和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是同乡,曾任江南道、四川道监察御史等职。深得朝廷信任,于1850年任湖南巡抚。1852年太平军进攻桂林,杀入湖南骆秉章担当起了治军平乱的重责。

骆秉章左宗棠大19岁,却对左宗棠“推诚相与,军事一切,专以相付”,高度信任。

甚至,在骆幕,左宗棠包办了所有一切撰写奏折及批答地方禀函,身为巡抚骆秉章“但主画诺”,对左宗棠的“行文书不复检验”。

可以说,左宗棠几乎成了把持湘抚衙署的人物。

有一则小故事说,某次骆秉章在后衙洗脚,突然听到前面响起炮声,急问左右,何事放炮?回答说:左师爷在拜发奏折——巡抚皇帝奏报军情,奏折交差官出发时,须放炮表示恭敬,因而叫“拜折”。也就是说,左宗棠竟以巡抚的名义把奏折拜发了而身为巡抚骆秉章却毫不知情。

湖南官场也因此流传有“文武官绅非得左欢心者不能得意,而得左欢心者无不得意”、“巡抚专听左宗棠,宗棠以此权重,司、道、州、县承风如不及矣”的说法。

也正是左宗棠的鼎力整治,骆秉章“内绥土寇,外协邻军,东征兵源、饷源倚之为根本。湖南屹然强国矣”。

左宗棠的和骆秉章,可谓宾主相得。

当然左宗棠能发展得如此如鱼得水,另一个原因也必须说:此时大清的官场上,里里外外,都是极度腐败。具体到行政办事上,领导手下,更是坑货扎堆。但凡是想办点政绩的官员,没有一个不抓狂的。

因此对骆秉章来说,左宗棠的到来,才真个叫雪中送炭。不但能干活能扛压,更重要一条,能替他当恶人。性情孤傲强硬的左宗棠,从不顾忌所谓的人际关系,骆秉章麾下的坑货官员,只要让他撞见了,轻的一顿骂,重的一顿告状,稍不留神就是一顿整治,相当能下狠手。如果套周星驰经典电影《大话西游》里的比喻,骆秉章就好像那取西经的好人唐僧,至于左宗棠,便是那背锅的孙悟空。唯一不同的是,厚道的骆师父不太爱念紧箍咒,所以很多时候,左宗棠的撒泼,也就常动静大得没边。

但人生虽然很像西游记,却到底不似西游记那般玄幻,相反残酷的吓人。高调能干的左宗棠,不知不觉间,背后早扛满了怨毒的目光。无数明枪暗箭早已弹药充足,就等着凶残的杀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1858年,发生了一件震惊朝野的“樊燮事件”。

樊燮,永州镇总兵,是个有贪污劣迹的官员,此人是个武官,却几乎不骑马,只坐八人大轿。被讥讽为:“轿子总兵”。有一次检阅新兵,他竟让侍从把轿帘掀起,自己坐在轿子里面阅兵。据此,湖广人编了一条歇后语:“樊总兵阅兵——坐着看。”

如果说大清官场坑货遍地的话,那么这位樊燮大人,可以数得上其中的战斗机级别。

因为这人除了会混之外,更十分会贪会捞,整人整事,手段也十分龌龊,属于那种坐得住班房更耍的了流氓的无赖型官僚。湖南官场上,很早就是知名的滚刀肉一枚。

这年,樊燮任职满四年,循例奏请进京面见皇帝。进京期间,与其交好的湖广总督官文奏请将樊燮升为署(即代理)湖南提督。

其实,也在这年的早些时候,骆秉章赴京入觐,曾跟咸丰皇帝谈到过樊燮的贪腐行为,并说回去后将查明实情,再据实参奏。

骆秉章不早不晚在这个时候和咸丰皇帝樊燮的污点呢?

也是事出有因。

永州知府黄文琛和樊燮同是湖北人,两人一文一武,同驻永州。可是,这年石达开从南京出走,转战于湖南一带,攻城掠地,形势紧急。樊燮却不筹战守,日日置酒高会。黄文琛苦劝无果,便到省城向骆秉章诉苦,并大说樊燮的坏话。樊燮的劣迹一抓一大把,黄文琛说了,骆秉章也就放在心上了。

骆秉章守土有责,樊燮这么为非作歹,又不作为,他如何忍得住?于是就趁上京的机会跟咸丰帝说了樊燮的丑行。

可是,咸丰帝却把这事给忘了,于11月13日准了官文的奏折

也就是说,樊燮算是正式升为署湖南提督啦!

骆秉章那边并不知晓,他回到了湖南,老老实实展开调查,已充分掌握了樊燮贪污公款的实据,于11月29日上《参劾永州镇樊燮违例乘舆、私役兵弁折》参劾樊燮,列举其主要罪名:“私役兵弁、乘坐肩舆、挪用公款建私人房屋”。

“乘坐肩舆、挪用公款建私人房屋”在当时而言,都不是大问题,主要是“私役兵弁”这一点。

骆秉章奏折中说,永州有2000多名兵弁,但每次围剿“粤匪”(太平天国部队)要从永州镇请调兵力,樊燮发来的兵弁从来不超过两百名。骆秉章对此事的定论是:“玩视军务,希便私图”。

把朝廷的军队当成了你的私奴,找死!

咸丰帝龙颜大怒,下旨将“交部严加议处,即行开缺”。

次年2月28日,骆秉章再上《已革攀总兵劣迹有据请提省究办折》,指出樊燮“提用银九百余两,公项钱三千三百余串,又动用米折银两”。

咸丰帝再下旨,将尚在湖北省亲的樊燮一撸到底,“押解湖南,听候查办”。

樊燮由一省提督变成了阶下囚,内心的愤怒可想而知。

他决定发起反击。

反击的路数当然不说反咬骆秉章贪污(事实上骆秉章也没怎么贪),那么,能击倒骆秉章的,就是左宗棠越俎代庖、反客为主的作法。

于是,1859年四月,樊燮分别向湖广总督衙门和北京都察院呈诉状,一方面为自己鸣冤,一方面大陈“湖南一印两官,政务为劣幕左宗棠把持”之事。

官文看到自己保举的樊燮落到这个下场,脸上无光,也加入到打击骆秉章左宗棠的行列中。该年12月25日,他也向咸丰帝上了一道《奏为密陈遵旨查办湖南巡抚骆秉章奏折及亲供帐簿涉及情形事》,指控左宗棠深得骆秉章信任,有把持湖南军政之嫌。

这可是正击中了左宗棠骆秉章的要害,朝廷一旦认真核查起来,两人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清稗类钞》里甚至说咸丰帝因此下密谕,说:“左某如果有不法情事,即行就地正法。”事实上,咸丰帝并没有这样冲动,而是将骆秉章奏折自己的批谕一并交给官文,要求官文不动声色地秘密调查左宗棠

不管怎么样,樊燮骆秉章这么一反击,够骆秉章受了。

实际上,樊燮骆秉章这一反击,主要目标就是骆秉章左宗棠不过是一根引线。

民间不知,一直流传为樊燮左宗棠有私人恩怨,说左宗棠恃才傲物,曾经掌掴过樊燮樊燮为报复,才状告左宗棠,纯属以讹传讹。

左宗棠本人与樊燮素味平生,无怨无仇,对于自己卷入此案颇感意外。他在给好友胡林翼的信中,他表示自己清楚在湖南得罪了不少人,但却未料到会被樊燮所牵涉。

不管怎么样,骆秉章自己为案中人,自然不敢轻易置喙,老成练达如曾国藩胡林翼等人,也不敢随意上疏。

曾国藩胡林翼虽然都是带兵大员,正担当重任,但都是外臣,一旦贸然上疏,就会有拥兵要挟之嫌。

关键时刻,是与左宗棠同为湘阴县人的翰林院编修郭嵩焘起了作用。

郭嵩焘与左宗棠志气相投,结为至交。

不过,此案发生时,郭嵩焘已经失宠,他只好请与自己同值南书房的潘祖荫帮忙上疏保全左宗棠

潘祖荫是道光朝大学士潘世恩的孙子,十七岁就中进士、点探花,深为咸丰帝宠信。他听郭嵩焘讲述左宗棠事迹,立刻去见皇帝,说起左宗棠,极力推崇,说左“才可大用”,还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咸丰帝耸然动容。

1860年十年二月,骆秉章左宗棠案昭雪;左宗棠还得到了重用,为“襄办署两江总督曾国藩军务”。

樊燮不可能会想到,他这么一弄,竟然成全了左宗棠。他本人灰溜溜地回到了湖北恩施县城内的梓潼巷老家。

据刘禺生《世载堂杂忆》记载,樊燮回家后,认定骆秉章告发自己的状纸是左宗棠写的,而且,状告自己的初衷也出自左宗棠,对左宗棠恨之入骨,曾置酒宴父老,说:“左宗棠一举人耳,既辱我身,又夺我官,且波及先人,视武人为犬马,我宅已定,敬延名师,教予二子,雪我耻辱,不中举人、进士、点翰林,无以见先人于地下。”

他把报仇雪耻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他膝下有两子,长子增陶早死,次子增祥,聪明好学。樊燮在家建“雪耻楼”,延聘名师教子,并在楼上立一块木牌,名“洗辱牌”,上书六字:“忘八蛋,滚出去”。(这里非作者错别字,的确是上书此忘字)

告诫儿子不中进士、点翰林,无面目见先人于地下。又特制一套妇人的服装,令樊增祥穿在里面,说:“考秀才进学,脱外女服;中举人,脱内女服;中进士,焚洗辱牌,告先人以无罪。”

光绪三年,三十二岁的樊增祥进京会试,终于考中进士。樊家宴客三天,当众烧掉了“洗辱牌”。

刘禺生自己说,他去恩施,曾探访樊燮故居,当年的雪耻楼巍然尚存,楼上木板壁上有稚嫩的笔迹,写“左宗棠该杀”五字。又说,樊增祥后官陕西布政使,因朝廷有令,凡左宗棠立功省份建有专祠,春秋致祭,永享俎豆。樊增祥致祭,说:“宁愿违令,不愿获罪先人。”

刘禺生为同盟会元老,民国元勋,笔者手中的《世载堂杂忆》,扉页印有董必武的题词,上面的话,大致可信。

樊增祥学问很大,是清末民初的著名文学家、诗人,且于戏剧亦颇有钻研。但因为这段恩怨,留下了啼笑皆非的后遗症:举手投足完全娘娘腔,江湖人送绰号樊美人,成了当时文化界有名的伪娘。

我方团队覃仕勇创作,张嵚润笔。

相关推荐:

党史上的绝密电报之钱壮飞的电报,龙潭虎穴建奇功

印度教财神是吉祥天 吉祥天和拉克什米什么关系?

花木兰传奇中北魏拓跋焘是谁? 拓跋焘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