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传统文化

为了一个农民工,这个皇帝把督工官员削成了“人棍”

发布时间:2017-10-16 栏目:专题 投稿:完美的眼神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出了好几百个皇帝,其中大多数都是独夫民贼,荒淫无道,不恤百姓之辈。像秦始皇,为了一个人无限膨胀的欲望,先后发动了70万民夫修筑皇陵和阿房宫,穷尽天下民力,让天下百姓苦不堪言。还有隋炀帝,奢靡浪费无度,在位期间修运河,造宫殿,搞帝国大工程,耗尽民力民财,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总而言之,历史上的皇帝们,实在是残暴不仁的多而体恤百姓的少。

但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却是一个大大的另类。他在位三十一年,与民不但秋毫无犯,还经常免除天下百姓的赋税,减轻农民的负担。他重视农业成产,把农业看成是老百姓和国家的“本业”,甚至鄙视除农业之外的其他任何行业。他在位期间,从来没有添造过宫殿,搞什么耗费民力的大工程,除了发展农业生产,兴修灌溉农田所必须的水利设施以外,再无任何劳民伤财的措施。朱元璋也许在对待开国功臣上有诸多劣迹,但是论及对待国家人民上,他几乎完美的没有任何可以挑剔的地方。

1、朱元璋出生微寒,能够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体贴百姓的难处

朱元璋出生微寒,小时候的穷苦生活使得他对农业粮食生产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视。同样,他对每天勤劳耕作在土地上的农民也怀有常人体会不到的体贴和关心。这一点在他教育子女的方式上就可以看出来。

朱元璋为了让诸子习于勤劳,不滋骄惰之性,让他的这些儿子们都穿上草鞋,从南京步行走回安徽凤阳老家,一路上体察民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其行为颇似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知青下乡。朱元璋说:“使汝等于近旁郡县,游览山川,经历田野,因道涂之险易,以知鞍马之勤劳,观小民之生业,以知衣食之困苦,稼稿之艰难。”朱元璋此举可谓良苦用心,在历朝历代的帝王之中,能如同朱元璋这般用心良苦的,几乎没有。

幼年时的贫苦经历,使得朱元璋粮食几乎有着像对天神一样的敬畏。一旦听说那里发生了饥荒,他都会在第一时间下令赈灾,并且在第一时间帮助受灾地区的农民恢复生产。他在一份减免两浙秋粮的诏书中亲自写道:“朕本农夫,深知民本不易。夫农勤四体,务五谷,身不离畎亩,手不离耒耜,终岁勤劳,不得休息。所服不过布衣,所食不过菜羮粝饭,而国家经费,皆其所出。”

正是因为朱元璋有着这样贫困的经历,他才能写出这样深有感触的话语。据说凡是闲着的空地,朱元璋不盖屋,不种花,一律全部种上粮食。他还有一套奇特的理论:“花木结实,可食用者种之,无实不可用者弃之。”也就是说,朱元璋认为种东西就要用来食用。不能吃的,就统统不去种。朱元璋命令南京城的宫墙和宫门上,不许雕龙画凤,一律画上“耕织图”。他还下令不准种植糯,因为这种粮食只能用来酿酒,而不具备基础的填报肚子的能力。

朱元璋为了节省粮食,不给农民带来太多负担,下令把内侍宫苑中的闲填全部整理出来,由太监和宫女耕作,“计所入,亦足供用。”他还把紫禁城周边的空地全部腾出来,令内侍种上蔬菜瓜果。诸皇子和大臣过来参观时,朱元璋说:“此非不可起亭馆台榭为游观之所,今但令内侍种蔬,诚不忍伤民之财,劳民之力耳。”

经历过贫苦生活的朱元璋,能够深刻理解普通百姓生活的困苦与不易,这从而引发了他的人人平等的思想。他曾在朝堂之上对大臣讲:“朕与百姓均为人耳,身处富贵,而不知贫贱之艰难,当以为戒。”朱元璋能够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这是皇帝们很难具有的品质。下面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朱元璋同情贫苦百姓的心里。

2、为一个民工出气,对一个督工官员施用酷刑

洪武十一年冬,那天下着鹅毛大雪,朱元璋想去南京近郊赏雪,顺便视察一下城壕疏浚工地。到了之后,见到一位民工光着身子,在水渠里摸索着什么。朱元璋心生怜悯,让人上去问问情况,原来是督工官员寻事,把这个民工的锹远远扔到了水里,民工只好冒着风雪下水去找。朱元璋听说后,马上叫民工上了岸,说道:“农夫供役,手足皲裂,亦甚劳矣,尚忍加害乎?今日衣重裘,体犹寒,况役夫无衣,其苦何胜道?”他命令随行的内侍把那个督工官员抓了过来,扒了衣服,先在雪地里冻他个半死。结果还是气不过,又让人砍掉了他的双手双足。

谈到朱元璋,后世之人也许更多的说的是他的残暴不仁。但是不管朱元璋杀了多少功臣,他都没有伤害过一个百姓,反而体谅他们,处处为他们做主。自古以来都没有民告官的先例,但凡老百姓告官的,都要先打20杀威棒。但是从朱元璋时代开始,衙门里面专门设立了处理官员百姓纠纷的机构。明太祖朱元璋,当是中国爱民皇帝的第一典范。

相关推荐:

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

土族刺绣

2013中国西藏雅砻文化节亮点展望

德昂族水鼓的来源是什么?德昂族水鼓的传说

乞巧节是什么时候?乞巧节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