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语 > 长恶不悛(cháng è bù quān)
解释说明出处典故例子补充资料

长恶不悛(cháng è bù quān)的解释说明

指长期作恶,不肯悔改。

长恶不悛的出处/典故

《左传·隐公六年》:“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长恶不悛的例子

其有久为头首,累受招安,~,及杀人众多,情理巨蠹之人,自合依旧处死。 ★宋·李纲《申省措置酌情处断招降盗贼状》

长恶不悛的补充资料

长恶不悛

长恶不悛是一个贬义成语,出自《左传·隐公六年》,意思是:长期作恶,不知悔改。使用时应注意它与怙恶不悛的微妙区别。

成语典故

《左传·隐公六年》:“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宋·李纲《申省措置酌情处断招降盗贼状》:其有久为头首,累受招安,~,及杀人众多,情理巨蠹之人,自合依旧处死。

晋朝末年,天下大乱。十六国前赵国君刘曜,是匈奴汉国创建者刘渊之族子,北方的匈奴贵族,后来匈奴汉国发生政变,他便以“诛杀叛逆”的名义,自立为帝,徙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威震当时群雄。

无独有偶,另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石勒,原为羌族人,从小耕田、沤麻,后被晋朝官吏卖到山东为奴隶。其人勇武过人,足智多谋。遭逢乱世,他便投奔刘渊从军,多立战功,官封大将军。匈奴汉国生变后,石勒自封“赵王”,以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为都城,史称“后赵”。石勒麾下军事实力很强,便想以武力灭掉刘曜。他率兵多次与刘曜交战,大大挫伤了刘曜的锐气。

后来刘曜改变策略,对石勒采取收买拉拢的手段,遂派心腹官吏郭汜为使者,前往石勒的都城襄国,诏封石勒为太宰,领大将军衔,进爵赵王,夫人封王后,世子为王太子。统辖二十郡,出入警跸,乘金银车,驾云马,冕带十二旒,犹如昔日曹操的荣耀富贵。石勒答应下来,立即罢战,并派王修等人为特使前往长安拜谢。

这时,刘曜手下有个谋士叫曹平乐,原来曾是石勒的舍人。他因为被石勒留仕于刘曜,心怀怨恨,便对刘曜说:“石勒派王修等到人来答话,外表虔诚之至,其实是来观察各郡的虚实,等王修返回后,便会伺机来进攻。”刘曜闻听十分震怒,加之当时刘曜势力残弊,担心王修回去说予石勒,便等他派往石勒处的使者郭汜回到长安,便马上下令把石勒的特使王修斩首了。还撤销了对石勒的封授。

石勒派特使王修赴长安答话,本无恶意,突然闻听王修杀,封号被撤销,不仅怒火中烧,首先下令诛杀了曹平乐的三族,然后召集大臣说:“我们侍奉他们刘家人已经仁至义尽了,他们刘家人当上了帝王,便想屠戮我们这些功臣,结果上天收拾了他们(指匈奴汉国政变);现在我们派使者赴长安,本是为了答话刘曜,并禀明愿捐弃前嫌、重修旧好,并无什么恶意。但刘曜却‘长恶不悛’,不仅杀害了我们表示诚意的使者,而且作为君主,出尔反尔,又撤销了对我的封授!赵王、赵帝,我自取之,名号大小,岂能受他节制!”

于是石勒下令设立了太医、尚方、御府诸令,并专门修了高大雄伟的正阳门,设坛祭告天地,自称赵王。后又经过与刘曜的反复较量,终于在公元319年,诛杀刘曜,建立起后赵政权。成语“长恶不悛”便源于后赵石勒谴责前赵刘曜的故事。它与“讳恶不悛”、“怙罪不悛”意思基本相同。

词语辨析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坏人。

【同义词】讳恶不悛、怙罪不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