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拼音版/注音版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sū shì。
苏轼。
xuě lǐ cān zhān lì xìng sū。
雪里餐毡例姓苏。
shǐ jūn zài jiǔ wèi huí chē。
使君载酒为回车。
tiān hán jiǔ sè zhuǎn tóu wú。
天寒酒色转头无。
jiàn shì yǐ wén fēi è biǎo,
荐士已闻飞鹗表,
bào ēn yīng bù yòng shé zhū。
报恩应不用蛇珠。
zuì zhōng hái xǔ lǎn huán xū。
醉中还许揽桓须。
浣溪沙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唐声诗唐代配乐之近体诗亦有「浣溪沙」调名,歌词为七言六句形式;又有「浣纱女」调名,歌词为五言四句形式。从字义上来看,「浣」,洗涤、漂洗也;「沙」,古通「纱」,故所「浣」者,「纱」也。敦煌出土之唐写本《云谣集·杂曲子》及五代後蜀赵崇祚《花间集》所录毛平圭、阎处士、毛熙震、李德润词,调名均题为「浣纱溪」。据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载:「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先教习于土城山。山边有石,云是西施浣纱石」。今浙江诸暨市南近郊的苧萝山下浣纱溪畔有浣纱石,上有传为东晋王右军所书「浣纱」二字,即所传春秋时越国美女西子浣纱处。一说浣纱溪即浙江绍兴南二十里若耶溪。总之,调名「浣纱溪」的本意即咏西子浣纱之溪。又,近人梁启勋《词学·调名》云:「《浣纱溪》,杜少陵诗『移船先生庙,洗药浣纱溪』。」按:今查《杜工部集》,唐杜少陵《绝句三首》诗有「移船先主庙,洗药浣沙溪」之句。成都杜甫草堂附近有浣花溪而无浣纱溪,况且梁启勋所引诗句,其中的「生」「纱」二字尚有异文,故梁说仅备参考。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致尧,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阕三句,三平韵;下阕三句,两平韵;过阕二句多用对偶。另有仄韵体,始于南唐後主。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别有《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上下阕各增三字,韵全同。张子澄词有「露浓香泛小庭花」句,名《小庭花》;韩涧泉词有「芍药酴縻满院春」句,名《满院春》;有「东风拂栏露犹寒」句,名《东风寒》;有「一曲西风醉木犀」句,名《醉木犀》;有「霜後黄花菊自开」句,名《霜菊黄》;有「广寒曾折最高枝」句,名《广寒枝》;有「春风初试薄罗衫」句,名《试香罗》;有「清和风里绿荫初」句,名《清和风》;有「一番春事怨啼鹃」句,名《怨啼鹃》。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无题。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调名下注:「前韵」。
餐毡:傅子立注:「汉苏武使匈奴。胁使降,武不可。匈奴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齧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刘尚荣按:「事详《汉书·卷五十四·苏武传》。《汉书》『毡』原作『旃』。颜师古注:『「旃」与「毡」同。』」龙榆生笺引《汉书·卷五十四·苏武传》:「武使匈奴,胁使降,(卫)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齧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荐士已闻飞鹗表」句:杨守敬《景苏园帖》收此首及後四首《浣溪沙》石刻墨迹此句下有东坡自注:「公近荐仆于朝。」傅子立注:「汉孔融《荐祢衡疏》:『鸷鸟累百,不如一鹗。』」刘尚荣按:「语见《文选·卷三十七·孔文举〈荐祢衡表〉》;又见《汉书·卷五十一·邹阳传》谏吴王之词引用,似为古谣谚,故多人引證。」已闻,杨守敬《景苏园帖》收此首及後四首《浣溪沙》石刻墨迹作「已曾」。
「报恩应不用蛇珠」句:傅子立注:「隋侯尝出,见蛇伤,以药治之。後蛇含明月之珠以报恩。」刘尚荣按:「事本晋·干令升《搜神记·卷二十》:『隋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疑其灵异,使人以药封之,蛇乃能走,因号其处断蛇邱。岁馀,蛇衔明珠以报之。珠盈径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隋侯珠」,亦曰「灵蛇珠」,又曰「明月珠」。』别见《淮南子·卷六·览冥训》高诱注。」龙榆生笺:「高诱注《淮南子·卷六·览冥训》:『隋侯见大蛇伤断,以药傅而涂之。後蛇于夜中衔大珠以报之,因曰「隋侯之珠」。』」
揽桓须:傅子立注:「晋孝武帝末年,谢安婿王国宝用事。时以安功名盛极而搆会之,嫌隙遂成。帝尝共桓伊饮宴,谢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神色无忤,吹为一弄,……乃以筝进,遂抚筝而歌《怨诗》,以明安之谤。安泣下,越席捋伊之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伊时为豫州刺史。」刘尚荣按:「傅注系节引用《晋书·卷八十一·〈桓宣传·(族子)桓伊传〉》。盖『吹为一弄』句下,省略桓伊『请以筝歌,并请一吹笛人(伊之奴)』等情节,又漏引《怨诗》原文,致使文意不畅。」龙榆生笺引《晋书·卷八十一·〈桓宣传·(族子)桓伊传〉》:「时谢安女婿王国宝专利无检行,安恶其为人,每抑制之。及孝武末年,嗜酒好肉,而会稽王道子昏醟(yòng)尤甚,惟狎昵谄邪,于是国宝谗谀之计稍行于主相之间。而好利险诐之徒,以安功名盛极,而构会之,嫌隙遂成。帝召伊饮宴,安侍坐。帝命伊吹笛。伊即吹为一弄,乃放笛云:『臣于筝分乃不及笛,然自足以韵合歌管,请以筝歌,并请一吹笛人。』帝善其调达,乃敕御妓奏笛。伊又云:『御府人于臣必自不合,臣有一奴,善相便串。』帝弥赏其放率,乃许召之。奴即吹笛,伊便抚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滕》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声节慷慨,俯仰可观。安泣下沾衿,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
-
暂无!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进士。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西元一〇六五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〇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苏轼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