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 以大琉璃杯劝王仲翁拼音版/注音版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yǐ dà liú lí bēi quàn wáng zhòng wēng。
减字木兰花 · 以大琉璃杯劝王仲翁。
sū shì。
苏轼。
hǎi nán qí bǎo,
海南奇宝,
zhù chū tuán tuán rú kǎo lǎo。
铸出团团如栲栳。
céng dào kūn lún,
曾到昆仑,
qǐ dé shān tóu yù nǚ pén。
乞得山头玉女盆。
jiàng zhōu wáng lǎo,
绛州王老,
bǎi suì chī wán tuī bù dǎo。
百岁痴顽推不倒。
hǎi kǒu rú mén,
海口如门,
yī pài huáng liú yǐ diàn bēn。
一派黄流已电奔。
减字木兰花 · 以大琉璃杯劝王仲翁注释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木兰花》原为唐教坊曲,《金奁集》入「林鐘商调」。《花间集》所录三首各不相同,兹以韦端己《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词为准。五十五字,前後阕各三仄韵,不同部换叶。《尊前集》所录皆五十六字体,北宋以後多遵用之。《乐章集》及《张子野词》并入「林鐘商」。其名《木兰花令》者,《乐章集》入「仙吕调」,前後阕各三仄韵(平仄句式与《玉楼春》全同,但《乐章集》以《玉楼春》入「大石调」,似又有区别)。别有《减字木兰花》,《张子野词》入「林鐘商」,《乐章集》入「仙吕调」。四十四字,前後阕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阕两仄韵、两平韵。又有《偷声木兰花》,入「仙吕调」。五十字,前後阕第三句各减三字,平仄韵互换与《减字木兰花》相同。宋教坊复演为《木兰花慢》,《乐章集》入「南吕调」,百一字,前阕五平韵,後阕七平韵。兹陈五格,以见一曲演化之由,他可类推。《减字木兰花》四字句与七字句相间,句句用韵,仄韵与平韵交互,每两句为一意群,词意转折,适于各种题材,故宋人用此调者极多。《梅苑》李子正词名《减兰》。徐介轩词名《木兰香》。《高丽史·乐志》名《天下乐令》。
题注:傅注本、明 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东坡外集》、毛本俱未收,唯见元 延祐本《东坡乐府·卷上》。
琉璃:龙榆生笺:「《前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大秦出赤白黑黄青绿缥绀十种流离,此自然之物,今用皆销冶石汁,加以众药灌而为之。始于元魏 月氏人,商贩至京,采矿铸之。』」
王仲翁:龙榆生笺:「未详。」
奇宝:龙榆生笺引《世说新语·排调》:「王公与朝士共饮酒,举琉璃碗谓伯仁曰:『此碗腹殊空,谓之宝器,何邪?』以戏周之无能。答曰:『此碗英英,诚为清彻,所以为宝耳!』」
栲栳(kǎo lǎo):龙榆生笺:「《广韵》:『栲栳,柳器也。』卢子善《樊川寒食》诗:『五陵年少粗于事,栲栳量金买断春。』」
昆仑:龙榆生笺引《山海经·卷十六·〈海经·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玉女盆:喻大琉璃杯。龙榆生笺:「《集仙录》:『玉女庙前有五石臼,号玉女洗头盆。』杜少陵《望岳》诗:『安得仙人九节杖,挂倒玉女洗头盆。』」
绛州:龙榆生笺:「《春秋左氏传》注:『绛,晋所都也,今平阳绛邑县。』案汉临汾县,北周改绛州。」
电奔:龙榆生笺:「李义山《魏侯第东北楼堂郢叔言别聊用书所见成篇》诗:『旧欢尘自积,新岁电犹奔。』」
-
暂无!
减字木兰花 · 以大琉璃杯劝王仲翁赏析
词的上片,描叙以珍贵的酒器敬劝王仲翁酒,突出友情重于「琉璃」。「海南奇宝,铸出团团如栲栳」,特写琉璃酒器的奇、贵、精、大。「奇」在于它五光十色:赤、白、黑、黄、青、绿、缥、绀、红、紫;「贵」在于它是从海的南部传来的「宝」物;「精」在于它系以液态非金属材料浇「铸」而成的;「大」在于它形异团团,大如「栲栳」。奇贵精大综合体现了「琉璃」酒杯所含的份量,即具有较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和礼仪象征性价值。词人重于友谊和真情可见一斑。「曾到昆仑,乞得山头玉女盆」,又进一层地渲染东坡对王仲翁的珍贵友情。这种酒杯曾经海上丝绸之路流人昆仑岛,将海外和海内连成一片,它的意义不亚于从华山索取明星玉女的洗头盆那样珍重。东坡将自己与王仲翁置身于仙境中,仙山上,浴仙盆,玉女间,服玉浆,生活够理想化、浪漫化了。尤其盆水「碧绿澄沏」可谓他们友情纯洁的象征。从上可以窥见词人晚年仍向往着复朝的美好前景。
词的下片,以因果之笔,描绘王仲翁狂饮之雄姿,从而进一步祝愿王健康长寿。「绛州王老,百岁痴顽推不倒」,人贵养身有道。深红色的儋州土地是荒漠贫瘠的典型表现。竟然出现了百岁老人王仲翁。他的养身之道在于「痴」和「顽」,即不问世事和苦练身体。于是他筋骨强壮,无论什么去颠仆他、推搡他,他是巍然而不倒的。这是极为可贵的财富,词人或许从中获得比「琉璃」杯还珍贵的教益。「海口如门,一派黄流已电奔」,王仲翁的狂饮雄风令人生畏。正因为他「痴顽推不倒」,所以他才有「海口」般的酒量,「门」窗般的胆量,「黄流」下肚如同「电奔」,且是「一派」,好一个「一派黄流」的老年狂,但愿王仲翁永葆青春,健康长寿。「海口」、「门」、「派」和「电奔」四个比喻夸张词,巧妙组合,一幅《老翁狂饮图》栩栩如生地呈现于读者面前,令人产生轻鬆、痛快之感。词人语言艺术的魅力就在于此。
全词,截取劝酒时出现的两个镜头,一是大琉璃酒杯,一是王仲翁狂欢,侧面反映了词人与朋友的友谊和真情是何种的珍贵与纯洁。大概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从词轻快、诙谐、戏谑的语调中,摸到了词人此时醉以忘神、乐而忘忧、旷达天真心灵的脉搏。
-
暂无!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1070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丰二年(1079年)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