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窝 (ān lè wō)的解释说明
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安乐窝 的出处/典故
宋·邵雍《无名公传》:“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不求过美,惟求冬暖夏凉。”安乐窝 的例子
疏帘竹簟山茶碗,此是幽人~。 ★宋·辛弃疾《题鹤鸣亭》诗安乐窝 的补充资料
安乐窝
安乐窝,典故名,典出《宋史》卷四百二十七〈道学列传一·邵雍〉。宋邵雍自号安乐先生,隐居苏门山,名其居为“安乐窝”。后迁洛阳天津桥南仍用此名。后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
名称
安乐窝
拼音
ānlèwō
出处与详解
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
1、宋·邵雍自号安乐先生,隐居苏门山,名其居为安乐窝。
2、宋戴复古《访赵东野》诗:“四山便是清凉国,一室可为安乐窝。”
3、元宋方壶《水仙子·隐者》曲:“青山绿水好从容,将富贵荣华撇过梦中,寻着箇安乐窝胜神仙洞。”
4、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锦瑟》:“吾家娘子悯君厄穷,使妾送君入安乐窝,从此无灾矣。”
5、粤剧《搜书院》第二场:“淫奔苟合,借书院作安乐窝。”
6、宋·辛弃疾《题鹤鸣亭》:“疏帘竹簟山茶碗,此是幽人安乐窝。”
7、元汪元亨《沉醉东风·归田》曲:“着意来寻安乐窝,摆脱了名韁利锁。”
典故来源
1、《宋史》卷四百二十七〈道学列传一·邵雍〉
初至洛,蓬荜环堵,不芘风雨,躬樵爨以事父母,虽平居屡空,而怡然有所甚乐,人莫能窥也。及执亲丧,哀毁尽礼。富弼、司马光、吕公著诸贤退居洛中,雅敬雍,恒相从游,为市园宅。雍岁时耕稼,仅给衣食。名其居曰「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旦则焚香燕坐,晡时酌酒三四瓯,微醺即止,常不及醉也,兴至辄哦诗自咏。春秋时出游城中,风雨常不出,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惟意所适。士大夫家识其车音,争相迎候,童孺厮隶皆欢相谓曰:「吾家先生至也。」不复称其姓字。或留信宿乃去。好事者别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窝」。
2、《宋稗类钞》卷四〈志尚〉
洛中邵康节先生,术数既高,而心术亦自过人,所居有圭窦瓮牖。圭窦者,墙上凿门,上锐下方,如圭之状。瓮牖者,以败瓮口安于室之东西,用赤白纸糊之,象日月也。其所居谓之安乐窝。先生以春秋天色温凉之时,乘安车,驾黄牛,出游于诸公家。诸公者欲其来,各置安乐窝一所。先生将至其家无老少妇女良贱,咸迓于门,迎入窝,争前问劳。且听先生之言,凡其家妇姑妯娌婢妾,有争竞经时不能决者,自陈于前,先生逐一为分别之,人人皆得其欢心。于是酒肴竞进,厌饫数日,徐游一家,月余乃归,非独见其心术之妙,亦可想见洛中士风之美。
3、宋邵雍自号安乐先生,隐居苏门山,名其居为“安乐窝”。后迁洛阳天津桥南仍用此名。曾作《无名公传》自况:“所寝之室谓之安乐窝,不求过美,惟求冬暖夏凉。”又作《安乐窝中四长吟》:“安乐窝中快活人,闲来四物幸相亲:一编诗逸收花月,一部书严惊鬼神,一炷香清冲宇泰,一樽酒美湛天真。”后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
相关阅读
灯谜面:最好的窝
英文:cosynest
法文:asiledepaixetdejoie
俄文:тёплоегнёздышко
"安乐窝"这个词中,"窝"原指人的住处.
"安乐窝"的标准:
上为父母,中为己身,下为儿女,做得清方了平生事;立上等品,为中等事,享下等福,守得定才是安乐窝
解释:为了孝顺父母,为了自己,为了儿女的前途,将事情做的清正,公正,才是将一辈子的事情做完了;
树立崇高的品格,做平常的普通的事情,在别人享福之后再享福,守住安定的生活,这才是安乐知足的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