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拼音版/注音版
rú mèng lìng。
如梦令。
sū shì。
苏轼。
shuǐ gòu hé céng xiāng shòu,
水垢何曾相受,
xì kàn liǎng jù wú yǒu。
细看两俱无有。
jì yǔ kāi bèi rén,
寄语揩背人,
jǐn rì láo jūn huī zhǒu。
尽日劳君挥肘。
qīng shǒu,
轻手,
qīng shǒu,
轻手,
jū shì běn lái wú gòu。
居士本来无垢。
如梦令注释
如梦令:词牌名。此调本名《忆仙姿》,五代後唐庄宗李存勖(Xù)创调,词存《尊前集》。宋苏东坡用此调时改名《如梦令》,其词序云:「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戏作《如梦令》两阙。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因取以为名云。」周美成又因此词首句,改名《宴桃源》。沈会宗词有「不见,不见」叠句,名《不见》。张东泽词有「比著梅花谁瘦」句,名《比梅》。《梅苑》词名《古记》。《鸣鹤馀音》词名《无梦令》。魏道辅双调词名《如意令》。此调两个二字叠句,最难处理,而且必须与上下句语意连贯。《词谱》此句第一字作可平可仄,但当依《词律》此句作「平仄」,如秦少游作「消瘦」「无寐」「回首」「肠断」「无寐」。此调四个六字句,俱为「仄仄平平仄仄」。两个二字句,为「平仄」。此六句用仄声韵。一个五字句,末字为平声。这样使此词声情低沉凝重。此调于五代仅唐庄宗两词,宋人作者甚众,一般用以抒情,自苏东坡用以游戏和表旷达之情後,亦有用以言志与写景者。
泗州雍熙塔:龙榆生笺引宋·刘贡父《中山诗话》:「泗州塔,人传下藏真身,後阁上碑道兴国中塑僧伽像事甚详。退之诗曰:「火烧水转扫地空。」则真身焚矣。塔本喻都料造,极工巧。俗谓塔顶为天门,苏国老诗曰:『上到天门最高处,不能容物只容身。』以讥在位者。」又引宋·岳倦翁《桯史·卷十四·泗州塔院》:「余至泗,亲至僧伽塔下。中为大殿,两旁皆荆榛瓦砾之区。塔院在东厢,无塔而有院。」
「戏作《如梦令》两阕」:沈钞本、清钞本、晒蓝本脱「令」字,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脱「两」字。今从珍重阁本并据元延祐本补正。
《忆仙姿》:龙榆生笺:「後唐庄宗《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词林纪事》:『橚按东坡词注: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古今词话》乃云:『庄宗修内苑,得断碑,中有三十二字,令乐工入律歌之。一名《忆仙姿》者,非。』」
「庄宗作此词」: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作「盖庄宗作此词」。
「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今按,《尊前集》收後唐庄宗李存勖《忆仙姿》云:「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欲别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东坡词叙误引第三句为末句。
居士本来无垢:傅子立注:「《维摩诘经》云:『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浴于无垢人。』」刘尚荣按:「《维摩诘·经佛道品第八》引之偈。又,宋·吴虎臣《能改斋漫录·卷六·〈事实·无垢洗更轻〉》引东坡《宿海会寺》诗『本来无垢洗更轻』句及此词此句,注引《维摩诘经》偈云云同此傅注四句也。诗注文句见施顾《注苏诗》。」
-
暂无!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进士。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西元一〇六五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〇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