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苏轼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虞美人 · 波声拍枕长淮晓】

苏轼 - []

波声拍枕淮晓,隙窥人小。无情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浦曾同醉,味多于泪。谁教鑑在埃,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虞美人 · 波声拍枕长淮晓】翻译文

暂无译文

网友完善【虞美人 · 波声拍枕长淮晓】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虞美人 · 波声拍枕长淮晓】拼音版/注音版

yú měi rén bō shēng pāi zhěn zhǎng huái xiǎo。

虞美人 · 波声拍枕长淮晓。

sū shì。

苏轼。

bō shēng pāi zhěn zhǎng huái xiǎo,

波声拍枕长淮晓,

xì yuè kuī rén xiǎo。

隙月窥人小。

wú qíng biàn shuǐ zì dōng liú,

无情汴水自东流,

zhǐ zài yī chuán lí hèn xiàng xī zhōu。

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zhú xī huā pǔ céng tóng zuì,

竹溪花浦曾同醉,

jiǔ wèi duō yú lèi。

酒味多于泪。

shuí jiào fēng jiàn zài chén āi,

谁教风鑑在尘埃,

yùn zào yī chǎng fán nǎo sòng rén lái。

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虞美人 · 波声拍枕长淮晓】注释

虞美人: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始词见于敦煌曲子词。宋·王颐堂《碧鸡漫志·卷四·〈虞美人〉》云:「《脞(cuǒ)说》称起于项籍『虞兮』之歌。予谓後世以此命名可也,曲起于当时,非也。曾子宣夫人魏氏作《虞美人草行》,有云:『三军散尽旌旗倒,玉帐佳人坐中老。香魂夜逐剑光飞,青血化为原上草。芳菲寂寞寄寒枝,旧曲闻来似敛眉。』又云:『当时遗事久成空,慷慨尊前为谁舞?』亦有就曲志其事者,世以为工。其词云:『帐前草草军情变,下旌旗乱。褫衣推枕怆离情,远吹下楚歌声、正三更。抚骓欲上重相顾,艳态无主,手中莲锷凛秋。九泉归去是仙乡、恨茫茫。』黄载万追和之,压倒前辈矣。其词云:『世间离恨何时了?不为英雄少。楚歌声起伯图休,玉帐佳人血泪、东流。 葛荒葵老芜城暮,玉貌知何处?至今芳草解婆娑,只有当年魂魄、未消磨。』按《益州草木记》:『雅州名山县出虞美人草,鸡冠。叶两两相对,为唱《虞美人》曲,应拍而舞,他曲则否。』《贾氏谈录》:『褒斜山谷中有虞美人草,状鸡冠,大叶相对。或唱《虞美人》,则两叶人拊掌之状,颇中节拍。』《酉阳杂俎》云:『舞草,出雅州,独茎三叶,叶决明,一叶在茎端,两叶居茎之半相对。人或近之歌,及抵掌讴曲,叶动舞。』《益部方物图赞》改『虞』作『娱』,云:『今世所传《虞美人》曲,下音俚调,非楚虞姬作。意其草纤柔,为歌气所动,故其叶至小者或若动摇,美人以为娱耳。』《笔谈》云:『高邮桑景舒性知音,旧闻虞美人草,遇人作《虞美人》曲,枝叶皆动,他曲不然。试之,所传。详其曲,皆吴音也。他日取琴,试用吴音制一曲,对草鼓之,枝叶亦动,乃目曰《虞美人操》。其声调与旧曲始末不相近,而草辄应之者,律法同管也。今盛行江湖间,人亦莫知其何为吴音。』《东斋记事》云:『虞美人草,唱他曲亦动,传者过矣。』予考六家说,各有异同。《方物图赞》最穿凿,无所稽据。旧曲固非虞姬作,若便谓下音俚调,嘻其甚矣。亦闻蜀中数处有此草,予皆未之见,恐种族异,则所感歌亦异。然旧曲三,其一属『中吕调』,其一『中吕宫』,近世转入『黄钟宫』。此草应拍而舞,应旧曲乎?新曲乎?桑氏吴音,合旧曲乎?新曲乎?恨无可问者。又不知吴草与蜀产有无同类也。」元高拭词注「南吕调」。《乐府雅词》名《虞美人令》。周竹坡词有「只恐怕寒,难近玉壶冰」句,名《玉壶冰》。张玉田词赋柳儿,因名《忆柳曲》。王半轩词取李後主「恰似一江春向东流」句,名《一江春》。此调以七字句和五字句为主,配以一个九字句为结,凡四换韵,仄韵与平韵相间,每句用韵,因而音节明快响亮,气势奔放,以悲歌慷慨为基本特色。以李後主词、毛平圭词为正体,李词为双调五十六字,前後阕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毛词为双调五十八字,前後阕各五句,两仄韵,三平韵。另有变体,五十六字,两仄韵、两平韵;五十八字,五平韵;五十八字,前阕五句五平韵,後阕五句两仄韵、三平韵。

题注:傅子立注:「《冷斋夜话》:『东坡与少游维扬饮别,作此词。世传以为贺方回所作,非也。山谷亦云。大观中于金陵见其亲笔,醉墨超放,诗压王子敬,盖东坡词也。』」刘尚荣按:「详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引《冷斋夜话》,今通行本《冷斋夜话》无此条。又,《全宋词》据《东坡词·卷上》收归东坡词。另据《豫章黄先词》于《山谷词》未存目;据《苕溪渔隐丛话》于贺方回词补存目。《全宋词》修订本编者云:『案此首别又误入黄山谷《豫章黄先词》。』同书山谷名下此首存目。按《能改斋漫录·卷十六》、《类说·卷五十五》引此词皆谓东坡作。又毛本调名下注云:『东坡与少游维扬饮别作此词。』盖本傅注而隐其出处耳。」

淮:龙榆笺引《经·卷下·淮》:「淮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东北,过桐柏山。……东,过原鹿县南,汝从西北来注之。……又东北,至九江寿春县西,……又东,颍从西北来流注之。……又东,过寿春县北,肥从县东北流注之。……又东,过当涂县北,……又东,过钟离县北。……又东北,至下邳淮阴县西,泗从西北来流注之。……又东,至广陵淮浦县入于。」

:古河名。唐宋时将出自黄河至淮河的通济渠东段全流统称汴或汴河。龙榆笺:「汴渠故道有二,一为隋以後汴河故道。由前故道至商丘县治南改东南流,历安徽之宿县、灵璧、泗县,入淮。」

西州:古建业城门名。晋宋间建业(今江苏南京)为扬州刺州治所,以治事在臺城西,故称西州。傅子立注:「扬州廨,王敦所创,开东西南三门,俗谓之西州也。」刘尚荣按引《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五·〈江南道·润州·上元县〉》:「上元县,东北至州一百八十里。本金陵地,……(武德)九年,为白下县,属润州。贞观九年,又改白下为江宁。至德二年,于县置江宁郡,乾元元年改为升州,并置浙西节度使。上元二年,废升州,仍改江宁为上元县。……扬州故理,在县东百步。……刘繇为扬州刺史,始移理曲阿。吴沙桓王孙策定江东,置扬州于建业,其州廨王敦及王道所创也,後会稽王道子于东府城领丹阳郡故城,在县东南五里。东府城,在县东七里。其地西则简文帝为会稽王里邸第,东则丞相会稽王道子府。谢安薨,道子代领扬州,仍前府,故称为东府,而谓扬州廨为西州。」

鑑:度与鑑识。傅子立注:「晋王衍,字夷甫,精神郎秀,姿鲜雅。又有重名于世,时人许以人伦鑑。」刘尚荣按:「《晋书·卷四十三·〈王戎传·(从弟)王衍传〉》:『衍字夷甫,神情明秀,姿详雅。』并无『人伦鑑』之说。又《晋书·卷四十三·王戎传》:『戎有人伦鑑识,尝目……王衍神姿高彻,瑶林琼树,自然是表物。』傅注引述时将二者误混为一,引文亦欠精确也。」

「谁教鑑在埃」句:谁使得少游这样为我所赏识的优秀人才却被沦落、埋没。

网友完善【虞美人 · 波声拍枕长淮晓】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虞美人 · 波声拍枕长淮晓】评析

《虞美人·波声拍枕淮晓》是宋朝文学家苏东坡的词作。此词为元豐七年(西元一〇八四)冬,词人至高邮与秦少游相会後,于淮上饮别之词。词中反映了苏、秦两人的深挚情谊。

此词的起二句,写淮上饮别後的情景。少游厚意拳拳,自高邮相送,溯运河而上,经宝应至山阳,止于淮上,途程二百馀里。临流帐饮,惜别依依。词人归卧船中,衹听到淮波声,拍枕畔,不知不觉又亮了。着一「晓」字,已暗示一夜睡得不宁贴。「隙」,指船篷罅隙中所见之。据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载,东坡于冬至日抵山阳,十二一日抵泗州。与少游别时当在十一底,所见之亮前从东方升起不久的残,故「窥人小」三字便形容真切。「无情汴自东流,衹载一船离恨向西州」,二语为集中名句。汴一支自开封向东南流,经应府(北宋之南京,今河南商丘)、宿州,于泗州入淮。东坡此行,先由淮上抵泗州,然後溯汴西行入应府。流无情,随着故人东去,而自己却载一船离愁别恨,独向西行。「无情流多情客」(《泛金船》),类似的意思,苏词中也有,而此词之佳,全「载一船离恨」一语。以喻愁,前人多有,东坡是词,则把愁恨物质化了,可以载船中,逆流而去。这个妙喻被後人竞相摹拟。李易安《武陵春》词:「衹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声名竟出苏词之上。

「西州」,龙榆《东坡乐府笺》引傅注以为扬州,其实词中衹是泛指西边的州郡,即东坡此行的目的地。

过片二句,追忆当年两人同遊的情景。元豐二年(西元一〇七九年),东坡自徐州徙知湖州,与少游偕行,过无锡,遊惠山,唱和甚乐;复会于松江,至吴兴,泊西观音院,遍遊诸寺。词云「竹溪浦曾同醉」,当指此时情事。「味」,指当日的欢聚;「泪」,谓别後的悲辛。是年端午後,少游别东坡,赴会稽。七,东坡因乌臺诗案下诏狱,少游闻讯,急渡江至吴兴询问消息。以後几年间,东坡居黄州贬所,与少游不复相见。「味多于泪」,当有感而发。末两句故作反语,足见真情。「鑑」,指以貌品评人物。吴伯固《青箱杂记·卷四》:「鑑一事,乃昔贤甄识人物拔擢贤才之所急。」东坡对少游的赏拔,可谓不遗馀力。熙宁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东坡得读少游诗词,大为惊叹,遂结神交。三年後两人相见,过从甚欢。後屡次向王荊公推荐少游。可见文人高士之友谊实非常人可比。

网友完善【虞美人 · 波声拍枕长淮晓】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虞美人 · 波声拍枕长淮晓】赏析

暂无赏析

网友完善【虞美人 · 波声拍枕长淮晓】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虞美人 · 波声拍枕长淮晓】辑评

宋·呉虎臣《能改斋漫录·巻十六·〈乐府·「载将离恨过江南」〉》:「东坡句云:『无情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张文潜用其意以为诗云:『亭亭画舸繫春潭,只待行人半酣。不管烟波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王平甫尝爱而诵之.彼不知其出于东坡也。」

网友完善【虞美人 · 波声拍枕长淮晓】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苏轼 -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进士。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西元一〇六五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〇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虞美人 · 波声拍枕长淮晓|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苏轼 - 我爱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