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苏轼
原文翻译拼音注释评析赏析辑评

【木兰花令】

苏轼 - []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簟已知秋,更听寒蛩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犹在江亭醉歌舞。樽前必有问人,为道别来心与绪。

【木兰花令】翻译文

三更时分,雨打梧桐。雨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想找回梦境,只可惜再也找不到了。睡在竹席上,感受到夜的微凉,知道秋已经来到,更是听到寒蛩不停地叫着,似乎在催促妇人快纺布。

还记得梦中来时的路是那么清晰地出现在眼前。我似乎还沉醉在江亭的歌舞之中。前一定有询问你的人,是为了诉说离别之后的心绪。

网友完善【木兰花令】的翻译文: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翻译文,快来完善吧!

【木兰花令】拼音版/注音版

mù lán huā lìng。

木兰花令。

sū shì。

苏轼。

wú tóng yè shàng sān gēng yǔ,

梧桐叶上三更雨,

jīng pò mèng hún wú mì chù。

惊破梦魂无觅处。

yè liáng zhěn diàn yǐ zhī qiū,

夜凉枕簟已知秋,

gèng tīng hán qióng cù jī zhù。

更听寒蛩促机杼。

mèng zhōng lì lì lái shí lù,

梦中历历来时路,

yóu zài jiāng tíng zuì gē wǔ。

犹在江亭醉歌舞。

zūn qián bì yǒu wèn jūn rén,

樽前必有问君人,

wèi dào bié lái xīn yǔ xù。

为道别来心与绪。

【木兰花令】注释

木兰令:实为《玉楼春》,错题为《木兰令》乃为前人误刻所误导。按《间集》载《木兰令》、《玉楼春》两调,其七字八句者为《玉楼春》体,《木兰令》则韦词、毛词、魏词共三体,从无与《玉楼春》同者。自《尊前集》误刻以后,宋词相沿,率多混填。

「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元延祐本无题。毛本、龙本题同傅注本。

造口:又名皂口,江西万安县西南六十里处,滨赣江。

才叔:不详。

「梧桐叶上三更雨」句:傅子立注:「唐温飞卿词:『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刘尚荣按:「句出《更漏子》词,见《间集·卷一》。」

寒蛩:傅子立注:「『寒蛩』,一名促织。谚云:『促织鸣,懒妇惊。』」刘尚荣按:「参见宋费补之《梁溪漫志·卷七·方言入诗》,作者谓之吴语方言。」龙榆笺:「蛩,通作『蛬』。《尔雅·释虫》:『蟋蟀,蛬。』郭景纯注:『今促织也。』」

网友完善【木兰花令】的注释: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注释,快来完善吧!

【木兰花令】评析

词的上片写夜半惊魂,向弟弟子由袒露秋凉之离情苦,下片为路途上的美回忆,全词点化运用前人词句,巧妙传达了思弟之离情苦。寓情於景,於物有情;夜凉知秋,寒蛩促机;朴中见真,实中见情。

网友完善【木兰花令】的评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评析,快来完善吧!

【木兰花令】赏析

上片,写夜半惊魂,向子由袒露秋凉之离情苦。上半夜,作者可能睡着了,他没有说。词是从「梧桐叶上三更雨」写起的。他巧妙地点化运用了唐代温庭筠《更漏子》词来抒发其贬怨离情的。词是这样写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无独有偶。也正是夜半三更,一场秋雨,惊破了东坡的梦魂。温说:「不道离情正苦」,作者说:「惊破梦魂无觅处」。除了「离情」,他眼前一切皆空。京都无处觅,「穷达」成幻影。「夜凉枕覃已知秋,更听寒蛰促机抒。」名写秋凉,实写人凉。进一步从感觉上和听觉上渲染了他此时此地的凄凉心境。秋夜本来含有凉意,睡在竹床上更觉冰凉,感到大自然的寒秋到来了,人世间的寒秋到来了。然而,此时作者又产了泰然心态,听到了一种特别亲切和谐的声音:「更听寒蛩促机杼。」东坡前往惠州,身不由己,处境苍凉。在此窘况下,他首先想到的竟然是人民的产和活,竟然寒蛰那样催促着农妇早起织布。这是东坡爱民的可爱的品格。

下片,为路途上的美回忆。在上半夜人睡时,「梦中历历来时路」。走这条遥远而漫的路,要历经河北、河南、江苏,然后进人江西。一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到达虔州,还在清江畔的歌舞亭里接受友的宴饮享受。宴会虽小,可雄不减当年。「江亭醉歌舞」,「尊前」又遇知己人。「别来」不寻常,人人必有「心与绪」。三句不离行,仍是和友人话兄弟情、未竟业。最后一语,与上片最后一语照应,出一辙,实为作者出世思想的进一步升华。时至暮年,作者仍壮心不已,诚为可贵。

全词,点化运用前人词句,巧妙传达了思弟之离情苦。寓情於景,於物有情;夜凉知秋,寒蛩促机;朴中见真,实中见情。然而,仍不免有「惊魂未定」,「岂谓幸,得存此」的馀悸潜於词中。

网友完善【木兰花令】的赏析: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赏析,快来完善吧!

【木兰花令】辑评

内蒙古大学教授高建新:东坡「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化用温词又深化了温词的悲情。

网友完善【木兰花令】的辑评:

    暂时没有网友完善本文的辑评,快来完善吧!

苏轼 - []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进士。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再中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宋英宗治平二年(西元一〇六五年),召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治平三年,父卒,护丧归蜀。宋神宗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〇年),上书论王介甫新法之不便,出为杭州通判。徙知密、徐二州。元

学习辛苦了,欣赏一张好看的图片放松一下吧:

木兰花令|原文|翻译文|拼音|注释|赏析|作者苏轼 - 我爱学习网